群言會粹
群言會粹 (修身、養性) 乾隆庚寅暮春降筆於湖城南關雲巢精舍
修身
一 何地無塵。但能不染。則山河大地。盡為清淨道場。如必離境求清。安能三千外更立法界。
二 盡心為才。無愧心為品。品莫高於一个臣。才莫大於無他技。
三 言不可說盡。福不可享盡。勢不可使盡。名不可占盡。凡事能留有餘。異日可免後悔。
四、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當念失意時。
五、花太麗者香不足。花多香者色不麗。君子能馨百世。勿豔一時。
六、能忘機。然後能見機。能知命。然後能安命。
七、萌芽各認根苗。點滴不差簷溜。罪在則福不集。福少則行難圓。
八、名心未化。對妻孥亦自衿莊。隱衷釋然。即夢寐皆成清楚。
九、議論先輩。畢竟沒學問之人。獎掖後生。定可寄綱常之擔。
十、陰壑積雨之奇險。可以想為文章。不可設為心術。
華林映日之綺麗。可以想為才具。不可依為世情。
十一、無欲則剛。能忍不辱。
十二、松柏凌霄而不摧。桃李嬌豔而不耐。人之立品。可以取法。
十三、名病太高。才忌太露。
十四、蘭不因無人而不芳。士不因家貧而廢學。
十五、不為塵情所蔽。纔稱水鏡之才。倘以氣焰相高。終倚冰山之勢。
十六、沾泥帶水之累。病根在一戀字。隨方逐圓之玅。便宜在一耐字。
十七、毋以妄念戕其心。毋以客氣傷元氣。
十八、海市蜃樓。奇觀總屬烏有。色空空色。言下即悟。
十九、良心在夜氣清明之候。真情在簞食豆羹之間。
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露。
二十、達人盡其在我。至誠貴于自然。
二十一、至音不合眾聽。故伯牙絕絃。至寶不同眾好。故卞和泣玉。
二十二、富家一席酒。貧士十年糧。每誦斯語。不覺豪華之念。消歸烏有。
二十三、救寒莫如重裘。保身莫如寡慾。
二十四、君子雖不過信於人。君子斷不過疑於人。
二十五、優人代古人語。代古人笑。代古人憤。今文人為文似之。
優人登臺肖古人。下臺還優人。今文人為文又似之。
假令古人見今文人。當何如憤。何如笑。何如語。
二十六、人常溷擾。則心中之境界何堪。積爾清寧。則眼前之氣象自別。
二十七、文過飾非。何如反躬修德。揚湯止沸。莫若釜底抽薪。
二十八、外無聲色臭味之牽。內無意必固我之累。
二十九、觀心非易。止念尤難。倘念頭一起。是邪是正。即能知覺。便可去邪歸正。
故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三十、道教以止念為本。釋教以無念為宗。無念者。為無邪念。非無正念也。
故云念在天理。則明月之當空。念在人欲。則浮雲之蔽日。
三十一、性從偏處克將去。心自放時收拾來。
三十二、心之精神之謂聖。故
心定而能慧。心寂而能感。心靜而能知。
心空而能靈。心誠而能明。心虛而能覺。
三十三、弩之發動在機。心之緣引在目,機不動則弩住。目不動則心住。
故道德經曰。不見可欲。則心不亂。
魯論曰。非禮勿視。
朱子曰。制於外。所以養其中也。
三十四、真源無味。真水無香。
三十五、好書須求良友參訂互考。大助性靈。譬如登山臨水。必須結伴。與之嘲風弄月。則得眺覽之趣。又如禪門闡教。必須對參。與之更端發難。則得宗風之趣。但求同方合志之徒。壎○和響,蘭芷含芳。此事三界九埏之間。第一極樂事。彼群居終日。玅舞酣歌。如鬧市狂人。此復何益耶。
三十六、求險中之倖者。必有倖中之險。希法外之恩者。不免恩外之法。
三十七、是技皆可成名。天下惟無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自立。天下惟多技之人最勞。
三十八、杜門之法。只是下帷。忘形之交。惟有識性。
三十九、凡天下可憐之人。皆不自憐之人。故曰無為人所憐。
凡天下可好之物。皆人所共好之物。故曰不可奪人所好。
四十、貧富之交。可以情諒。鮑子所以讓金。貴賤之間。易以勢移。管寧所以割席。
四十一、落落者難合。既合便不可分。欣欣者易親。一親忽然成怨。
故君子處世。寧風霜自挾。無魚鳥親人。
四十二、無欲者其言清。無累者其言達。不為俗情所累。方能設法度人。
四十三、看中人。在大處不走作。看豪傑。在小處不滲漏。
四十四、青天白日。和風慶雲。不特人多喜色。即鳥雀亦有好音。
若暴風怒雨。疾雷閃電。鳥亦投林。人亦閉戶。乖戾之感至此乎。
故君子以太和元氣為主。
四十五、盛名必有重責。過巧必有奇窮。
四十六、富貴家宜學寬。聰明人宜學厚。
四十七、仁厚刻薄。是修短關。謙抑盈滿。是禍福關。勤儉奢惰。是貧富關。保養縱欲。是人鬼關。
四十八、治家最忌奢侈。人皆知之。而尤忌鄙嗇。人都不知也。鄙嗇之極。必生奢男。
四十九、見人有得意事。便當生歡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
忌人之成。樂人之敗。何損於人。何利於己。徒自壞心術耳。
五十、風流得意之事。一過輒生悲涼。清真寂寞之鄉。愈久轉增意味。
五十一、戲謔不惟害事。志亦為氣所流。不戲謔。亦是持志之一端。
五十二、心源未徹。縱博綜群籍。徒號書廚。根氣不清。雖誦說二乘。只如木偶。
五十三、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生。
五十四、吾本薄福人。宜行厚德事。吾本薄德人。宜行惜福事。
五十五、恭儉為載福之輿。侈傲為逐禍之馬。
五十六、衣垢不湔。噐缺不補。對人猶有慚色。行垢不湔。德缺不補。對天豈無愧心。
五十七、舌頭無骨。得言句之總持。眼裏有筋。具游戲之三昧。群居守口。獨坐防心。
五十八、事當快意處能轉。不特此生可免寂寥。且能轉移造化。
言當快意處能住。不特終身自少尤悔。且覺趣味無窮。
五十九、數無終窮。運不長厄。士君子果能立德修身。則否泰為我轉軸。
六十、目所不見。彼自華靡。與我何干。耳所不聞。彼自喧轟。於我何與。
是以修道者。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也。
六十一、聰明而修潔。上帝圖錄清虛。文彩而貪殘。冥官不愛辭賦。
六十二、要做男子。須負剛腸。欲學古人。當堅苦志。
六十三、明霞可愛。瞬眼而輒空。流水可聽。過耳而不戀。
人能以明霞視美色。則業障自輕。人能以流水聽絃歌。則性靈何害。
六十四、良夫不因歲不穰而輟耕。君子不因名不成而棄學。惟盡其在己。聽命於天。
六十五、善品騭古人。而心不古人。能優劣今世。而行囿今世。非不明也。蔽於慾也。
六十六、鳥棲高枝。彈射難加。魚潛深淵。網釣不及。士隱巖穴。禍患焉至。
六十七、折膠爍石。雖纍變于歲時。熱惱清涼。原只在于心境。所以佛國都無寒暑。仙都長似三春。
六十八、塵勞中常應著力。生死上不須用心。塵勞若不著力。安得行圓。生死若苦留心。恐為心障。
六十九、要治世。半部論語。要出世。一卷南華。
七十人、常想病時。則塵心漸減。人常想死時。則道念自生。
七十一、氣收自覺怒平。神斂自覺言簡。容人自覺味和。守靜自覺天寧。
七十二、葆真莫如少思。寡過莫如省事。善應莫如收心。解繆莫如澹志。
七十三、善默即是能語。用晦即是處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適境。
七十四、入道場而隨喜。則修行之念勃興。登邱墓而徘徊。則名利之心頓盡。
七十五、克己功夫。戰退魔兵百萬。同人氣象。包羅世界三千。
七十六、榮枯得喪。天意安排。浮雲過太虛也。用舍行藏。吾心鎮定。砥柱在中流乎。
七十七、塵緣割斷。煩惱從何處安身。世慮潛消。清虛向此中立腳。
七十八、休笑彼老無用。我到老時未必如。慢責彼少不才。我當少時亦有此。
七十九、修淨土者。自淨其心。方寸居然蓮界。學禪坐者。達禪之理。大地盡是蒲團。
八十、自重者然後人重。人輕者由我自輕。
八十一、多學無財不謂貧。清高無位不謂賤。
八十二、富貴原是儻來。休誇我有才能。貧賤亦是儻來。休笑彼無成算。
八十三、人心好勝。我以勝應必敗。人情好謙。我以謙處反勝。
八十四、過份求福。適以速禍。安分遠禍。將自得福。
八十五、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眾。休誇我能勝人。勝如我者更多。
八十六、吾之一身。尚有少不同壯。壯不同老。
吾之身後。焉有子能肖父。孫能肖祖。
如此期必。盡屬妄想。所可盡者。惟留好樣與兒孫而已。
八十七、饑寒困苦。福之將至矣。飽飫宴遊。禍將生焉。
八十八、打透生死關。生來也罷。死來也罷。參破名利場。得了也好。失了也好。
八十九、放不下過去。定惹起將來。扯不斷眼前。還墮落身後。
九十、博覽廣識見。寡交少是非。
九十一、褻狎易契。日流於放蕩。莊厲難親。日進於規矩。
九十二、簡傲不可謂高。諂諛不可謂謙。刻薄不可謂嚴明。闒茸不可謂寬大。
九十三、人之恩。可念不可忘。人之讎。可忘不可念。
九十四、何以識君子。只消一個厚字。何以識小人。只消一個薄字。
故曰。君子過於厚。小人過于薄。
九十五、開口譏誚人。是輕薄第一件。不惟喪德。亦且傷身。
九十六、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於五更頭。檢點思想的是甚麼。便見得。
九十七、何以下達。惟有飾非。何以上達。無如改過。
九十八、睚眥必報。小人之淺衷。一飯不忘。君子之厚德。
九十九、處事不可不斬截。存心不可不寬恕。持己不可不嚴明。與人不可不和氣。
一百居不必無惡鄰。會不必無損友。惟能自持者。兩得之。
一百○一、讓古人。便是無志。不讓今人。便是無量。
一百○二、看得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認得當下真。是以常尋樂地。
一百○三、責人之非。不如行己之是。揚己之是。不如克己之非。
一百○四、能行不能言。無損其行。能言不能行。不如勿言。
一百○五、以儉勝貧。貧忘。以施代侈。侈化。以果去累。累消。以逆鍊心。心定。
一百○六、才人之行多放。當以正斂之。正人之行多板。當以趣通之。
一百○七、詩書乃聖賢之功案。妻妾乃屋漏之史官。
一百○八、坦易其心胸。真率其笑語。疏野其禮數。簡少其交遊。
一百○九、居不可求安。身不可不求安。身可不求安。心則必不可以不求安。
一百一十、清心寡欲乃卻病之良方。慎行謹言。是修身之要訣。
養性
一、口中不設雌黃。眉端不掛煩惱。可稱煙火神仙。
隨宜而栽花竹。適性以養禽魚。此是山林經濟。
二、掩戶焚香。清福已具。如無福者。定生他想。更有福者。輔以讀書。
三、登高眺遠。弔古尋幽。廣胸中之邱壑。遊物外之文章。
四、詩堪適性。笑子美之苦吟。酒可怡情。嫌淵明之酷嗜。
若詩而嫉妒爭名。豈云適性。若酒而猖狂罵座。安足怡情。
五、志要豪華。趣歸澹泊。
六、無竹令人俗。多竹令人野。一徑數竿。亭立如畫。日夕相對。塵慮自消。
七、馳馬不如觀魚。放鷹不如調鶴。
八、晚間紙窗上月光漸滿。花影半橫。取蒲團靜坐。覺身世別有一番境界。
九、雲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鳥笑。谷答樵謳。萬境自閒。人心自鬧。
十、霜降木落時。入疎林深處。坐樹根上。
飄飄黃葉點衣袖。而野鳥從樹梢飛來探人。荒涼之地。殊有清曠之致。
十一、萬壑疎風清兩耳。聞俗語。急須敲玉磬三聲。
九天涼月淨初心。誦真經。勝如撞金鐘百下。
十二、箕踞於斑竹林中。徒倚於青石几上。所有道笈梵書。或校讎四五字。或參諷一兩章。
茶不甚精。壺亦不燥。香不甚良。灰亦不死。
短琴無曲而有弦。長謳無腔而有韻。爽氣發於林樾。好風送之水涯。
若非羲皇以上。定亦嵇阮兄弟之間。
十三、削竹為竿。放艇清流。隨意坐釣於青林古岸之間。大足蕭散人懷。
十四、紙窗竹屋。夏葛冬裘。飯後黑甜。日中白醉。
十五、冬起欲遲。夏起欲早。春睡欲足。午睡宜少。
十六、月是何色。水是何味。無觸之風何聲。既燼之香何氣。
獨坐息庵下。默默念之。覺胸中活活欲舞。而不能言者。是何解。
十七、煙橫山腹。雁點秋容。落葉霞飄。敗窗風咽。人云寂寞。予謂蕭疎。
十八、婆娑墳典。不求浮世人知。放浪形骸。且寄高文自適。
十九、以花鳥作四鄰。以詩書為三益。
二十、冬曝日。夏灌泉。身無餘勞。心有常閒。樂天安分。以至百年。
二十一、清齋幽閉。時時暮雨浥梨花。冷句忽來。字字秋風吹落葉。
二十二、弄月嘲風。此曲袛應天上有。茆齋草徑。此中不乏大賢人。
二十三、石上藤蘿。墙頭薜荔。小窗幽致。絕勝深山。
加以明月照映。秋色相侵。物外之情。儘堪閒適。
二十四、家貧機械自息。體弱人我自忘。心懶貪妄自消。
二十五、軒前幽花時發。披覽既倦。每啜茗。對之香澤撩人。吟思忽起。隨拈一體。以適清興。
二十六、階前草色時邀客。寧愁踏碎落花。庭下松陰自著書。但喜坐殘明月。
獻酬固爾不廢。應接亦不太煩。
二十七、不作好。不作惡。隨地自選佛之場。應以馬。應以牛。到處有遊仙之樂。
二十八、青山在門。白雲當戶。明月到窗。涼風拂座。勝地皆仙。五城十二樓。轉覺揀擇。
二十九、遊青山。臥白雲。逍遙偃仰。無適不可。濃淡在境。了不經懷。
三十、三徑竹間。日華澹澹。固野客之良辰。一編窗下。風雨瀟瀟。亦幽人之好景。
三十一、茆簷外。忽聞犬吠雞鳴。恍似雲中世界。
竹窗下。雅有蟬吟鴉噪。方信靜裏乾坤。
三十二、小窗偃臥。月影到床。或逗留於梧桐。或搖亂於楊柳。翠華撲被。神骨俱仙。
三十三、焚香看書。人事都盡。隔簾花落。松梢月上。鐘聲忽度。
推窗仰視。河漢流雲。大勝晝時。
非有洗心滌慮。得意爻象之表者。不能獨契此語。
三十四、頹垣抱碧。無非海髮山衣。暗座飄香。盡是松脂桂蠹。
加以籬邊種菊。堂後生萱。覆井之新桐乍引。臨窗之舊竹猶存。
花妨過帽。柳礙移門。夢去而雲遮絕洞。樵歸而水繞孤村。
遇景逍遙。就魚鳥之情樂。開襟散誕。見羲皇之道尊。
三十五、竹風一陣。飄颺茶竈疎煙。梅月半灣。掩映書窗殘雪。真使人心骨俱冷。體氣欲仙。
三十六、香品以伽南為第一。然購之甚艱。非山家所能猝辦。
其次莫若沈香。滋潤幽甜。可稱妙品。
煮茗之餘。即乘茶爐火便。取入香鼎。徐而爇之。
當此會心境界。儼若太清宮。與上真遊。不復知有人世矣。
三十七、雨過生涼。境閒情適。鄰家笛韻。與晴雲斷雨相逐。聽之聲聲入肺腑。
三十八、書引藤為架。人將薜作衣。如此境界。斷非塵世。
三十九、鄙吝一消。白雲亦可贈客。渣滓悉化。明月自來照人。
四十、霜水澄定。凡懸巖峭石。古木垂蘿。與片雲纖月。一一映在波心。策杖臨之。心境俱清絕。
四十一、茅齋獨坐茶頻煮。七碗後氣爽神清。竹榻斜眠書漫拋。一枕餘心閒夢穩。
四十二、雪水中載酒。松篁裏烹茶。豈必鸞坡侍宴。山林下著書。花鳥間得句。何須鳳沼揮毫。
四十三、秋晚憩草堂簷下。聽促織之聲。若奏金石。風驅數點流螢。揚輝弄影。
對此景界。方寸為之快暢。
四十四、半窗一几。遠興閒思。天地何其寥闊也。清晨端起。亭午高眠。胸襟何其洗滌也。
四十五、書屋前。列曲檻栽花。鑿方池浸月。引活水養魚。
山窗下。焚名香讀易。設淨几鼓琴。捲疎簾看鶴。
四十六、投刺空勞。原非生計。曳裾自屈。豈是交遊。又何若野客山翁。談天說地。農夫牧子。較雨論晴。有泉石襟期。得煙霞氣味。更宜琴觴自對。鹿豕為群。任彼世態之炎涼。人情之反覆。盛衰改念。生死移心。蓋舉世而皆然。夫於我乎何有。
四十七、山深深。人寂寂。荷鑱樵徑。滿地白雲。
沙冷冷。鷺娟娟。弄笛漁舟。一天明月。
四十八、流年不復記。但見花開為春。花落為秋。終歲無所營。惟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四十九、清晨林鳥爭鳴。喚醒一枕春夢。獨黃鸝百舌之音。抑揚高下。最清入耳。
五十、餐霞吸露。聊駐紅顏。弄月嘲風。閒消白日。
五十一、臨池獨照。喜看魚子跳波。繞徑閒行。忽見蘭芽出土。
五十二、心不可思。亦不必思。
思則拘滯。不思則圓通。
思則窄狹。不思則廣大。
思則勞擾。不思則安閒。
五十三、編茅為屋。疊石為階。何處風塵可到。據梧而吟。烹茶而話。此中幽興方長。
五十四、鐵笛吹殘。長嘯數聲。空山答響。胡麻飯罷。高眠一覺。茂樹屯陰。
五十五、翠竹碧梧。高僧對奕。蒼苔紅葉。童子煎茶。
五十六、清磬白雲中。空山寂寂。扁舟滄海上。大塊悠悠。
五十七、几上置南華經一部。
或靜對不開卷。或開卷尺許即掩去。或竟日讀之不倦。皆是與莊生神交。
五十八、園中不能辦奇花異石。惟一片樹陰。半庭蘚跡。差可會心。
忘形友來。或促膝劇語。或鼓拳懽笑。或彼談我聽。或彼默我喧。而賓主兩忘。
五十九、一軒明月。花影參差。席地偏宜小酌。十里青山。鳥聲斷續。尋春幾度長吟。
六十、冬夜獨坐。坐至更深。寒燈少焰。籬犬無聲。茶煙不起。鶴夢難醒。
斯時也。此心直與太虛遊乎。
六十一、窮居荒涼。草樹茂密。出無驢馬。因與人絕。一室之內。有以自娛。
六十二、混跡塵中。高視物外。陶情杯酒。潛心篇詠。藏名一時。尚友千古。
窗前落月。戶外垂蘿。石畔草根。橋頭樹影。可立可臥。可坐可吟。
六十三、脫巾露頂。斑文竹籜之冠。倚枕焚香。半臂華山之服。
六十四、小橋月上。仰盼星光。浮雲來往。掩映於牛渚之間。別是一種晚眺。
六十五、夜闌人靜。攜一小童。立於清溪之畔。孤鶴忽唳。魚躍有聲。清入肌骨。
六十六久坐神疲。焚香仰臥。偶得佳句。即令毛潁君。就枕掌記。不則輾轉失去。
六十七、飯後黑甜。日中自醉。別是洞天。茶鐺藥臼。經案繩床。尋常福地。
六十八、步畝畝間。垂柳飄風。新秧翻浪。耕夫荷農器。長歌相應。
牧童稚子。倒騎牛背。短笛無腔。吹之不休。大有野趣。
六十九、夜寒坐小室中。擁爐閒話。渴則敲冰煮茗。饑則發火煨芋。
七十、簷前綠蕉。黃葵。老少葉。雞冠花。布滿階砌。移榻對之。
或枕石高眠。或捉塵清話。門外車馬之塵攘攘。了不相關。
七十一、興來雙杵茶煙。是非不到。倦後半床松月。夢寐都清。
無事當學白樂天之坦然。有客宜倣李建勳之擊磬。
七十二、落花不掃。要于砌外臺邊。啼鳥堪聞。更是春晴雨霽。
七十三、招客留賓。為懽可喜。未斷塵世之攀緣。
澆花種樹。嗜好雖清。亦是道人之魔障。
資料來源:善書圖書館,歡迎轉載,翻印流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