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三十四禮至卷四十四

卷三十四 職官十六 文散官

通典卷第三十四

職官十六 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特進光祿大夫以下 武散官驃騎將軍輔國將軍鎮軍將軍以下諸校尉 勳官后妃及內官命婦附 文散官

開府儀同三司 漢文帝元年,始用宋昌為衛將軍,位亞三司。後漢章帝建初三年,始使車騎將軍馬防班同三司。同三司之名,自此始也。殤帝延平元年,鄧騭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儀同之名,自此始也。又獻帝以伏完為輔國將軍,儀比三司。魏黃權以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之名,自此始也。漢末奮威將軍,晉江右伏波、輔國將軍,並加大,而儀同三司。江左以來,將軍則中、鎮、撫、四鎮以上或加大,餘官則左右光祿大夫以上,並得儀同三司。齊開府儀同三司如公。梁開府儀同三司,位次三公。諸將軍、左右光祿大夫優者則加之,同三公置官屬。自晉以來,又有如開府同三司之儀者,自羊祜始焉。漢末呂布開府如三司,其他無聞。至晉羊祜為車騎將軍、荊州諸軍事,加開府如同三司之儀。累年謙讓,不辟士,不備僚屬。及始有所命辟士,未到而卒,不得除署。後當陽侯杜元凱表哀其家無胤嗣,官無命士,請更議之。詔不許。江左亦多有之。梁沈約為侍中、右光祿大夫,徐勉為約請三司之儀,武帝不許。又邵陵王綸為平南將軍,湘州刺史王茂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驃騎將軍,並同三司之儀。後魏亦有之。普泰初,特以尒朱世隆為儀同三司,位次上公。北齊亦有儀同三司者,任城王湝等諸王多為之。湝,戶皆反。又有開府儀同三司及儀同三司。後周建德四年,改開府儀同三司為開府儀同大將軍,仍增置上開府儀同大將軍。又改儀同三司為儀同大將軍,仍增置上儀同大將軍。隋文帝並以為散官。又諸衛各置開府,左勳衛開府、左翊一開府、二開府、三開府、四開府,及武衛、武候、領軍、東宮領兵開府準此。府置開府一人。又有儀同府,儀同以下置員與開府同。初開府儀同三司為四品散實官,至煬帝,又改為從一品,同漢魏之制,位次三公。大唐武德七年,改上開府儀同三司為上輕車都尉,開府儀同三司為輕車都尉,儀同三司為騎都尉。後又以開府儀同三司為文散官。開元以前舊例,開府特進雖不帶職事,皆給俸祿,得與朝會,班列依本品之次,皆崇官盛德、罷劇就閒者居之。天寶六載正月制,內外文武五品以上官,父祖無資廕者,其所用廕,宜同子孫用廕之例。 特進 漢制,諸侯功德優盛、朝廷所敬異者,賜位特進,位在三公下。故成都侯王商以特進領城門兵,置幕府,得舉吏如將軍,是也。後漢皇后父兄,率為特進侯,朝會位次三公。隋志曰:「特進舊位從公,光武以鄧禹列侯就第,特進奉朝請。是特進引見之稱,無官定體也。」而竇篤進位特進,得舉吏,見禮依三公。自二漢及魏晉以為加官,從本官車服,無吏卒。太僕羊琇遜位,拜特進,加散騎常侍,無餘官,故給吏卒車服。其餘加特進者,唯食其祿賜,列其班位而已,不別給特進吏卒車服。晉惠帝元康中定令,特進位次諸公,在開府、驃騎上,冠進賢兩梁冠,黑介幘,五時朝服,佩水蒼玉。食俸日四斛。太康二年,始賜春絹五十疋,秋絹百五十疋,綿百五十斤。元康元年,給菜田八頃,田騶八人。立夏後不及田者,食俸一年。置主簿、功曹史、門亭長、門下書佐各一人,給安車黑耳,駕御一人,輅車施耳後戶一乘。無章綬。齊時位從公,陳因之。後魏北齊用人,皆以舊德就閒者居之。隋文帝以為散官,不理事。煬帝即位,廢特進官。大唐為文散官。餘具開府篇。 光祿大夫以下 秦時,光祿勳屬官有中大夫。漢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大夫。漢志曰:「夫者,扶也,膚也。詩曰:『殷士膚敏,灌將於京。』明當以其肌膚知能侍君父也。」銀章青綬。掌議論,屬光祿勳。門外特施行馬,以旌別之。無常事,唯顧問應對,詔命所使,無員。後漢光祿大夫三人。凡諸國嗣王之喪,則掌弔,多以為拜假賵贈之使及監護喪事。魏氏以來無員,轉優重,不復以為使命之官。其諸公告老,皆家拜此位;及在朝顯職,復用加之。魏文帝以楊彪為光祿大夫,賜几杖衣袍。因朝會引見,令彪著布單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賓客之禮。及晉受命,置左右光祿大夫,假金章紫綬,而光祿大夫如故,加金章紫綬,並與卿同。進賢兩梁冠,黑介幘,五時朝服,佩水蒼玉。並祿賜、班位、吏卒皆與特進同。復以為優崇之制,而諸公遜位,不復加之。其以為加官者,唯假章綬、祿賜、班位而已,不別給車服、吏卒也。或更拜上公,或以本封食公祿。其諸卿尹中朝大官年老致仕者,及內外之職加此者,前後甚眾。由是或因得開府,或進加金章紫綬,又復以為禮贈之官。本已有卿官者,不復重給。其餘皆給。其假銀章青綬者,位在金紫將軍下,諸卿上。泰始中,唯太子詹事楊珧加給事中光祿大夫。加兵之制,諸所供給依三品將軍。晉宣帝子平原王幹拜光祿大夫,加侍中,特假金章紫綬,班次三司。其餘自如舊制,終武惠孝懷三世。食俸日三斛。太康二年,始給春絹五十疋,秋絹百疋,綿百斤。惠帝元康元年,始給菜田六頃,田騶六人,置主簿、功曹史、門亭長、門下書佐各一人。宋氏因之。齊左右光祿大夫,皆據舊齒,位從公,開府置佐吏如公。年重加親信二十人。魏晉以來無員。以左右光祿大夫、光祿三大夫皆銀章青綬,其重者詔加金章紫綬,則謂之金紫光祿大夫。其重者既有金紫之號,故謂本光祿為銀青光祿大夫。晉時王翹之為銀青光祿大夫。樂安任遐為光祿,就王晏乞一片金,晏乃啟轉為金紫,是也。猶屬光祿勳。梁又有左右金紫光祿大夫,視吏部尚書,左右光祿大夫視諸曹,並養老病。陳因之。自晉以後多為兼官。後魏有光祿大夫,金紫、銀青光祿大夫。北齊皆以舊德就閒者居之,與特進同。後周有左右金紫、左右銀青四光祿大夫。隋有光祿大夫、左右光祿大夫,皆為散官,不理事。大唐初猶有左右之名。貞觀以後,唯曰光祿大夫、金紫光祿、銀青光祿,並為文散官。按前代光祿大夫,始加金章紫綬及銀章青綬者並尊崇之,合在光祿之上。後魏定令誤,遂因仍不改。 正議大夫、通議大夫,皆隋置散官,蓋取秦大夫掌論議之義。大唐並因之。

太中大夫,秦官,亦掌論議。漢因之。哀帝初立,御史大夫王嘉奏曰:「蘇令發起為盜,欲遣大夫使,時見大夫無可使者,召盩厔令尹逢,拜為諫大夫,遣之。今諸大夫有材者甚少,宜預畜養也。」後漢置二十人。後漢張湛字子孝,拜太中大夫,居中東門候舍,故人號為中東門君。又隗囂廣置職位,以自尊高。鄭興止之,曰:「夫太中大夫、使持節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當制也。」胡廣云:「諫議、光祿、太中、中散大夫,此四等於古禮皆為天子之下大夫,列國之上卿。」魏以來無員。晉視中丞、吏部,絳朝服,進賢一梁冠,介幘。泰始末,詔除王覽為太中大夫,祿賜與卿同。梁、北齊皆有,大唐亦有之。

中大夫,秦官。漢武改為光祿大夫。自後無聞。北齊有之,大唐又置之。龍朔二年七月制,諸王承嫡封郡王者,出身從四品下敘。

中散大夫,王莽所置。後漢因之,後置三十人。漢官曰:「光武中興置。」魏晉無員。齊梁視黃門侍郎,品服冠幘與太中同。陳亦有之,大唐又置之。

朝議大夫,隋置散官,以取漢諸大夫得上奉朝議為名。大唐因之。

朝請大夫,隋置散官,取漢將軍公卿年高德重者,以列侯就第特進奉朝請之義。大唐因之。龍朔制,諸王眾子封郡公者,出身從五品上敘。

朝散大夫,隋置散官。大唐因之。自正議以下,今並為文散官。

朝議郎、承議郎,並隋置散官。大唐因之。顯慶五年八月制,郡公出身正六品下敘。

通議郎,隋置散官。隋文帝於吏部別置朝議、通議、朝請、朝散、給事、承奉、儒林、文林等八郎,武騎、屯騎、驍騎、游騎、飛騎、旅騎、雲騎、羽騎八尉。其品則正六品以下,從九品以上。上階為郎,下階為尉。散官番直,常出使監檢。至煬帝皆罷。大唐改通議為奉議郎。顯慶制,縣公出身從六品上敘。

通直郎,隋置,三十人。蓋采晉宋以來諸官皆有通直,謂官高下而通為宿直者也,因此為名。大唐因之。

朝請郎,隋置散官。蓋采晉、宋、齊、梁、陳並有奉朝請員為名。大唐因之。顯慶制,侯出身正七品上敘。

宣德郎、朝散郎,並隋置散官。大唐因之。顯慶制,伯出身正七品下敘,子出身從七品上敘。

游騎尉,隋置散官。大唐改為宣義郎。蓋取梁宣義將軍之名。顯慶制,男出身從七品下敘。

給事郎,徵事郎、承奉郎,並隋置散官。大唐因之。

承務郎,大唐置,蓋因隋尚書省二十四司承務郎之名也。

儒林郎,隋置散官,蓋取前史儒林傳之義。大唐因之。

登仕郎,大唐置。

文林郎,隋置散官,蓋取北齊文林館徵文學之士以充之義。大唐因之。

將仕郎,隋置散官。大唐因之。自朝議郎以下,今並為文散官。其散官,自五品依本品衣服而無祿俸,不朝會。自六品以下,黃衣執笏,於尚書省分番上下。兩番以上,即便隨番許揀,通時務者始得參選。武德令:職事高者解散官欠一階不至者為兼,職事卑者不解散官。貞觀十一年改令,以職事高者為守,職事卑者為行。其欠一階依舊為兼,與當階者皆解散官。官階相當,無行無守。其子孫用廕,皆依散官。其後類例紛錯,難可悉舉。乾封元年正月制,內外官九品以上加一階,七品以上加二階,八品以下更加勳轉。乾封以前未有泛階,應入三品,皆以恩舊特拜。入五品者多因選敘,計階至朝散大夫以上,奏取進止。每年量多少進敘,餘依本品授官。若滿三計至,即一切聽入。乾封以後,始有泛階入五品、三品。

武散官 驃騎將軍 漢武帝元狩二年,始用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定令,令驃騎將軍秩祿與大將軍等。光武中興,以景丹為驃騎大將軍,位在三公下。明帝初即位,以弟東平王蒼有賢才,以為驃騎將軍,以王故,位在公上。蒼為驃騎輔政,開東閤,延英雄。及蒼歸國,有驃騎時吏丁牧、周栩,以蒼敬賢下士,不忍去之,遂為王家大夫,數十年事祖及孫,帝聞褒美之。數年復罷。其官屬附見大將軍後。魏、晉、齊並有之。梁雜號中亦有。陳後主以蕭摩訶為侍中、驃騎大將軍,加左光祿大夫,特開黃閤,施行馬,聽事寢堂置鴟尾,如三公制。後魏初,加大則在三司上。太和中制,加大則在都督中外諸軍下。後周亦有之。隋開皇中,置驃騎將軍府,每府置驃騎、車騎將軍各二人。十七年,頒銅獸符於驃騎、車騎府。煬帝改驃騎為鷹揚郎將,改車騎為鷹揚副郎將。大唐復改為車騎、驃騎,其制如開皇而益復微矣。故武德元年詔,以軍頭為驃騎將軍,軍副為車騎將軍。又詔太子諸率府,各置驃騎將軍五員,車騎將軍十員。後皆省之。顯慶元年,乃復置驃騎大將軍,為武散官。 輔國將軍 後漢獻帝置輔國將軍,以伏完為之。晉王濬平吳後,拜輔國大將軍。有司奏輔國依比未為達官,不置司馬,不給官騎。詔依征、鎮給五百大車,增兵五百人為輔國營,給親騎百人,官騎十人,置司馬。宋明帝泰始四年,改為輔師將軍,後廢帝昱元徽二年復故。梁、後魏、後周、隋並有之。大唐輔國大將軍為武散官。 鎮軍將軍以下 鎮軍大將軍,魏置,文帝以陳群為之。晉則楊駿、胡奮並領鎮軍將軍。齊、後周、隋亦有之。大唐因之。 冠軍將軍,魏置,以文欽為之。蓋因史記楚義帝以宋義為卿子冠軍、漢武帝以霍去病功冠三軍封冠軍侯之義也。晉亦有之。金章紫綬,給五時朝服,武冠,佩水蒼玉。歷代並有。隋文帝置翊軍等四十三號將軍,品凡十六等,為散號將軍,以加汎授。居曹有職務者為執事官,無職務者為散官。武官上柱國以下為散實官,將軍為散號官。至煬帝時,定令罷之。大唐因之。

雲麾將軍,梁置雜號。陳及大唐並有之。

忠武將軍,梁置雜號。陳有之,大唐因之。

壯武將軍,梁置雜號。陳有之,大唐因之。

宣威將軍,大唐置。

明威將軍,梁置雜號。後魏亦有之。大唐因之。

定遠將軍,梁置雜號。大唐因之。

寧遠將軍,晉置。大唐因之。

游騎將軍,魏置。陳有之。大唐因之。

游擊將軍,漢置。武帝以蘇建、韓說為之。後漢鄧晨亦為之。晉及陳並有之。大唐因之。又置懷化大將軍、歸德將軍以授蕃官。

諸校尉 漢武帝初置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等校尉為八校,各有司馬。後漢以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為五校,皆掌宿衛兵,按大駕鹵簿,五校尉在前,各有鼓吹一部。各有司馬,蔡質漢儀曰:「五營司馬見校尉,執版不拜。」並屬北軍中候。時五校官顯職閒而府寺寬敞,輿服光麗,伎巧必給,故多以皇族肺腑居之。至靈帝,又置西園八校尉。其名曰上軍、中軍、下軍、典軍、助軍、佐軍及左右校尉。自魏晉以下,五校之名與後漢同。唯後魏五校各置二十人。 中壘校尉,漢掌北軍營壘門內,又外掌西域。後漢省中壘,但置北門中候,掌監五營。屯騎校尉,漢掌騎士,後漢初改為驍騎,建武十五年復舊。步兵校尉,漢掌上林苑門屯兵。晉阮籍聞步兵廚營人善釀,有貯酒三百斛,乃求為之。至隋屬鷹揚府。越騎校尉,漢掌越騎,越人內附以為騎也。後漢初改為青巾左校尉,建武十五年復舊。長水校尉,漢掌長水、宣曲胡騎,宣曲觀名,胡騎之屯於宣曲者。宋志引韋昭曰:「長水校尉典胡騎,廄近長水,故以為名。長水蓋關中小水名也。」又主烏桓騎也。胡騎校尉,漢掌池陽胡騎,不常置。胡騎之屯池陽者,後漢並長水也。射聲校尉,漢掌待詔射聲士,工射者冥冥中聞聲射則中之,因以名也。須待所命而射,故曰待詔射聲。虎賁校尉,漢掌輕車,後漢並射聲。城門校尉,漢掌京師城門屯兵,凡八屯。後漢掌雒陽城門十二所,若周禮司門。晉干寶注曰:「如今校尉也。」驃姚校尉,漢武以霍去病為之。護烏桓校尉,漢武帝時,烏桓屬漢,始於幽州部置之,擁節監領。至後漢,亦謂之領烏桓校尉。後漢主烏桓胡,並領鮮卑。李膺為此官。戊己校尉,漢元帝初元元年置。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己寄治耳。此所置校尉,亦無常居,故取戊己為名。一說戊己居中,鎮覆四方。漢所置校尉,亦處西域之中撫諸國也。護羌校尉,後漢在涼州部,持節,職如護烏桓,主西羌。元康中,改為涼州刺史。儒林校尉,蜀先主以周群為之。南蠻校尉,晉武帝於襄陽置之。元康中,荊州刺史領。江左初省,尋又置於江陵。齊書曰:「晉宋之際,刺史多不領南蠻,別以重人居之。唯齊豫章郡王嶷為南蠻校尉、荊湘二州刺史。」南夷校尉,晉武帝於寧州置之。及江左,改曰鎮蠻校尉。西戎校尉,晉武帝於長安置之。元康中,改為雍州刺史。安帝義熙中,又置,治漢中。寧蠻校尉,晉安帝置,治襄陽,以授魯宗之。護三巴校尉。宋置。齊建元二年,改為刺史。

武騎尉、屯騎尉、驍騎尉、游騎尉、飛騎尉、旅騎尉、雲騎尉、羽騎尉、建節尉、奮武尉、宣惠尉、綏德尉、懷仁尉、守義尉、奉誠尉、立信尉,都十六尉,並隋置,以為武散官。

昭武、振威、致果、翊衛、宣節、禦侮、仁勇、倍戎八校尉,各有副尉,並大唐采前代諸校尉以下舊名置。自鎮軍將軍以下為武散官。

勳官 上柱國、柱國,皆楚之寵官。楚懷王使柱國昭陽將兵攻齊。陳軫問楚國之法,破軍殺將者何以貴之,昭陽曰「其官為上柱國」是也。陳勝為王,蔡賜為上柱國。歷代無聞。至後魏孝莊,以尒朱榮有翊戴之功,拜為柱國大將軍,位在丞相上。又拜大丞相、天柱大將軍,增佐吏。及榮敗後,天柱及柱國將軍官遂廢。天柱之名,尊崇莫二。昔王莽末,劉伯升起兵,自號柱天大將軍。而梁末侯景克建業後,亦自為宇宙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至大統中,始以宇文泰為之。其後功參佐命、聲實俱重者,亦居此職。自大統十六年以前,任者凡有八人。宇文泰、元欣、隴西公諱、李弼、獨孤信、趙貴、于謹、侯莫陳崇。時宇文泰任總百揆,督中外軍事。元欣以魏氏懿戚,從容禁闥而已。其餘六人各督二大將軍,凡十二大將軍。當時榮盛,莫以為比。其稱門閥者,咸推八柱國家。其後功臣位至柱國者眾矣,咸是散秩,無復統御也。後周建德四年,增置上柱國大將軍。隋置上柱國、柱國,以酬勳勞,並為散官,實不理事。楊玄感以父素軍功位至柱國,與其父俱為第二品,朝會則齊列,後文帝乃命玄感降一等也。大唐改為上柱國及柱國。 秦有護軍都尉,漢因之。高帝時,以陳平為護軍中尉,盡護諸將,然則復以都尉為中尉。陳平為護軍中尉,人讒之曰:「平受諸將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武帝元狩四年,以護軍都尉屬大司馬,於時復為都尉矣。成帝綏和元年,居大司馬府,比司直。哀帝元壽元年,更名曰司寇。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護軍。初,韓安國以護軍將軍擊匈奴,趙充國以大將軍都尉擊武都也。漢東京省。班固為大將軍中護軍,隸將軍幕府,非漢朝列職。魏武帝為丞相,以韓浩為護軍,史奐為領軍,亦非漢官也。建安十二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領軍為中領軍。魏初因置護軍將軍,主武官選,隸領軍。晉世則不隸矣。歷代史籍皆雲護軍將軍主武官選,則領軍無主選之文。唯陶藻職官要錄雲「領軍將軍主武官選舉」,而護軍不言主選。又引曹昭叔述孝詩敘曰:「餘年三十,遷中領軍,總六軍之要,秉選舉之機。」以此為證。今按:漢高帝初,以陳平為護軍中尉,令已主武官選矣,故平有受金之讒。又魏略云:「護軍之官,總統諸將,主武官選。前後當此官者,不能止貨賂。故蔣濟為護軍,時有謠曰:『欲求牙門,當得千匹;五百人督,得五百匹。』司馬宣王與濟善,聞此聲以問濟,濟無以解之。及夏侯玄代濟,故不能止絕人事。及晉景帝代玄為中護軍,整頓法分,人莫敢犯者。」又王隱晉書曰:「景帝為中護軍,作選用之法,舉不越功,吏無私焉。」又晉起居注云:「武帝詔曰『中護軍職典戎選,宜得幹才』,遂以羊琇為之。」宋志又雲主武官選。按此,則護軍主選明矣。而陶藻所言領軍主選及昭叔之敘者,當因省併之際,為一之權宜,非歷代之恆制。元帝永昌元年,省護軍並領軍。明帝太寧二年復置。魏晉江右領護各領營兵。江左以來,領軍不復別置營,總管二衛、驍騎、材官諸營,護軍猶別有營也。周顗、庾亮、王羲之、謝安、王彪之等並為護軍。宋護軍將軍一人,掌外軍。領、護資重者為領軍將軍、護軍將軍,資輕者為中領軍、中護軍。其官屬有長史、司馬、功曹、主簿、五官,受命出征則置參軍。齊、梁、陳並有之。北齊護軍府統四中郎將,皆置佐史。隋煬帝十二衛,每衛置護軍四人,以副將軍,將軍無則一人攝。尋改護軍為虎賁郎將。大唐采前代舊名,置上護軍、護軍。

輕車將軍,漢武帝置,以公孫賀為之。又有輕車校尉。梁、陳、後魏、北齊亦有輕車將軍。大唐采舊名,置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

騎都尉,漢武帝置,以李陵為之。更始初亦有,故時謠云:「爛羊胃,騎都尉。」晉以後歷代皆有之。大唐采舊名,置上騎都尉、騎都尉。

驍騎尉、飛騎尉、雲騎尉、武騎尉,並隋置,為武散官。大唐采置,自上柱國以下並為勳官。

后妃及內官命婦附 昔帝嚳有四妃,以象后妃四星。其一明者為正妃,餘三小者為次妃。帝堯因焉。至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但三妃而已,謂之夫人。離騷所歌湘夫人,舜妃也。夏后氏增以三三而九,合十二人。春秋說雲「天子娶十二女」,即夏制也。以虞夏及周制差之,則殷人又增以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周人上法帝嚳,立正妃,又三二十七為八十一人以增之,合百二十一人。其位後也,夫人也,嬪也,世婦也,女御也,五者相參,以定尊卑焉。以上鄭玄所云。故禮曰:「古者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以聽天下之內治。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以聽天下之外治。」諸侯之夫人皆命於天子。「夫人不命於天子,自魯昭公始也」。周制,同姓百世不婚。魯昭娶吳,以同姓改謂之吳孟子,故不告於天子,天子亦不命。 漢興,因秦之稱,帝祖母稱太皇太后,帝母稱皇太后,正嫡稱皇后,皇后之尊侔於天子,璽綬如之。凡皇后稱椒房者,詩云:「椒聊之實,繁衍盈升。」國人羨其繁興,以椒塗室,亦取溫煖除惡氣也。妾皆稱夫人。又有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良人、視八百石,比左庶長。八子、視千石,比中更。七子、視八百石,比右庶長。長使、視六百石,比五大夫。少使、視四百石,比公乘。婕妤、武帝加置,視上卿,比列侯。娙娥、武帝加置,視中二千石,比關中侯。容華、武帝加置,視真二千石,比大上造。充衣、武帝加置,視千石,比左更。昭儀、元帝加置,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五官、視三百石。順常、視二百石。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皆視百石。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視有秩斗食。五官以下,死葬司馬門外。其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子皆稱皇孫,皇孫妻妾無位號,皆稱家人。光武中興,悉闕此號,唯皇后如舊。有貴人、貴人金印紫綬。美人、宮人、采女,皆無祿秩,四時賞賜而已。漢法常因八月算民,遣中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工,於洛陽鄉中,閱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後宮,擇視可否。魏武帝因西漢置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文帝增置貴嬪、貴嬪、夫人並位次皇后,爵無所視。淑媛、位次御史大夫,爵比縣公。脩容、比亭侯。順成、明帝除順成。良人。視千石。明帝又增淑妃、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昭華、比鄉侯。脩儀。比關內侯。自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明帝遊宴在內,又選女子六人為女尚書,典省外奏事也。晉因魏制。宋初,多因舊制。孝武帝孝建三年,置貴妃,比相國。進貴嬪,比丞相。貴人,比三司。以為三年人。又置昭儀、昭容、昭華,以代脩華、脩儀、脩容。又置中才人、充衣,以為散位。其後或省或改,不能悉舉。廢帝即位,上明帝陳貴妃尊號曰皇太妃,依晉孝武李太妃故事,置家令一人。改諸國太妃曰大妃。音怡。其江左四代,互相沿襲,無大異同。宋前廢帝以新蔡公主號為謝貴妃,加虎賁龍旂,出警入蹕。齊永明元年,有司奏貴妃、淑妃並加金章紫綬,佩於窴玉。自後魏以下,班號謬亂,不足為紀。大唐內官有惠妃、麗妃、華妃三人,正一品。淑儀、德儀、賢儀、順儀、婉儀、芳儀六人,正二品。美人四人,正三品。才人七人,正四品。宮官有差。初,武德九年,詔曰:「王者內職,取象天官,肇自古昔,具有節文。末代奢淫,搜算無度。憫茲深閉,久離親族。一時減省,各從娶聘。」自是中宮前後所出三千餘人。貞觀二年,中書舍人李百藥上封事曰:「竊聞大安宮及掖庭內,無用宮人,動有數萬。衣食之費,固自煩多,幽閉之冤,足傷和氣。亢陽為害,亦或由茲。」太宗謂侍臣曰:「隋氏末年,求採無已。此皆竭人財力,深所不取。且灑掃之餘,更何所用。今將出之,任求伉儷。非獨省費息人,亦得各遂其性。」於是令尚書右丞戴冑、給事中杜正倫等於掖庭西門簡出之。玄宗開元二年,詔曰:「古者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以備內職焉。朕恭膺大寶,頗循舊號,而六宮曠位,未副於周禮。八月算人,不行於漢法。至而姜後進諫,永巷脫簪,袁盎有言,上林引席,此則朕之所慕,未曾忘也。頃者人頗諠譁,流聞道路,以為朕求聲色,選備掖庭。豈余志之未孚,何斯言之妄作。往緣太平公主,輒進人入宮,時以事須順從,未能拒抑。見不賢莫若內省,欲止謗莫若自修,改而更張,損之可也。妃嬪以下,備當簡擇,使還其家。」

凡三代之制,諸侯之婦曰夫人,夫之言扶。大夫曰孺人,孺之言屬。士曰婦人,婦之言服。庶人曰妻。妻之言齊。公侯有夫人,有世婦,有妻,有妾。貶於天子也。無後與嬪,去上中。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於天子曰老婦。自稱於天子,謂幾內諸侯之夫人助祭,若時事見。自稱於諸侯曰寡小君,謂饗來朝諸侯之時。自稱於其君曰小童。若雲未成人也。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自世婦以下者,自稱曰婢子。婢之言卑也。於其君稱此,以接見體敵,故嫌其當。凡婦人無爵,從夫之爵,坐以夫之齒。爵謂夫命為大夫,則妻為命婦。至秦漢,婦人始有封君之號。蔡邕獨斷曰:「漢異姓婦人以恩澤封者曰君,比長公主。」史記曰:漢有平原君即景帝王皇后之母也,脩成君即武帝母王太后前夫金氏之女也。後漢書曰:「崔駰曾祖母師氏,能通經學百家之言,王莽賜號儀成夫人,金印紫綬,文軒丹轂,顯於新室之世。」又,鄧後臨朝,爵其太夫人為新野君,萬戶供湯沐邑,薨,贈長公主,赤綬,諡曰敬君。又,梁冀妻孫壽,封為襄城君,兼食陽翟租,歲又入五千萬,加賜赤綬,比長公主。又,梁商夫人陰氏薨,追號開封君,賜印綬。又,靈帝封乳母宋娥為山陽君,五千戶。左雄奏曰:「尚書故事無乳母爵邑之制,唯孝安皇帝變亂舊典,封爵阿母王聖為野王君,生為天下所咀嚼,死為天下所歡快。初封野王,漢陽地動,今封山陽君,京城復震。專政在陰,其災尤急。」又,董卓為相國,封其母為池陽君,置令丞。公主有邑司之制。歷代公主各附於王侯篇內。元壽二年,始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諸侯王子及吏二千石伙無得擅徵補。如淳曰:「列侯之妻稱夫人,列侯死,子復為列侯,乃得稱太夫人。子不為列侯,則不得稱之。」晉亦有之。羊祜卒二歲而吳平,武帝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因以策告祜廟,仍依蕭何故事,封其夫人夏侯氏為萬歲鄉君,食邑五千戶。又,泰始六年,詔太傅壽光公鄭沖、太保朗陵公何曾,皆假夫人、世子印綬,食本秩三分之一,皆如郡公侯比。又,王導妻卒,贈金章紫綬。又,虞潭母亦拜為武昌侯太夫人,加金章紫綬。潭立養堂於家,王導以下皆就拜謁。又,韋逞母宋氏,其父授以周官音義。逞仕苻堅為太常,乃就宋家立講堂,置生員一百二十人,隔絳紗幔受業,號宋為宣文君。其餘多闕。宋鄱陽縣侯孟懷玉上母檀氏拜國太夫人,有司奏許之。御史中丞袁豹以為婦人從夫之爵,懷玉父綽見任大司農,其妻不宜從子,奏免尚書右僕射劉柳、左丞徐羨之、郎何邵之官。詔並贖論。後周宣帝令內外命婦皆執笏,其拜廟及天臺,皆俛伏。隋高涼女子洗氏,世為南越首領,有功,詔冊為高涼郡太夫人,賚繡幰油絡,駟馬安車,旌節鹵簿,一如刺史之儀。後冊為譙太夫人,仍開譙國太夫人幕府,置長史以下官屬。

大唐外命婦之制:皇帝妃嬪及太子良娣以下為內命婦,公主及王妃以下為外命婦。今內命婦具職員令中。其制大約皆出於漢魏,不復重敘。諸王母妻及妃、嗣王邵王母妻亦同。文武官一品及國公其非始封者,帶三品以上,亦同。母妻為國夫人,三品以上母妻為郡夫人,四品母妻為郡君,若勳官二品有封,亦同四品。五品母妻為縣君。若勳官三品有封者,亦同五品。散官同職事。若勳官四品有封,母妻為鄉君,其母邑號皆加太,各視夫子之品。若夫子兩有官及爵,或一人有官及爵者,皆從高蔭。其不因夫子別加邑號者,夫人云某品夫人,郡君雲某品郡君。縣君、鄉君準此。諸庶子有五品以上官封者,若嫡母在,所生之母不得為太妃以下。無者聽之。其承重者不合。中宗時,韋皇后表請諸婦人不因夫子而加邑號,許同見任職事,聽子孫用蔭,門施棨戟。制從之。武太后時,契丹寇平州,平州刺史鄒保英妻奚氏率城內女子助守,賊遂退,封為誠節夫人。又,咸亨元年,贈武太后母為魯國太夫人,謚曰忠烈。開元八年五月敕:「準令王妻為妃,文武官及國公妻為國夫人。母加太字。一人有官及爵者,聽從高敘。但王者名器,殊恩或頒異姓,妻合從夫受秩,甲令更無別條。率循舊章,須依往例。自今已後,郡嗣王及異姓王母妻,並宜準令為妃。」貞元六年,太常卿崔縱奏:「諸國王母未有封號,請遵典故為某國太妃。」吏部郎中柳冕等狀稱:「歷代故事及六典,無公主母稱號。伏請降於王母一等,命為太儀,各以公主本封加太儀之上。」從之。

卷三十五 職官十七 俸祿

通典卷第三十五

職官十七 俸祿

祿秩幹力白直仗身庶僕親事帳內執衣防閤邑士士力門夫等並附

致仕官祿職田公廨田

祿秩幹力白直仗身庶僕親事帳內執衣防閤邑士士力門夫等並附周漢後漢宋齊梁北齊後周隋大唐

周班爵祿之制,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大國君十卿祿,卿祿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趙岐曰:「庶人在官者,未命為士者。」次國君十卿祿,卿祿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小國君十卿祿,卿祿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皆祿足以代耕也。卿祿於君祿皆十分之一,大夫於卿各相加。士不得耕,以祿代耕也。及乎周衰,諸侯惡其害己而去其籍。諸侯恣行,惡其法度之害己,而滅去其籍。故今周禮司祿之官闕其職也。故其詳不可得而聞矣,茲蓋其略也。孟子。天子之三公視公侯,天子之卿視伯,天子之大夫視子男,天子之元士視附庸。視,比也。諸侯之下士祿食九人,中士食十八人,上士食三十六人,下大夫食七十二人,卿食二百八十八人,君食二千八百八十人。次國之卿食二百一十六人,君食二千一百六十人。小國之卿食百四十四人,君食千四百四十人。次國之卿命於君者,亦如小國之卿。凡制農田百畝,百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農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為差。農夫皆受田於公,田肥墽有五等,收入不同也。庶人在官者,謂府史之屬,官長所除,不命於天子國君者。分或為糞。墽,古教反。故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代耕也。禮記王制。

漢制祿秩,自中二石至百石各有等差。宣帝又益天下吏百石以下俸十五。漢書曰:「若食一斛,則益五斗。」又應劭漢書曰:「張敞、蕭望之言曰:『夫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今小吏俸率不足,常有憂父母妻子之心,雖欲潔身為廉,其勢不能。請以什率增天下吏俸。』宣帝乃益天下吏俸什二。」而漢書言十五,兩存其說。至成帝陽朔二年,除八百石、五百石秩。除八百就六百,除五百就四百。綏和二年,又益吏三百石以下俸。凡吏比二千石以上年老致仕者,三分故祿,以一與之,終其身。其時亦有俸錢之差,但本史文不具耳。故元帝時貢禹上書曰:「臣為諫大夫,秩八百石,俸錢月九千二百,廩食太官。又拜為光祿大夫,秩二千石,俸錢月萬二千。祿賜愈多,家日以益富。」中二千石,月俸百八十斛。二千石,百二十斛。比二千石,百斛。千石,九十斛。比千石,八十斛。六百石,七十斛。比六百石,六十斛。四百石,五十斛。比四百石,四十五斛。三百石,四十斛。比三百石,三十七斛。二百石,三十斛。比二百石,二十七斛。百石。十六斛。自四百石至二百石為長吏。吏,理也。主理其縣內。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顏師古曰:「漢官名秩簿雲,斗食月俸一十斛,佐史月俸八斛也。一說,斗食者,歲俸不滿百石,計日而食一斗二升,故云斗食也。」是為小吏。本史王莽詔曰:「自公卿以下,一月之祿十布二疋,或帛一疋,予每之念。今僚祿一歲六十六斛,稍以差增,上至四輔而為萬斛。」孟康曰:「,八十縷也。」

後漢大將軍、三公俸,月三百五十斛。風俗通曰:「漢制,三公一歲共食萬石。」按此則有出,出蓋舉大數也。至建武二十六年,增百官俸,其千石以上減於西京舊制,六百石以下增於舊秩。本史永初四年,又減百官及州郡縣俸,各有差。凡諸受俸,皆取半錢半榖。延平中,定製:中二千石,月俸錢九千,米七十二斛。真二千石,錢六千五百,米三十六斛。比二千石,錢五千,米三十四斛。千石,錢四千,米三十斛。六百石,錢三千五百,米二十一斛。四百石,錢二千五百,米十五斛。三百石,錢二千,米十二斛。二百石,錢一千,米九斛。一百石,錢八百,米四斛八斗。凡中二千石,丞比千石;真二千石,丞、長史六百石;比二千石,丞比六百石。令、相千石者,丞、尉皆四百石;其六百石者,丞、尉皆三百石。長、相四百石及三百石者,丞、尉皆二百石。諸侯公主家丞秩皆比三百石。諸邊障塞尉、諸陵校尉長皆二百石。有常例者不署秩。本志。大將軍、三公臘賜錢各二十萬,牛肉二百斤,粳米二百斛。特進侯以下各有差。立春之日,遣使者賜文官司徒、司空帛三十疋,九卿十五疋,武官太尉、大將軍各六十疋,執金吾諸校尉各三十疋。武官倍文官。漢官儀。獻帝建安八年,頒賜三公以下金帛。由是三年一賜,以為常制。本史。

宋氏以來,州郡秩俸及雜供給,多隨土所出,無有定準。永初元年,詔二品清官以上應食祿者,有二親或祖父母年登七十,並給見錢。其郡縣田祿,以芒種為斷,此前去官者則一年秩祿皆入前人,此後去者悉入後人。元嘉末,又改此制,計月分祿。武帝初即位,制:凡中二千石,加公田一頃。

齊氏眾官有僮幹之役,而不詳其制。大明五年制,二品清官行僮幹杖,不得出十。張融坐鞭幹錢敬道杖五十,免官。又梁王諶為吏部郎,坐鞭曹申免官。幹者,若門僕之類也。

梁武帝天監初,定九品令。帝於品下註:一品秩為萬石,第二第三品為中二千石,第四第五品為二千石。及侯景之亂,國用常褊,京官文武月別唯得廩食,多遙帶一郡縣官,而取其祿秩焉。揚、徐等大州比令、僕班,揚州督王畿,理在建康,徐州督重鎮,理京口,並外官刺史最重者。尚書令、僕射,官品第三也。寧、桂等小州比參軍班。寧州理建寧,今雲南郡,桂州理始安,今郡,並與外官刺史最輕者。公府參軍,官品第六也。丹陽郡、吳郡、會稽等郡,同太子詹事、尚書班,丹陽尹理建康,吳郡、會稽即今郡,並列郡重者。詹事、尚書,官品第三也。高涼、晉康等小郡,三班而已。高涼、晉康即今郡,並列郡最輕者。梁武帝定九品後,其內官吏為十八班,以班多者為貴,同班者即以居下為劣,則與品第高下不倫,當是其時更以清濁為差耳。本史既略,不可詳審焉。大郡六班,小縣兩轉方至一班。品第既殊,不可委載。其州郡縣祿米絹布絲綿,當處輸臺傳倉庫。若給刺史守令等,先準其所部文武人物多少,由敕而裁。凡如此祿秩,既通所部兵士給之,其家得蓋少。諸王諸主出閣就第婚冠所須及衣裳服飾並酒米魚鮭香油紙燭等,並官給之。王及主婿外祿者不給,解任還京仍亦公給。

後魏初,無祿秩者。至孝文太和八年,始班俸祿,罷諸商人,以簡民事。戶增調三疋、穀二斛九斗,以為官司之祿,均預調為二疋之賦。祿行之後,贓滿一疋者死。其祿每季一請,於是百官受祿有差。至十年,議定民官依戶給俸。本史又曰:「初邊方小郡太守數戶而已,一請止六尺絹,歲不滿疋。」

北齊官秩:一品每歲八百疋,二百疋為一秩。從一品七百疋,一百七十五疋為一秩。二品六百疋,一百五十疋為一秩。從二品五百疋,一百二十五疋為一秩。三品四百疋,一百疋為一秩。從三品三百疋,七十五疋為一秩。四品二百四十疋,六十疋為一秩。從四品二百疋,五十疋為一秩。五品一百六十疋,四十疋為一秩。從五品一百二十疋,三十疋為一秩。六品一百疋,二十五疋為一秩。從六品八十疋,二十疋為一秩。七品六十疋,十五疋為一秩。從七品四十疋,十疋為一秩。八品三十六疋,九疋為一秩。從八品三十二疋,八疋為一秩。九品二十八疋,七疋為一秩。從九品二十四疋,六疋為一秩。祿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錢。事繁者優一秩,平者守本秩,閑者降一秩。長兼、試守者,亦降一秩。官非執事、不朝拜者,皆不給祿。州郡縣制祿之法,刺史、守、令下車,各前取一時之秩。上上州刺史,歲秩八百疋,與司州牧同。上中、上下各以五十疋為差。中上降上下一百疋,中中及中下亦以五十疋為差。下上降中下一百疋,下中、下下亦各以五十疋為差。上郡太守,歲秩五百疋,降清都尹五十疋。上中、上下各以五十疋為差。中上降上下四十疋,中中及中下各以三十疋為差。下上降中下四十疋,下中、下下各以二十疋為差。上上縣,歲一百五十疋,與鄴、臨漳、成安三縣同。上中、上下各以十疋為差。中上降上下三十疋,中中及中下各以五疋為差。下上降中下二十疋,下中、下下各以十疋為差。州自長史下逮於史吏,郡縣自丞以下逮於掾佐,亦皆以帛為秩。郡有尉者,尉減丞之半。皆以其所出常調課給之。自一品以下至流外勳品,各給事力。一品至三十人,下至於流外勳品,或以五人為等,或以四人、三人、二人、一人為等。繁者加一等,平者守本力,閑者降一等。諸州刺史、守、令以下,幹及力皆聽敕乃給。其幹出所部之人。一幹輸絹十八疋,幹身放之。力則以其州郡縣白直充。

後周制祿秩:下士一百二十五石,中士以上至於上大夫,各倍之,上大夫是為四千石。卿二分,孤三分,公四分,各益其一,公因盈數為萬石。其九秩一百二十石,八秩至於七秩,每二秩六分而下,各去其一,二秩一秩俱為四十石。凡頒祿,視年之上下。畝至四釜為上年,上年頒其正。三釜為中年,中年頒其半。二釜為下年,下年頒其一。無年為凶荒,不頒祿。

隋京官正一品,祿九百石。其下每以百石為差,至正四品,是為三百石。從四品二百五十石,其下每以五十石為差,至正六品,是為一百石。從六品九十石,以下每以十石為差,至從八品,是為五十石。食封及官不判事者,並九品,皆不給祿。其給皆以春秋二季。刺史、太守、縣令則計戶而給祿,各以戶數為九等之差。大州六百二十石,其下每以四十石為差,至於下下,則三百石。大郡三百四十石,其下每以三十石為差,至於下下,則一百石。大縣百四十石,其下每以十石為差,至於下下,則六十石。其祿唯及刺史二佐及郡守、縣令。本志。

文帝時,嘗以百僚供費不足,臺省府寺咸置廨錢,收息取給。工部尚書蘇孝慈以為官人爭利,非興化之道,上表請罷,從之。公卿以下又給職田各有差。本志。

義寧二年,唐王為相國,罷外官給祿,每十斛給地二十畝。

大唐武德中,外官無祿。

貞觀二年制,有上考者乃給祿。其後遂定給祿俸之制:以民地租充之。京官正一品,七百石。從一品,六百石。正二品,五百石。從二品,四百六十石。正三品,四百石。從三品,三百六十石。正四品,三百石。從四品,二百六十石。正五品,二百石。從五品,一百六十石。正六品,一百石。從六品,九十石。正七品,八十石。從七品,七十石。正八品,六十七石。從八品,六十二石。正九品,五十七石。從九品,五十二石。諸給祿者,三師、三公及太子三師、三少,若在京國諸司文武官職事九品以上並左右千牛備身左右、太子千牛,並依官給。其春夏二季春給,秋冬二季秋給。凡京文武官每歲給祿,總一十五萬一千五百三十三石二斗。自至德之後不給。其在外文武官九品以上準官皆降京官一等給。其文武官在京長上者則不降。諸給祿應降等者,正從一品各以五十石為一等,二品三品皆以三十石為一等,四品五品皆以二十石為一等,六品七品皆以五石為一等,八品九品皆以二石五斗為一等。其俸錢之制,京司諸官初置公廨,令行署及番官興易,以充其俸。

貞觀十二年,罷公廨,置胥士七千人,取諸州上戶為之。準防閤例而收其課,三歲一更,計員少多而分給焉。

貞觀十五年,以府庫尚虛,敕在京諸司依舊置公廨,給錢充本,置令史、府史、胥士等,令迴易納利,以充官人俸。諫議大夫褚遂良上疏曰:「為理之本,在於擇人,不正其源,遂差千里。往古明經拜職,或四科辟召,必擇器任使,量才命官。然則市井子孫,不居官吏。國家制令,憲章三代,商賈之人,亦不居官位。陛下近許諸司令史捉公廨本錢,諸司取此色人,號為捉錢令史。不簡性識,寧論書藝,但令身能賈販,家足貲財,錄牒吏部,即依補擬。大率人捉五十貫以下,四十貫以上,任居市肆,恣其販易,每月納利四千,一年凡輸五萬,送利不違,年滿授職。然有國家者常笑漢代賣官,今開此路,頗類於彼。在京七十餘司,相率司別九人,更一二載後,年別即有六百餘人輸利受職。伏以陛下理致昇平,任賢為政,或太學高第,或諸州進士,皆策同片玉,經若懸河,守先聖之格言,慕昔賢之廉恥,拔十取五,量能授官,然犯禁違公,輒罹刑法。況乎捉錢令史,專主賈販,志意分毫之末,耳目廛肆之閒,輸錢於官,以獲品秩,荏苒年歲,國家能不使用之乎?此人習與性成,慣於求利,苟得無恥,豈蹈廉隅,使其居職,何向而可。將來之弊,宜絕本源。臣每周遊之閒,為國視聽,京師庶僚,爰及外官,異口同詞,咸言不便。」太宗納之,停諸司捉錢,依舊本府給月俸。

二十一年,復依故制置公廨,給錢為之本,置令史、府史、胥士等職,賈易收息,以充官俸。

永徽元年,悉廢胥士等,更以諸州租庸腳直充之。其後又令薄賦百姓一年稅錢,依舊令高戶及典正等掌之,每月收息,以充官俸。其後又以稅錢為之,而罷其息利。

凡京文武正官每歲供給俸食等錢,並防閤、庶僕及雜錢等。總一十五萬三千七百二十貫。員外官不在此數。外官則以公廨田收及息錢等,常食公用之外,分充月料,先以長官定數,其州縣少尹、長史、司馬及丞,各減長官之半。尹、大都督府長史、副都督、別駕及判司準二佐,以職田數為加減。其參軍及博士減判司、主簿縣尉減縣丞各三分之一。謂內外員外官同正員者,祿料賜會食料一事以上,並同正員。其不同正員者,祿賜食料亦同正員,餘各給半。職田並不給。自乾元之後,以常賦不給,內外官俸祿各減其半。內供奉及裏行不帶本官者,祿俸食料防閤庶僕一事以上,並同正官。帶官者,聽從多處給。若帶外官者,依京官給。食料賜會與京官同。諸檢校及判、試、知等官不帶內外官者,料度一事以上,準員外官同正員例給。若檢校及判、試、知處正官見闕者,兼給雜用。其職田不應入正官者,亦給。其侍御史殿中及監察御史知試並同內供奉裏行例。

儀鳳二年制,內外官俸食、防閤、邑士、白直等,宜令王公以下,率口出錢以充給焉。

調露元年九月,職事五品以上,準舊給仗身。

武太后光宅元年九月,以京官八品九品俸料授薄,諸八品每年給庶僕三人,九品二人。

又有親事、帳內,六品七品子為親事,八品九品子為帳內,限年十八以上,舉諸州共率萬人為之。凡王公以下及文武職事三品以上帶勳官者,則給之。其親事府、帳內府官,附在王侯篇。三師、三公、開府儀同三司,一百三十人。嗣王、郡王,一百八人。上柱國帶二品以上職事,九十五人。帶三品職事,六十九人。柱國帶二品以上職事,七十九人。帶三品職事,六十二人。上護軍帶二品以上職事,七十三人。帶三品職事,五十五人。護軍帶二品以上職事,六十二人。帶三品職事,三十六人。

諸州縣之官,流外九品以上皆給白直:二品,四十人。三品,三十二人。四品,二十四人。五品,十六人。六品,十人。七品,七人。其七品佐官六人。八品,五人。九品。四人。諸州縣官,流內九品以上及在外監官五品以上,皆給執衣:隨身驅使,典執筆硯,其監官於隨近州縣取充。二品,十八人。三品,十五人。四品,十二人。五品,九人。六品、七品,各六人。八品、九品,各三人。關津嶽瀆官並不給。分為三番,每周而代。不願代者聽之。初以民丁中男充,為之役使者不得踰境;後皆捨其身而收其課,課入所配之官,遂為恆制。

鎮戍之官,以鎮戍上、中、下為差。上鎮將給仗身四人,中下鎮將、上鎮副各三人,中下鎮副各二人,倉曹、兵曹、戍主副各一人。其仗身十五日一時,收資六百四十。

開元十年正月,省王公以下視品官參佐及京官五品以上官仗身職員。

凡京司文武職事官,五品以上給防閤:一品,九十六人。二品,七十二人。三品,四十八人。四品,三十二人。五品,二十四人。六品以下給庶僕:六品,五人。七品,四人。八品,三人。九品,二人。公主,邑士八十人。郡主,六十人。縣主,四十人。特封縣主,三十四人。京官仕兩職者從多給。凡州縣官皆有白直:二品,四十人。三品,三十二人。四品,二十人。五品,十六人。六品,十二人。七品,六人。八品,五人。九品,四人。凡諸親王府屬並給士力,數如白直。其防閤、庶僕、白直、士力納課者,每年不過二千五百,執衣元不過一千文。防閤、庶僕舊制季分,月俸食料雜用即月分。諸官應月給。

開元二十四年六月,乃撮而同之,通謂之月俸。一品月俸料八千,食料千八百,雜用千二百,防閤二十千,通計三十一千。二品月俸六千,食料千五百,雜用一千,防閤十五千五百,通計二十四千。三品月俸五千,食料千一百,雜用九百,防閤十千,通計十七千。四品月俸三千五百,食料七百,雜用七百,防閤六千六百六十七,通計十一千五百六十七。五品月俸三千,食料六百,雜用六百,防閤五千,通計九千二百。六品月俸二千,食料四百,雜用四百,庶僕二千五百,通計五千三百。七品月俸千七百五十,食料三百五十,雜用三百五十,庶僕千六百,通計四千五十。八品月俸千三百五十,食料三百,雜用三百,庶僕六百,通計二千五百五十。九品月俸千五十,食料二百五十,雜用二百,庶僕四百,通計千九百。其數目,國初以來即有,中間色目,或有加減,今方為定製。員外官帶同正者,不減正員官食料錢,不帶同正者減半。致仕官,建中三年九月敕,所請半祿料及賜物等,並宜從敕出日於本貫及寄住處州府支給。至貞元四年四月敕,其宴會及朔望朝參,並依恆式,自今已後,宜準此。

諸州縣不配防人處,城及食庫門各二人;須守護者,取年十八以上中男及殘疾,據見在數,均為番第,勿得偏併。每番一旬。每城門各四人,倉庫門各二人。其倉門每萬石加一人,石數雖多,不得過五人。其京兆、河南府及赤縣大門各六人,庫門各三人。其須修理官廨及祗承官人,聽量配驅使。若番上不到應須徵課者,每番閑月不得過一百七十,忙月不得過二百文。滿五旬者,殘疾免課調,中男免雜徭。其州城郭之下戶數不登者,通取於他縣。總謂之門夫。其後舉其名而徵其資,以給郡縣之官。其門之多少,課之高下,任土作制,無有常數。

天寶五載制,郡縣白直計數多少,請用料錢,加稅以充之,不得配丁為白直。十四載八月制,兩京文武官九品以上正員官,自今以後,每月給俸食、雜用、防閤、庶僕等,宜十分率加二分,其同正官加一分,仍永為恆式。乾元元年制,外官給半料與職田,京官不給料,令度支使量閒劇,司給手力課,員外官一切無料。大曆三年,通計京城諸司,每月給手力資錢凡四萬七千五百四十六貫四十八,並以天下青苗錢充。初以常賦不給,乃稅人墾田畝十有五錢。資用窘急,不暇成熟,候苗青即征之,故謂之青苗錢。主其任者為青苗使。貞元四年正月敕,京文武官員及兩京府縣官總三千七百七員,據元給及新加,每月當錢五萬一千四百四貫六百一十七文,一年都當六十一萬六千八百五十五貫四百四文。

天寶七載九月敕,五品以上正員清官、諸道節度使及太守等,並聽當蓄絲竹,以展懽娛,行樂盛時,式覃中外。

至八載六月敕,其南口給使,王公家不過二十人,其職事官一品不得過十人,三品不得過八人,四品不得過六人,五品不得過四人,京文武清官六品七品不得過二人,八品九品不得過一人。百官家蓄絲竹及給使口,並是朝恩,優寵資給,故附於庶僕俸料之後。

致仕官祿 大唐令,諸職事官年七十、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給半祿。開元五年十月敕,致仕應請物,令所由送至宅。 職田公廨田 古者自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畝,餘夫二十五畝。孟子言古者卿以下至於士,皆受田五十畝,所以供祭祀。圭,潔也。士田謂之圭田,所謂「惟士無田則亦不祭」,言絀士無潔田也。井田之民養公田者,受百畝,圭田半之,故五十畝。餘夫者,一家一人受田,其餘老小尚有餘力者,受二十五畝,半於圭田,謂之餘夫也。受田者田萊多少,有上中下。周禮曰「餘夫亦如之」,亦如上中下之制也。故王制曰「公田藉而不稅」,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美惡取於此,不稅民之所自治也。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是也。「夫圭田無征」,是也。夫猶治也。征,稅也。治圭田者不稅,所以厚賢也。此則周禮之士田,以任近郊之地,稅什一也。凡藉田之法,以一里之田凡九頃,分授八夫,則家得一頃。其餘一頃,以八十畝均付八家,以為公田,家得十畝。借民力而治之,公則好惡取於是,不復侵人所自治之田也。故詩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其餘二十畝,二家共得五畝,以為廬舍。秦漢之閒,不詳其制。 至晉,公卿猶各有菜田及田騶多少之級,然粗舉其制,而史不備書。其餘歷代多闕。

後魏孝文太和五年,州刺史、郡太守並官節級給公田。

隋文帝開皇中,以百僚供費不足,咸置廨錢,收息取利。蘇孝慈上表請罷。於是公卿以下內外官給職分田,一品給五頃,至五品則為三頃,其下每以五十畝為差。又給公廨田以供用。

大唐凡京諸司各有公廨田:司農寺,給二十六頃。殿中省,二十五頃。少府監,二十二頃。太常寺,二十頃。京兆府、河南府,各十七頃。太府寺,十六頃。吏部、戶部各十五頃。兵部、內侍省,各十四頃。中書省、將作監,各十三頃。刑部、大理寺,各十二頃。尚書都省,門下省、太子左春坊,各十一頃。工部,一十頃。光祿寺、太僕寺、祕書省,各九頃。禮部、鴻臚寺、都水監、太子詹事府,各八頃。御史臺、國子監、京縣,各七頃。左右衛、太子家令寺,各六頃。衛尉寺、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太子左右奉坊,各五頃。太子左右衛率府、太史局,各四頃。宗正寺、左右千牛衛、太子僕寺、左右司禦率府、左右清道率府、左右監門率府,各三頃。內坊、左右內率府、率更府,各二頃。

在外諸司公廨田,亦各有差:大都督府,四十頃。中都督府,三十五頃。下都督、都護府、上州,各三十頃。中州,二十頃。宮總監、下州,各十五頃。上縣,十頃。中縣,八頃。下縣,六頃。上牧監、上鎮,各五頃。下縣及中下牧、司竹監、中鎮、諸軍、折衝府,各四頃。諸冶監、諸倉監、下鎮、上關,各三頃。互市監、諸屯監、上戍、中關及津,各二頃。其津隸都水使者,不給。下關,一頃五十畝。中戍、下戍、嶽瀆,各一頃。

諸京官文武職事各有職分田:一品,十二頃。二品,十頃。三品,九頃。四品,七頃。五品,六頃。六品,四頃。七品,三頃五十畝。八品,二頃五十畝。九品,二頃。並去京城百里內給。其京兆、河南府及京縣官人職分田,亦準此。即百內地少,欲於百里外給者,亦聽之。

諸州及都護府、親王府官人職分之田,亦各有差:二品,十二頃。三品,十頃。四品,八頃。五品,七頃。六品,五頃。京畿縣亦準此。七品,四頃。八品,三頃。九品,二頃五十畝。鎮、戍、關、津、嶽、瀆及在外監官五品,五頃。六品,三頃五十畝。七品,三頃。八品,二頃。九品,一頃五十畝。三衛中郎將、上府折衝都尉,各六頃。中府,五頃五十畝。下府及諸郎將,各五頃。上府果毅都尉,四頃。中府,三頃五十畝。下府,三頃。上府長史、別將,各三頃。中府、下府,各二頃五十畝。親王府典軍,五頃五十畝。副典軍,四頃。千牛備身、備身左右、太子千牛備身,各三頃。諸軍上折衝府兵曹,二頃。中府、下府,各一頃五十畝。其外軍校尉,一頃二十畝。旅帥,一頃。隊正副,各八十畝。皆於領側州縣界內給。其校尉以下在本縣及去家百里內領者,不給。其田亦借民佃植,至秋冬受數而已。

諸職分陸田限三月三十日,稻田限四月三十日,以前上者並入後人,以後上者入前人。其麥田以九月三十日為限。各前人自耕未種,後人酬其功直;已自種者,準租分法。其價六斗已下者,依舊定,不得過六斗,並取情願,不得抑配。

開元十年六月敕,所置職田,本非古法,爰自近制,是以因循。事有變通,應須刪改。其內外官所給職田地子,從今年九月以後,並宜停給。十八年六月,京官職田,特令準令給受,復月舊制。自大曆以來,關中匱竭,時物騰貴,內官不給。乃減外官職田三分之一,以給京官俸。每歲通計,文武正員、員外官及內侍省、閑廄、五坊、南北衙宿衛並教坊內人家糧等,凡給米七十萬石。

卷三十六 職官十八 秩品一

通典卷第三十六

職官十八

秩品一:唐、虞、夏、商、周、秦、漢、後漢、魏

目錄

  • 1
  • 2
  • 3
  • 4
  • 5
  • 6 前漢
  • 7 後漢
  • 8

[編輯]

唐官數闕。尚書曰:「唐虞建官惟百。」而鄭玄云:「虞官六十,唐官未聞。堯舜同道,或皆六十,並屬官而言,則皆有百。」 虞官六十。明堂位曰「有虞氏官五十」,而鄭注云六十。

[編輯]

夏官一百二十。明堂位曰:「夏后氏官百。」又尚書雲「夏商官倍」,則當有二百矣。而鄭雲「百二十」,今依鄭說。

[編輯]

殷官二百四十。明堂位曰「殷官二百」,而鄭雲「二百四十」,今依鄭說。

右自殷以上官名制度,俱在歷代官制篇。按列國之官,並不在其數。

[編輯]

周官有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上公有功德者,加命為二伯,得專征伐五侯九伯者也。蓋長諸侯為方伯。八命作牧,侯伯有功德者,加命得專征伐於諸侯。又云:「一州之牧也。王之三公亦八命。」七命賜國,王之卿六命,出封加一等者。鄭司農云:「出就侯伯之國。」六命賜官,鄭司農云:「子男入為卿,理一官也。」鄭玄謂此王六命之卿。賜官者,得自置其臣,治家邑如諸侯。五命賜則,則者,地未成國之名也。王之下大夫四命,出封加一等,五命,賜之以方百里、二百里之地也。方三百里以上為成國。王莽時以二十五成為則,方五十里,與夏五十里國同。四命受器,受祭器,為上大夫也。鄭玄謂此公之孤,始得有祭器者也。三命受位,受下大夫之位也。鄭玄謂此列國之卿,始有列位於王,為王臣。再命受服,受祭衣服,為上士也。鄭玄謂此受玄冕之服,列國之大夫再命。一命受職。始命為正吏,謂列國公侯伯之士也。於子男為大夫。一雲受職事。

右內外官六萬三千六百七十五人。內二千六百四十三人,外諸侯國官六萬一千三十二人。內職掌府、史、胥、徒、賈人、工人,庶子、罪閩蠻夷貉等五隸、醫人、圉人、虎士、視瞭力召反。及奚、漿、籩、醢、醯、鹽、羃、酒、祧,舂、抌、饎、稿等。抌音肉。饎音熾,熟食也。爾雅雲酒食也。女職一萬五千九百五十人。都計內外官及內職掌人七萬九千六百二十五人。其旄人、舞者及太祝、巫覡、閽人每門及囿、每宮等官職,並冬官人數及外職掌人並闕。按帝王世紀云:「湯受命,有三千餘國。」又按王制云:「殷時天下諸侯國千七百七十三。」當是殷氏政衰,諸侯相併,季末之時所存之國耳。大國二百四十九,次國五百一,小國一千二十三。大國次國則皆三卿、五下大夫、二十七上士。唯小國二卿,其大夫與士如大國、次國之數。大凡列國卿、大夫、士,有六萬一千三十二人。及周初,有千八百國,列國卿、大夫、士大約與殷不異。罷侯置守,郡縣官吏,百姓所奉,豈非勤乎。

周制,非二王之後,列土諸侯其爵無至公者也。當周之世,有功之臣無如太公、周公者,然封爵皆為侯。詩云「穆穆魯侯」,又曰「 齊侯之子」是也。而春秋有虞公、虢公、州公者,或因殷之舊爵,或嘗為天子之官,子孫因其號耳,非周之典制也。故天子三公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上士三命,中士再命,下士一命。天子三公加命,則為方伯,九命;卿加一命,則出為侯伯,七命;大夫加一命,則出為子男,五命;天子元士出封為附庸,加一命,為四命。大夫以下德盛者,出則爵命並加。士則德未周備,但得進命,不進爵也。是以卿出則為侯、伯,大夫出則為子、男,皆爵命並進。士出為附庸,但得進命,故附庸之君猶稱名,與士同。故春秋傳云:「附庸之君,名也。」二王之後,本非出加之例,直以承祀先代,故九命為上公。其有功之臣,皆為侯伯七命而已。若王之子弟及異姓之有大功德,而封爵不過侯,但得進地。故齊魯之國,皆以侯爵而受上公之地五百里之封。若列土侯伯有賢能之德而又有功者,則加一命為牧,故春官之職雲「八命作牧」。子男之君則五命,上公之孤四命,卿三命,大夫再命,士一。大國之卿三命,大夫再命。次國之卿三命,大夫再命,士一命。小國之卿再命,大夫一命,其士不命。凡士一命而受爵。周禮爵及命士,故云「一命而受爵」。有受爵有受命者必有職,故周禮雲「一命受職」,明一命之士職爵俱有也。再命受服於君,不自為也。然則一命者,其服自為也。一命尚受職,再命不言自明耳。三命受車馬,三命謂侯伯之卿也。再命已受服於君,則三命之卿受服不疑矣,而復別受車馬於君,故曲禮雲「夫為人子,三賜不及車馬」,明其三命得受車馬之義。然三命之卿則有命於天子之禮,故周禮雲「三命受位」,明諸侯之卿受三命者,皆有列位於王朝也。則小國之卿再命者,雖得命於天子,於王朝未有列位也。三命之卿始受車馬,則再命以下車馬自為之也。若君特賜者,不在其例。四命受器,謂公之孤卿受祭器於公。四命始受器,三命以下皆自為之也,故禮記雲「有田祿者先為祭器」。三命以上既受祭服,四命者受服亦可明矣。三命之卿尚有列位於王,四命亦可知也。凡次國之君不過七命,小國之君不過五命。凡自稱者,伯曰天子之臣。分陝之伯。諸侯之於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守音手又反。在邊邑,曰某屏之臣某。公子曰臣孽。孽音五葛反。士曰傳遽之臣,於大夫曰外私。傳遽,以車馬給使者也。士臣於大夫者,曰私人也。傳音丁戀反。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亦謂諸侯之卿也。三命以下,天子士也。某士者,若晉韓起聘於周,儐者曰晉士起也。自稱曰陪臣某。陪,重也。於外曰子。子,有德之稱也。魯春秋曰「高子來盟」。於某國,曰寡君之老。使自稱曰某。使謂使人於諸侯也。某,名也。

[編輯]

秦制爵二十等,以賞功勞。其十八等,自大庶長以下又似官也。

右具封爵篇。其帥人皆更卒也。有功賜則在軍吏之例。自公大夫以上,令丞與亢禮。言從公大夫以上人,與令丞亢禮。亢,當也,言高下相當,無所卑屈。

前漢[編輯]

漢官秩差次:二漢並有秦二十等爵,然以為功勞之賞,非恆秩也。丞相、太尉、司徒、司空、諸將軍及諸侯王國官,不在此目。

中二千石:月百八十斛。王莽改曰卿。御史大夫、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執金吾

二千石:月百二十斛。亦曰真二千石。王莽改為上大夫。太子太傅、少傅、將作大匠、太子詹事、大長秋、典屬國、水衡都尉、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司隸校尉、城門校尉、中壘校尉、屯騎校尉、步兵校尉、越騎校尉、長水校尉、胡騎校尉、射聲校尉、虎賁校尉、州牧、郡太守

比二千石:月百斛。王莽改為中大夫。丞相司直、光祿大夫、光祿中郎五官左右三將、光祿虎賁中郎將、光祿中郎將、騎都尉、西域都護、副校尉、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郡尉

千石:月九十斛。王莽改為下大夫。丞相長史、大司馬長史、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長史)、前後左右將軍長史、太常丞、光祿勳丞、衛尉丞、太僕丞、廷尉左右監、大鴻臚丞、宗正丞、大司農丞、少府丞、執金吾丞、太子衛率、萬戶以上縣令

比千石:月八十斛。光祿太中大夫、光祿郎中車戶騎三將、光祿謁者僕射、光祿虎賁郎

八百石:成帝除八百石秩。太子家令

比八百石:光祿勳諫大夫

六百石:月七十斛。王莽改曰元士。衛尉公車司馬令、衛士令、旅賁令、廷尉左右平、太子門大夫、太子庶子、將作大匠丞、太子詹事丞、水衡都尉丞、京兆君丞、左馮翊丞、右扶風丞、州刺史郡丞、郡長史、郡尉丞、次萬戶以上縣令

比六百石:月六十斛。太常太卜、博士、光祿議郎中郎、光祿謁者掌賓讚受事員、西域都護丞、司馬、候戊己校尉丞、司馬、候

五百石:成帝除五百石秩。王莽復置,改為命士。減萬戶縣長

四百石:月五十斛。自四百石至二百石為長吏。王莽改為中士。太子中盾、萬戶以上縣丞、次萬戶以上縣丞、減萬戶縣丞

比四百石:月四十五斛。光祿侍郎

三百石:月四十斛。王莽改為下士。次減萬戶縣長

比二百石:月三十七斛。光祿郎中

二百石:月三十斛。萬戶以上縣、尉次萬戶以上縣尉、減萬戶縣尉

百石:月十六斛。自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為少吏。王莽改百石秩曰庶士。

右漢吏員,自佐史至丞相,凡十三萬二百八十五人,哀帝時官數。命數未詳。漢魏以降,逮於周隋,既多無註解,或傳寫訛舛,有義理難明,雖研覈莫辨。今但約其本史,聊存一代之制。他皆類此,覽之者幸察焉。

後漢[編輯]

後漢官秩差次:此制初因其舊,以後錢穀兼給,其舊數增減不同,事具祿秩篇。其太傅、三公、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並不在此目。

中二千石:月百八十斛。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源臚宗正大司農少府執金吾注云比二千石。太子太傅河南尹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

二千石:月百二十斛。度遼將軍大長秋太子少傅將作大匠司隸校尉州牧凡州所監都為京都,置尹郡太守皇子封王國傅、相皇子封王國御史大夫及諸卿

比二千石:月百斛。都護將軍大將軍營五部校尉光祿五官中郎將光祿左中郎將光祿右中郎將光祿虎賁中郎將光祿羽林中郎將光祿奉車都尉光祿駙馬都尉光祿騎都尉光祿大夫少府侍中漢官秩雲千石。少府中常侍城門校尉北軍屯騎校尉北軍越騎校尉北軍步兵校尉北軍長水校尉北軍射聲校尉每王屬國都尉護烏桓校尉護羌校尉皇子封王國中尉

千石:月八十斛。太傅長史太尉長史司徒長史司空長史大將軍長史光祿太中大夫注云:秩比二千石。廷尉正、左監少府中常侍少府尚書令少府御史中丞太子家令大長秋中宮僕太子率更令太子僕城門司馬平城門屯司馬北軍屯騎校尉司馬北軍越騎校尉司馬北軍步兵校尉司馬北軍長水校尉司馬、胡騎司馬北軍騎射聲校尉司馬右扶風、京兆每大縣令雒陽令皇子封王國郎中令、僕

比千石:大將軍軍司馬太常丞光祿丞光祿謁者僕射衛尉丞衛尉宮掖門司馬太僕丞鴻臚丞宗正丞司農丞少府丞使匈奴中郎將執金吾丞注云:「漢官秩雲六百石。」

六百石:月七十斛。大將軍從事中郎度遼將軍長史度遼將軍司馬太常贊饗太常太史令太常博士祭酒太常太祝令太常太宰令太常大予樂令太常高廟令太常光武廟令太常前帝陵每陵園令寸常先帝陵每陵食官令光祿左右僕射左右陛長光祿羽林左監光祿羽林右監光祿中散大夫注云秩比二千石。光祿諫議大夫光祿議郎光祿常侍謁者公府掾衛尉公車司馬令衛尉南宮衛士令衛尉北宮衛士令衛尉左右都候太僕考功令太僕車府令太僕未央廄令太僕承華廄令廷尉左平鴻臚大行令宗正諸公主每主家令宗正諸公主每主主簿、僕、私府長大司農部丞大司農太倉令大司農平準令大司農導官令少府太醫令少府太官令少府守宮令少府上林苑令少府給事黃門侍郎少府小黃門侍郎少府小黃門令少府中黃門冗從僕射少府掖庭令少府永巷令少府御府令少府祠祀令少府鉤盾令少府濯龍監少府中藏府令少府內者令少府尚方令少府尚書僕射少府尚書少府符節令少府治書侍御史少府侍御史執金吾武庫令大長秋丞大長秋中宮謁者令大長秋中宮尚書大長秋中宮私府令注曰「秩千石」。大長秋中宮永巷令大長秋中宮黃門冗從僕射大長秋中宮署令太子倉令太子食官令太子門大夫太子中庶子將作丞將作左校令將作右校令城門每門候北軍中候州刺史右扶風京兆每次縣令護烏桓校尉擁節長史、司馬護羌校尉擁節長史、司馬

比六百石:月六十斛。又雲五十斛。大將軍曲軍候光祿五官中郎光祿左中郎光祿右中郎光祿虎賁中郎光祿常侍謁者太子洗馬皇子封王國治書

四百石:月五十斛。又雲四十五斛。光祿給事謁者少府太官丞少府黃門署長、畫室署長、玉堂署長、丙署長少府直里監少府尚書左右丞少府侍郎大司農雒陽市長大長秋中宮藥長太子庶子太子廄長太子中盾太子衛率右扶風京兆每次縣長雒陽縣丞皇子封王國禮樂長、衛士長、醫工長、永巷長、祠祀長

比四百石:月四十五斛。後漢百官志雲四十斛。太尉東西曹掾光祿五官侍郎光祿左侍郎光祿右侍郎光祿虎賁侍郎皇子封王國謁者

三百石:月四十斛。太常先帝陵每陵食監丞宗正諸公主每主家丞少府鉤盾丞永安丞鴻臚大行治禮郎廩犧令丞楫櫂丞右扶風、京兆每小縣長侯國相

比三百石:月三十七斛。太尉諸曹餘掾光祿五官郎中光祿左郎中光祿右郎中光祿虎賁郎中光祿羽林郎光祿灌謁者郎中少府中黃門

二百石:月三十斛。太常太史丞、明堂及靈臺丞衛尉吏太僕吏少府吏一人二百石。少府苑中丞、果丞、鴻池丞、南園丞少府令史少府符節令史廷尉吏鴻臚吏宗正吏一人二百石。大司農吏大司農雒陽市丞執金吾吏太子舍人河南尹員吏皇子封王國郎中

比二百石:月二十七斛。大將軍屯長太尉屬光祿節從虎賁

百石:月十六斛。太尉令史中興以後不說石數。太常吏太常太祝吏太常太宰吏太常大予樂吏光祿吏衛尉文學吏太僕文學吏少府吏五人百石。少府蘭臺令史廷尉文學吏鴻臚文學吏宗正文學吏四人百石。大司農文學吏大司農雒陽市吏執金吾文學吏司隸校尉州功曹從事、別駕從事、簿曹從事、兵曹從事其餘部郡國從事每郡有之。州曹諸掾河南尹百石卒史雒陽員吏鄉有秩、三老

斗食:月十一斛。太常明堂員吏太常大予樂令員吏光祿勳卿員吏衛尉卿員吏太僕卿員吏大鴻臚卿員吏大司農雒陽市吏少府卿員吏執金吾員吏雒陽令員吏

佐史:月八斛。太常佐太常太祝佐太常明堂佐光祿佐衛尉佐太僕佐廷尉佐大鴻臚佐大鴻臚大行令佐宗正佐大司農佐雒陽市佐執金吾佐少府佐雒陽縣佐史

右內外文武官七千五百六十七人,一千五十五人內,六千五百一十二人外。內外諸色職掌人一十四萬五千四百一十九人,一萬四千二百二十五人內職掌:令史、御屬、從事、書佐、員吏、待詔、卒騎、治禮郎、假佐、官騎及鼓吹、宰者、屠者、士衛、緹騎、導從、領士、烏桓騎等。一十三萬一千一百九十四人外職掌:員吏、書佐、假佐、亭長、鄉有秩、三老、游徼、家什等。都計內外官及職掌人十五萬二千九百八十六人。其鄉有里魁,里數及命數未詳。

[編輯]

魏官置九品:自魏以下,並為九品,其祿秩差次大約亦漢制。已列品第,不可重出。

第一品 黃鉞大將軍;三公;諸國王、公、侯、伯、子、男爵;大丞相

第二品 諸四征、四鎮、車騎、驃騎將軍;諸大將軍

第三品 侍中;散騎常侍;中常侍;尚書令、左右僕射;尚書;中書監、令;祕書監;諸征、鎮、安、平將軍;光祿大夫;九卿;司隸校尉;京兆、河南尹;太子保、傅;大長秋;太子詹事;中領軍;諸縣侯爵;龍驤將軍;征虜將軍;輔國將軍

第四品 城門校尉;武衛、左右衛、中堅、中壘、驍騎、游騎、前軍、左軍、右軍、後軍、寧朔、建威、建武、振威、振武、奮威、奮武、揚武、廣威、廣武、左右積弩、積射、強弩等將軍;護軍、監軍、五營校尉;南、北、東、西中郎將;御史中丞;都水使者;州領兵刺史;越騎、烏丸、諸匈奴、護羌、蠻夷等校尉;諸鄉侯爵

第五品 給事中;給事黃門侍郎;散騎侍郎;中書侍郎;謁者僕射;虎賁中郎將;符節令;冗從僕射;羽林監;太子中庶子;太子庶子;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僕、衛率;諸軍司;北軍中候;都督護軍;西域校尉;西戎校尉;禮見諸將軍;鷹揚、折衝、輕車、虎烈、宣威、威遠、寧遠、伏波、虎威、淩江等將軍;太學博士;將兵都尉;牙門將騎督;安夷、撫夷護軍;郡國太守、相、內史;州、郡、國都尉;國子祭酒;諸亭侯爵;州單車刺史

第六品 尚書左、右丞;尚書郎中;祕書郎;著作丞、郎;治書侍御史;部曹侍御史;諸督軍、奉車、駙馬都尉;諸博士;公府長史、司馬;驃騎、車騎長史、司馬;廷尉正、監、評;將兵助郡尉置司馬史卒者;諸護軍;太子侍講、門大夫;太子中舍人、太子常從;虎賁督;司馬督;水衡、典虞、牧官都尉;司鹽都尉;度支中郎將;校尉、司竹都尉;材官校尉;驃騎、車騎、衛將軍府從事中郎;四征、鎮、公府從事中郎;公車令;諸縣署令千石者;千人督;校尉;督;守;殿內將軍;殿內典兵;黃門冗從僕射;諸關內名號侯爵;諸王、公友

第七品 期門郎;諸國、公、謁者;殿中監;諸卿、尹丞;諸獄丞;太子保、傅丞;詹事丞;諸軍長史、司馬秩六百石者;護羌、戎、蠻夷、越、烏丸校尉長史、司馬;諸軍、諸大將軍正行參軍;諸持節督正行參軍;二品將軍正行參軍門下督;中書通事舍人;尚書曹典事;中書佐著作;太子洗馬;北軍候丞;城門、五營校尉司馬;宜禾伊吾都尉;度支都尉;典農都尉;諸封公保、傅、相、郎中令及中尉、大農;監淮海津都尉;諸國文學;太子食官令、舍人;單于率正;都水參軍;諸縣令、相秩六百石以上者;左右都尉、武衛、左右衛長史、司馬;京城門候;諸門候;副散牙門將部曲督;殿中中郎將、校尉;尚藥監;食監;太官;食監;中署監;南北軍監;中廷御史;禁防禦史;小黃門;諸署長;僕;謁者;藥長;寺人監;靈芝園監;黃門署丞;中黃門;太中、中散、諫議三大夫;議郎;三臺、五都侍御史;太廟令;諸公府掾屬;諸府記室督、主督受除遣者;符璽郎;門下郎;中書主事、通事;散騎;集書;公主及諸國丞萬戶以上典書令及家令

第八品 尚書、中書、祕書、著作及主書、主圖、主譜史;太常齋郎;京城門郎;四平、四安長史、司馬;三品、四品將軍正行參軍;郡、國太守、相、內史、中丞長史;西域戎部、譯長、諸縣署令千石以上者丞;州、郡、國都尉、司馬;司鹽、司竹監丞;水衡、典虞、牧、材官都尉司馬;祕書、校書郎;東宮摘句郎;諸雜署長史;關谷長;王、公、妃、公主家令;諸部護軍司馬;王、郡公諸雜署令;國子、太學助教;諸京城四門學博士;諸國常侍、侍郎;殿中都尉、司馬;諸部護軍、司馬;殿中、羽林郎;左右度支中郎將司馬;黃門從官、寺人、中郎、郎中;諸雜號宣威將軍以下;五品將軍長史、司馬;蘭臺謁者;都水使者令史;門下、禁防、金鼓、幢麾、城門令史;校尉;部司馬;軍司馬;假司馬;諸鄉有秩、三老;司馬史、從掾;諸州、郡、防門、尚書、中書、祕書令史

第九品 蘭臺、殿中、蘭臺謁者及都水使者書令史;諸縣長、令、相、關谷塞尉;倉簟河津督監;殿中監典事;左右太官督監;內者、總章、戲馬監;諸紙署監;王、郡公、郡諸署長、司理、治書;異族封公、世子、庶子、諸王友;國謁者大夫、諸署丞;諸王、太妃及公主家僕丞;公主行夜督郎;太廟令行夜督郎;太子掌固、主事候郎;王官舍人;副散部曲將;武猛中郎將;校尉部司馬;軍司馬;假司馬;諸鄉有秩;司徒史、從掾、諸州郡防門

右官數及命數未詳。

卷三十七 職官十九 秩品二

通典卷第三十七

職官十九 秩品二晉宋齊梁

晉官品: 第一品 公諸位從公開國郡公、縣公爵 第二品 特進驃騎、車騎、衛將軍諸大將軍諸持節都督開國縣侯伯子男爵 第三品 侍中散騎常侍中常侍尚書令、僕射尚書中書監、令祕書監諸征、鎮、安、平、中軍、鎮軍、撫軍、前後左右、征虜、輔國、龍驤等將軍光祿大夫諸卿尹太子保傅大長秋太子詹事司隸校尉中領軍中護軍縣侯爵 第四品 武衛、左右衛、中堅、中壘、驍騎、游擊、前軍、左軍、右軍、後軍、寧朔、建威、振威、奮威、廣威、建武、振武、揚武、廣武、五營校尉、左右積弩、積射、強弩、奮武等將軍城門校尉謢軍監軍東西南北中郎將州刺史領兵者護匈奴中郎將謢羌戎夷蠻越烏丸校尉御史中丞都水使者鄉侯爵 第五品 給事中給事黃門、散騎、中書侍郎謁者僕射虎賁中郎將冗從僕射羽林監太子中庶子、庶子、家令、率更令、僕、衛率諸軍司北軍中候都督護軍護匈奴中郎西域代部護羌烏丸等校尉禮見諸將軍鷹揚、折衝、輕車、武牙、威遠、寧遠、虎威、材官、伏波、凌江等將軍牙門將騎督安夷撫夷護軍郡國太守、相、內史州郡國都尉亭侯爵 第六品 尚書左右丞尚書郎治書侍御史侍御史諸督軍奉車、駙馬、騎等都尉諸博士公府長史、司馬、從事中郎二品將軍諸大將軍特進都督中護軍長史、司馬廷尉正、監、平祕書郎著作郎丞郎黃沙治書侍御史諸護軍長史、司馬水衡、典虞、牧官、典牧、司鹽都尉太子門大夫度支中郎將校尉都督材官校尉王郡公侯郎中令、中尉、大農王傅師及國將軍諸縣置令秩千石者太子侍講門大夫、中舍人、司馬督太子常從虎賁督千人督校尉督守殿中將軍黃門令黃門冗從僕射關內名號侯爵 第七品 殿中監諸卿尹丞符節御史獄丞部丞黃沙典事太子保傅詹事丞諸軍長史司馬秩六百石者護匈奴中郎將護羌戎夷蠻越烏丸校尉長史、司馬北軍中候丞城門五營校尉司馬宜禾伊吾都尉公府行相郎中令監淮海津都尉門下中書通事舍人尚書典事太子洗馬、食官令、舍人黃門中郎將校尉都督諸縣置令六百石者左右都候閶闔門司馬城門候尚藥監大官食監中署監小黃門諸署令僕射謁者藥長寺人監副牙門將部曲部督殿中中黃門尉都尉黃門諸署丞長史中黃門太中、中散、諫議大夫議郎關外侯爵 第八品 門下中書主事通事散騎集書中書尚書祕書著作治書主書主圖主譜令史郡國相內史丞長史烏丸西域代部騎馬四安四平長史、司馬水衡、典虞、牧官、典牧、材官、州郡國都尉司馬司鹽司竹監丞諸縣令長相關谷長諸縣署令千石之丞尉王郡公侯諸侍郎、諸雜署令王太妃公主家令副散督司馬長史部曲將郡中都尉司馬羽林郎黃門從官寺人中郎、郎中雜號宣威將軍以下 第九品 蘭臺謁者都水黃沙令史門下散騎中書尚書祕書令史殿中蘭臺謁者都水黃沙書令史諸縣署令長相之丞尉關谷塞護道尉王郡公侯諸署長司理治書謁者中大夫署丞王太妃公主家丞、僕、舍人副散部曲將武猛中郎將校尉別部司馬、軍司馬、軍假司馬 右內外文武官六千八百三十六人,內八百九十四人,外五千九百四十二人。內外諸色職掌一十一萬一千八百三十六人,百八十九人內職掌,據史所載數。門亭長、書佐、書吏、卒騶等,其餘色目史闕。一十一萬一千六百四十七人外職掌,王國及州縣職吏散吏鄉里吏等。都計內外官及職掌人一十一萬八千六百七十二人。又每四鄉置一嗇夫,及鄉據大小戶口數多少等級置治書史及佐正等數,並命數未詳。

宋官品:

第一品 太傅太保太宰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馬大將軍諸位從公 第二品 特進驃騎、車騎、衛將軍諸大將軍諸持節都督 第三品 侍中散騎常侍尚書令、僕射尚書中書監、令祕書監諸征、鎮至龍驤將軍光祿大夫諸卿、尹太子二傅大長秋太子詹事領、護軍縣侯爵 第四品 二衛至五校尉寧朔至五威、五武將軍四中郎將刺史領兵者戎蠻校尉御史中丞都水使者鄉侯爵 第五品 給事中黃門、散騎、中書侍郎謁者僕射三將積射、強弩將軍太子中庶子、庶子、三卿、率鷹揚至凌江將軍刺史不領兵者郡國太守、內史、相亭侯爵 第六品 尚書丞、郎治書侍御史侍御史三都尉博士撫軍以上及持節都督領護長史、司馬公府從事中郎將廷尉正、監、評祕書著作丞、郎王國公三卿、師、友、文學諸縣署令千石者太子門大夫殿中將軍、司馬督雜號護軍關中侯爵 第七品 謁者殿中監諸卿尹丞太子傅詹事率丞諸軍長史司馬六百石者諸府參軍戎蠻府長史、司馬公府掾、屬太子洗馬、舍人、食官令諸縣令六百石者 第八品 內臺正令史郡丞諸縣署長雜號宣威將軍以下 第九品 內臺書令史外臺正令史諸縣署丞、尉 右內外文武官六千一百七十二人,八百二十三人內,五千三百四十九人外。內職掌人,門亭長、孝經師、月令律令師及書佐等一千四百六十一人,都計內外官及職掌人七千六百三十三人。其京都臺省監寺及府衛等府令史並諸色職掌人,未詳。其州署人各隨州舊定無制,亦不得而知也。命數亦未詳。

齊官品:未詳。

右內外文武官二千六十三人。九百四十七人內,一千一百一十六人外。州刺史及官屬並太守內史相、縣令相、寧蠻等校尉、中郎將、護軍等。其中書省及令史,司徒府、門下省、尚書祕書曹省、蘭臺諸曹、內外督令史,並太廟、明堂、太祝、太史、廩犧等職吏,本志但有名目,皆附其下。外州佐史、郡縣官屬佐史等名目及數並命數,並未詳。

梁官品:秩祿之差,亦如前代,更定十八班。

十八班 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 十七班 諸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左右光祿開府儀同三司 十六班 尚書令太子太傅左右光祿大夫 十五班 尚書左僕射太子少傅尚書右僕射中書監特進領、護軍將軍 十四班 中領護軍吏部尚書太子詹事金紫光祿大夫太常卿 十三班 中書令列曹尚書國子祭酒宗正、太府卿光祿大夫 十二班 侍中散騎常侍左右衛將軍司徒左長史衛尉卿 十一班 御史中丞尚書吏部郎祕書監通直散騎常侍太子左右二衛率左右驍騎左右游擊太中大夫皇弟皇子師司農、少府、廷尉卿太子中庶子光祿卿 十班 給事黃門侍郎員外散騎常侍皇弟皇子府長史太僕、大匠卿太子家令、率更令、僕揚州別駕中散大夫司徒右長史雲騎游騎皇弟皇子府司馬朱衣直閤將軍 九班 尚書左丞鴻臚卿中書侍郎國子博士太子庶子揚州中從事皇弟皇子公府從事中郎大舟卿大長秋皇弟皇子府諮議嗣王府長史前左右後四軍及嗣王府司馬庶姓公府長史、司馬 八班 祕書丞太子中舍人司徒左西掾司徒屬皇弟皇子友散騎侍郎尚書右丞南徐州別駕皇弟皇子公府掾屬皇弟皇子單為二衛司馬嗣王庶姓公府從事中郎左右中郎將嗣王庶姓公府諮議皇弟皇子之庶子府長史、司馬蕃王府長史、司馬庶姓持節府長史、司馬 七班 五校東宮三校皇弟皇子之庶子府中錄事、中記室、中直兵參軍南徐州中從事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諮議 六班 太子洗馬通直散騎侍郎司徒主簿尚書侍郎著作郎皇弟皇子府功曹史五經博士皇弟皇子府錄事、記室、中兵參軍皇弟皇子荊江雍郢南兗五州別駕領護軍長史、司馬嗣王庶姓公府掾屬南臺治書侍御史廷尉三官謁者僕射太子門大夫庶姓府諮議嗣王府庶姓公府中錄事、中記室、中直兵參軍 五班 尚書郎中皇弟皇子文學及府主簿太子太傅少傅丞太常丞皇弟皇子湘荊河司益廣青衡七州別駕皇弟皇子荊江雍郢南兗五州中從事嗣王庶姓荊江雍郢南兗五州別駕皇弟皇子國郎中令、三將東宮二將嗣王府功曹史庶姓公府錄事、記室、中兵參軍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中錄事、中記室、中直兵參軍 四班 給事中皇弟皇子府正參軍中書舍人建康三官皇弟皇子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別駕皇弟皇子湘荊河司益廣青衡七州別駕、中從事嗣王庶姓湘荊河司益廣青衡七州別駕嗣王庶姓荊江雍郢南兗五州中從事宗正、太府、衛尉、司農、少府、廷尉、太子詹事等丞積射、強弩將軍太子左右積弩將軍皇弟皇子國大農嗣王國郎中令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功曹史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錄事、記室、中兵將軍嗣王府庶姓公府主簿 三班 太子舍人司徒祭酒皇弟皇子公府祭酒員外散騎侍郎皇弟皇子府行參軍太子太傅少傅五官功曹主簿二衛司馬公車令冑子律博士皇弟皇子越桂寧霍四州別駕皇弟皇子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中從事嗣王庶姓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別駕湘荊河司益廣青衡七州中從事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主簿嗣王庶姓公府正參軍武衛將軍光祿丞皇弟皇子國中尉太僕大匠丞嗣王國大農蕃王國郎中令北館令庶姓持節府中錄事、中記室、中直兵參軍 二班 祕書郎著作佐郎揚南徐州主簿嗣王庶姓公府祭酒皇弟皇子單為領護詹事二衛等五官、功曹、主簿太學博士皇弟皇子國常侍奉朝請國子助教皇弟皇子越桂寧霍四州中從事皇弟皇子荊江雍郢南兗五州主簿嗣王庶姓越桂寧霍四州別駕嗣王庶姓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中從事鴻臚丞尚書五都令史武騎常侍材官將軍明堂二廟帝陵令嗣王庶姓公府行參軍皇弟皇子之庶子府正參軍蕃王國大農庶姓持節府錄事、記室、中兵參軍庶姓持節府功曹史 一班 揚南徐州西曹祭酒從事皇弟皇子國侍郎嗣王國常侍揚南徐州議曹從事東宮通事舍人南臺侍御史大舟丞二衛殿中將軍太子二率殿中將軍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行參軍蕃王國中尉皇弟皇子湘荊河司益廣青衡七州主簿皇弟皇子荊雍郢南兗四州西曹祭酒議曹從事皇弟皇子江州西曹從事祭酒議曹祭酒部傳從事嗣王庶姓越桂寧霍四州中從事嗣王庶姓荊江雍郢南兗五州主簿庶姓持節府主簿汝陰巴陵二國郎中令太官、太樂、太市、太史、太醫、太祝、東西冶、左右尚方、南北武庫、車府等令 位不登二品者,又為七班。

七班 皇弟皇子府長史參軍皇弟皇子國三軍嗣王國侍郎蕃王國常侍揚南徐州文學從事殿中御史庶姓持節府除正參軍太子家令丞二衛殿中員外將軍太子二率殿中員外將軍鎮蠻、安遠、護軍、度支校尉等司馬皇弟皇子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主簿皇弟皇子湘荊河司益廣青衡七州西曹祭酒議曹從事皇弟皇子荊雍郢三州從事史、江州議曹從事、南兗州文學從事嗣王庶姓湘荊河司益廣青衡七州主簿嗣王庶姓荊雍郢南兗四州西曹祭酒議曹從事嗣王庶姓江州西曹從事、祭酒部傳從事、勸農謁者汝陰巴陵二王國大農郡公國郎中令 六班 皇弟皇子國典書令嗣王國三軍蕃王國侍郎領護詹事五官功曹皇弟皇子府參軍督護嗣王府長兼參軍庶姓公府長兼參軍庶姓持節府板正參軍皇弟皇子越桂寧霍四州主簿皇弟皇子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西曹祭酒議曹從事嗣王庶姓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主簿嗣王庶姓湘荊河司益廣青衡七州西曹祭酒議曹從事皇弟皇子荊河司益廣青五州文學從事、湘衡二州從事嗣王庶姓荊霍郢三州從事史、江州議曹從事、南兗州文學從事汝陰巴陵二王國中尉皇弟皇子之庶子縣侯國郎中令郡公國大農縣公國郎中令 五班 皇弟皇子國三令嗣王典書令蕃王國三軍皇弟皇子公府東曹督護嗣王府庶姓公府參軍督護皇弟皇子之庶子府長兼參軍蕃王府長兼參軍二衛正員司馬督太子二率正員司馬督領護主簿詹事主簿二衛功曹太常五官功曹石頭戍軍功曹庶姓持節府行參軍皇弟皇子越桂寧霍四州西曹祭酒議曹從事皇弟皇子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文學從事嗣王庶姓越桂寧霍四州主簿嗣王庶姓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西曹祭酒議曹從事嗣王庶姓荊河司益廣青五州文學從事、湘衡二州從事汝陰巴陵二王國常侍郡公國中尉縣侯國郎中令皇弟皇子府功曹督護 四班 嗣王國三令蕃王國典書令嗣王府功曹督護庶姓公府東曹督護蕃王府參軍督護皇弟皇子之庶子府參軍督護二衛員外司馬督太子二率員外司馬督二衛主簿太常主簿石頭戍軍主簿宗正等十一卿五官功曹庶姓持節府板行參軍皇弟皇子越桂寧霍四州文學從事嗣王庶姓越桂寧霍四州西曹祭酒議曹從事嗣王庶姓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文學從事汝陰巴陵二王國侍郎縣公國中尉 三班 蕃王國三令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功曹督護宗正等十一卿主簿庶姓持節府長兼參軍郡公國侍郎嗣王庶姓越桂寧霍四州文學從事 二班 庶姓持節府參軍督護汝陰巴陵二王國典書令縣公國侍郎 一班 庶姓持節府功曹督護汝陰巴陵二王國三令郡公國典書令 三品蘊位 著作正令史集書正令史尚書度支三公正令史函典書、殿中外監、齋監、東堂監、尚書都官左降正令史諸州鎮監、石頭城監、瑯琊城監、東宮外監、殿中守舍人齋監、東宮典經守舍人上庫令太社令細作令導官令平水令太官市署丞正廚丞酒庫丞柒署丞太樂庫丞別局校丞清商丞太史丞太醫二丞中藥藏丞東冶小庫等三丞作堂金銀局丞木局丞北武庫丞南武庫丞東宮食官丞上林丞湖西塼屯丞湖東塼屯丞茭庫丞綾絹簟蓆丞國子典學材官司馬宣揚等諸門候東宮導客守舍人運署謁者都水左右二裝五城謁者石城宣城陽新屯謁者南康建安晉安伐船謁者晉安練葛屯主 三品勳位 門下集書主通事正令史中書正令史尚書正令史尚書監籍正令史都正令史殿中內監題閤監婚局監東宮門下通事守舍人東宮典書守舍人東宮內監、殿中守舍人、題閤監乘黃令右藏令籍田令廩犧令梅根諸冶令典客館令太官四丞庫丞大樂丞東冶大庫丞左尚方五丞右尚方四丞東宮衛庫丞司農左右部倉丞廷尉律博士公府舍人諸州別署監山陰獄丞 其州二十三,並列其高下,選擬略視內職。郡守及丞為十班,縣制七班,各擬內職。

又詔以將軍之名,高卑舛雜,命更加釐定,置百二十五號。 二十四班鎮衛、驃騎、車騎等將軍。內外通用。

二十三班四征東南西北,止施外。四中軍、衛、撫、權,止施內。

二十二班八鎮東西南北,止施在外;左右前後,止施在內。 二十一班八安東西南北,止施在外;前後左右,止施在內。

二十班四平東西南北。四翊左右前後。以上三十五號為一品,是為重號將軍。

十九班忠武軍師 十八班武臣爪牙龍騎雲麾代舊前後左右四將軍。 十七班鎮兵翊師宣惠宣毅代舊四中郎。以上十號為一品。 十六班智威仁威勇威信威嚴威代舊征虜。

十五班智武仁武勇武信武嚴武代舊冠軍。以上十號為一品,所謂五德將軍。

十四班代舊輔國。凡將軍加大者,唯至貞毅而已,通進一階。優者方得比加位從公。凡督府置長史、司馬、諮議諸曹,有錄事、記室等十八曹。天監七年,置中錄事、中記室、中兵參軍各一人。輕車征遠鎮朔武旅貞毅

十三班寧遠明威振遠電輝威輝代舊寧朔。以上十號為一品。 十二班武威武騎武猛壯武 十一班電威馳銳追鋒羽騎突騎以上十號為一品。 十班折衝冠武和戎安壘猛烈 九班掃狄雄信掃虜武銳摧鋒以上十號為一品。 八班略遠貞威決勝開遠光野 七班厲鋒輕銳討狄蕩虜蕩夷以上十號為一品。 六班武毅鐵騎樓船宣猛樹功 五班剋狄平虜討夷平狄威戎以上十號為一品。 四班伏波雄戟長劍衝冠雕騎 三班佽飛安夷剋戎綏狄威虜以上十號為一品。 二班前鋒武毅開邊招遠金威 一班綏虜蕩寇殄虜橫野馳射以上十號為一品。

右十品二十四班,以班多為貴。 其不登二品應須軍號者,凡十四號,別為八班。 八班牙門舊建威。期門舊建武。 七班候騎舊振威。雄渠舊振武。 六班中堅舊奮威。典戎舊奮武。 五班戈船舊揚威。繡衣舊揚武。 四班執訊舊廣威。行陣舊廣武。 三班鷹揚 二班凌江 一班偏將軍裨將軍 又有百九號將軍,亦為十品二十四班,施於外國。 二十四班武安鎮遠雄義擬車騎。 二十三班四撫東西南北,擬四征。 二十二班四寧東西南北,擬四鎮。 二十一班四威東西南北,擬四安。 二十班四綏東西南北,擬四平。以上十九號為一品。 十九班安遠安邊擬忠武、軍師。 十八班輔義安沙衛海撫河擬武臣等四號。 十七班平遠撫朔寧沙航海擬鎮兵等四號。以上十號為一品。 十六班翊海朔野拓遠威河龍幕擬智威等五號。 十五班威隴安漠綏邊寧寇梯山擬智武等五號。以上十號為一品。 十四班寧境綏河明信明義威漠擬輕車等五號。 十三班安隴向義宣節振朔候律擬寧遠等五號。以上十號為一品。 十二班平寇定遠凌海寧隴振漠擬武威等五號。 十一班馳義橫朔明節執信懷德擬電威等五號。以上十號為一品。 十班撫邊定隴綏關立信奉義擬折衝等五號。 九班綏隴寧邊定朔立節懷威擬掃狄等五號。以上十號為一品。 八班懷關靜朔掃寇寧河安朔擬略遠等五號。 七班揚化超隴執義來化度嶂擬厲鋒等五號。以上十號為一品。 六班平河振隴雄邊橫沙寧關擬武毅等五號。 五班懷信宣義弘節浮遼鑿空擬剋狄等五號。以上十號為一品。 四班捍海款塞歸義陵河明信擬伏波等五號。 三班奉忠守義弘信仰化立義擬佽飛等五號。以上十號為一品。 二班綏方奉正承化浮海度河擬先鋒等五號。 一班懷義奉信歸誠懷澤伏義擬綏虜等五號。以上十號為一品。

右內外官數未詳。天監初年,尚書刪定郎濟陽蔡法度定令為九品。至七年革選,徐勉為吏部尚書,又定為十八班。班多者為貴,同班者則以居下者為劣。又置諸將軍之號為二十四班,亦以班多者為貴,而九品之制不廢。

卷三十八 職官二十 秩品三

通典卷第三十八

職官二十 秩品三陳後魏北齊

陳官品:官品祿秩班次,多因梁制。 第一品 相國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開府儀同三司巴陵王、汝陰王後尚書令郡王爵 第二品 中書監尚書左僕射、右僕射特進太子二傅左右光祿大夫嗣王爵蕃王爵開國郡公爵開國縣公爵 第三品 中書令侍中散騎常侍領、護軍中領護軍吏部尚書列曹尚書金紫光祿大夫光祿大夫左右衛將軍御史中丞太后衛尉、太僕、少府三卿太常卿宗正卿太府卿衛尉卿司農卿少府卿廷尉卿光祿卿大匠卿太僕卿鴻臚卿大舟卿太子詹事國子祭酒揚州刺史南徐、東揚州刺史皇弟皇子封國王世子開國縣侯爵 第四品 通直散騎常侍員外散騎常侍黃門侍郎祕書監左右驍騎將軍左右游擊將軍太子中庶子太子左右衛率朱衣直閤雲騎將軍游騎將軍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尚書吏部侍郎、郎中太子三卿太中大夫中散大夫司徒左右長史諸王師國子博士荊江南兗郢湘雍等州刺史嗣王、蕃王、郡公、縣公等世子開國縣伯爵 第五品 祕書丞明堂令太廟令帝陵令散騎侍郎前左右後軍將軍左右中郎將大長秋太子中舍人、庶子豫益廣衡等州、青州領冀州、北兗北徐等州、梁州領南秦州、司南梁交越桂霍寧等十五州刺史丹陽尹會稽太守吳郡太守吳興太守侯世子皇弟皇子府諮議參軍皇弟皇子府版諮議參軍皇弟皇子府長史皇弟皇子府版長史皇弟皇子府司馬皇弟皇子府版司馬皇弟皇子公府從事中郎開國縣子爵 第六品 通直散騎侍郎著作郎步兵、射聲、長水、越騎、屯騎五校尉太子洗馬太子步兵、翊軍、屯騎三校尉司徒左西掾屬皇弟皇子友皇弟皇子公府屬五經博士子男世子萬戶以上郡太守、內史、相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諮議參軍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長史、司馬庶姓公府諮議參軍庶姓公府長史、司馬嗣王府庶姓公府從事中郎皇弟皇子府中錄事參軍、版府中錄事參軍、中記室參軍、版中記室參軍、中直兵參軍、版中直兵參軍揚州別駕中從事皇弟皇子南徐荊江南兗郢湘雍州別駕中從事開國縣男爵 第七品 給事中員外散騎侍郎祕書著作佐郎奉車、駙馬、騎都尉武賁中郎將羽林監冗從僕射謁者僕射南臺治書侍御史太子舍人太子門大夫太子旅賁中郎將、冗從僕射司徒主簿司徒祭酒領護軍長史、司馬廷尉正、監、評皇弟皇子府錄事記室中兵等參軍、版錄事記室中兵等參軍、功曹史、主簿公府祭酒皇弟皇子府文學嗣王庶姓公府掾屬太子二傅丞蕃王府諮議參軍蕃王府版諮議參軍蕃王府長史、司馬庶姓持節府諮議參軍庶姓非公不持節府將軍置長史庶姓持節府版諮議參軍庶姓持節府長史、司馬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及庶姓公府中錄事、中記室、中直兵參軍及版中錄事、中記室、中直兵參軍不滿萬戶太守、內史、相丹陽會稽吳郡吳興及萬戶郡丞建康令建康正、監、評沐食侯爵 第八品 中書通事舍人積射、強弩、武衛等將軍公車令太子左右積弩將軍奉朝請武衛常侍太后三卿丞十二卿丞大長秋丞左右衛司馬太子詹事丞冑子律博士皇弟皇子府正參軍、版正參軍、行參軍、版行參軍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錄事記室中兵參軍、版錄事記室中兵參軍、功曹史、主簿庶姓非公不持節諸將軍置主簿庶姓公府錄事記室中兵參軍、版錄事記室中兵參軍、主簿嗣王府庶姓公府祭酒蕃王府中錄事記室直兵參軍、版中錄事記室直兵參軍庶姓持節府中錄事記室直兵參軍、板中錄事記室直兵參軍太子太傅五官功曹史、主簿少傅五官功曹史、主簿太學博士國子助教司樽郎安蠻戎越校尉中郎將等府長史蠻戎越校尉中郎將等府版長史蠻戎越校尉中郎將等司馬庶姓南徐荊江南兗郢湘雍等州別駕中從事不滿萬戶以下郡丞五千戶以上縣令、相皇弟皇子國郎中令、大農、中尉鄉亭侯爵 第九品 南臺侍御史左右二衛殿中將軍東宮通事舍人材官將軍太子左右二衛率殿中將軍丞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正參軍、版正參軍、行參軍、版行參軍庶姓公府正參軍、版正參軍蕃王府錄事記室中兵等參軍、版錄事記室中兵等參軍、功曹史、主簿、正參軍、版正參軍、行參軍、版行參軍庶姓持節府錄事記室中兵等參軍、版錄事記室中兵等參軍、功曹史、主簿庶姓荊河益廣衡青冀北兗北徐梁秦司南徐等州別駕中從事史揚州主簿、西曹及祭酒、議曹二從事南徐州主簿、西曹及祭酒、議曹二從事皇弟皇子諸州主簿、西曹不滿五千戶以下縣令、相皇弟皇子國常侍、侍郎嗣王國郎中令、大農、中尉嗣王國常侍蕃王國郎中令、大農、中尉開國中關外侯爵 右承梁制,而又置相國,位列丞相上,並及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馬、大將軍並以為贈官。定令尚書置五員,郎二十一員。其餘並遵梁制,為十八班。官數未詳。大抵其官唯論清濁,從濁得官微清,則勝於轉。自十二班以上,並詔授。表啟不稱姓。從十一班至九班,禮數復為一等。又流外有七班,此是寒微士人為之。從此班者,方得進登第一班。

後魏百官:後魏官,初有九品及有從品。每一品之中,又有上中下三等之差。至孝文太和二十三年,改次職令,除其中等,而有上下二等,以為永制。其今所列者是也。

第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王爵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開國郡公爵 從一品 儀同三司開國縣公爵都督中外諸軍事諸開府散公爵 第二品 太子太師、太傅、太保特進尚書令驃騎、車騎將軍二將軍加大者,位在都督中外之下。衛將軍加大者,位在太子太師上。四征將軍加大者,位次衛大將軍。諸將軍加大者左右光祿大夫開國縣侯爵 從二品 尚書僕射若並置者則左居上。中書監司州牧四鎮將軍加大者,次衛將軍。中軍、鎮軍、撫軍將軍三將軍加大者,四鎮同之。金紫光祿大夫散侯爵 第三品 吏部尚書四安將軍中領軍、中護軍二軍加將軍,則去中,位次撫軍。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子少師、少傅、少保中書令太子詹事侍中諸曹尚書四平將軍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太府河南尹上州刺史祕書監諸王師銀青光祿大夫前左右後將軍左右衛將軍開國縣伯爵 從三品 散騎常侍四方中郎將護匈奴羌戎夷蠻越中郎將國子祭酒御史中尉大長秋卿將作大匠征虜將軍二大二公長史太子左右衛率武衛將軍冠軍將軍護羌戎夷蠻越校尉太中大夫輔國將軍中州刺史龍驤將軍散伯爵 第四品 二大二公司馬太常、光祿、衛尉三少卿尚書吏部郎中給事黃門侍郎太子中庶子司空、皇子長史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太府六少卿中常侍中尹城門校尉驍騎、游擊將軍從一品將軍開府長史司空、皇子司馬 以前上階 鎮遠、安遠、平遠、建義、建忠、建節、立義、立忠、立節、恢武、勇武、曜武、昭武等將軍從第一品將軍開府司馬通直散騎常侍司從諮議參軍中散大夫下州刺史上郡太守、內史、相開國縣子爵 從四品 中堅、中壘將軍尚書左丞二大二公諮議參軍司州別駕從事史第二品將軍始蕃王長史太子家令、率更令、僕中書侍郎太子庶子第二品將軍始蕃王司馬前左右後軍將軍 以前上階 寧朔、建威、振威、奮威、揚威、廣威等將軍諫議大夫尚書右丞司空、皇子諮議參軍事司州治中從事史左右中郎將建武、振武、奮武、揚武、廣武將軍從一品將軍開府諮議參軍事散子爵 第五品 寧遠、鷹揚、折衝、揚烈等將軍從二品將軍二蕃王長史二大二公從事中郎祕書丞皇子友國子博士散騎侍郎太子中舍人員外散騎常侍從二品將軍二蕃王司馬 以前上階 射聲、越騎、屯騎、步兵、長水等校尉司空、皇子之開府從事中郎第二品將軍始蕃王諮議參軍開府從事中郎中郡太守、內史、相開國縣男爵 從五品 伏波、凌江、平漢將軍第三品將軍三蕃王長史二大二公掾屬著作郎通直散騎侍郎太子洗馬從二品將軍二蕃王諮議參軍事第三品將軍三蕃王司馬奉車都尉 以前上階 太子屯騎、步兵、翊軍校尉都水使者司空、皇子之開府掾屬領護長史、司馬歸義、率義、順義、朝服侯輕車、威遠、虎威等將軍開府掾屬洛陽令中給事中散男爵 第六品 宣威、明威將軍從三品將軍長史二大二公主簿及錄事參軍事皇子郎中令司空主簿司空、皇子錄事參軍事從三品將軍司馬三品將軍三蕃王諮議參軍事二大二公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事皇子文學治書侍御史謁者僕射從一品將軍開府錄事參軍司空皇子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事皇子功曹史 以前上階 河南郡丞虎賁中郎將羽林監冗從僕射駙馬都尉廷尉正、監、評尚書諸曹郎中中書舍人從一品將軍府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事,功曹史下郡太守、內史、相上縣令、相 從六品 襄威將軍厲威將軍第二品將軍始蕃王錄事參軍事二大二公諸曹行參軍事給事中太子門大夫皇子大農騎都尉符璽郎 以前上階 從二品將軍二蕃王錄事參軍事皇子主簿司空、皇子諸曹行參軍事第二品將軍始蕃王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事,功曹史正一品將軍開府主簿、諸曹參軍事從二品將軍二蕃王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事,功曹史太子舍人太常、光祿勳、衛尉丞 第七品 威烈、威寇、威虜、威戎、威武將軍四品正從將軍長史、司馬二大二公祭酒三品將軍三蕃王錄事參軍司空、皇子之開府祭酒王公國郎中令武烈、武毅、武奮將軍積弩、積射將軍員外散騎侍郎皇子中尉二大二公參軍事及諸曹行參軍開府祭酒司空、皇子參軍事及諸曹行參軍 以前上階 從三品將軍錄事參軍事二品將軍始蕃王主簿、諸曹行參軍事從一品將軍開府諸曹行參軍事三品將軍三蕃王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功曹史二品將軍二蕃王主簿、諸曹行參軍事二衛司馬討寇、討虜、討難、討夷將軍從三品將軍功曹、戶曹、倉曹、中兵參軍詹事丞六卿丞祕書郎中著作佐郎中縣令、相 從七品 蕩寇、蕩虜、蕩難、蕩逆將軍五品正從將軍長史、司馬強弩將軍二大二公行參軍司空、皇子行參軍二品將軍始蕃王諸曹行參軍事二品將軍三蕃王主簿及諸曹行參軍三品將軍三蕃王主簿、列曹參軍從一品將軍開府行參軍王公國大農 以前上階 太學博士皇子常侍太常博士武騎常侍從二品將軍二蕃王行參軍事及諸曹行參軍事從三品將軍主簿及諸曹行參軍事四品正從將軍錄事、功曹、倉曹、中兵參軍事司州主簿奉朝請國子助教 第八品 殄寇、殄虜、殄難、殄夷將軍二品將軍始蕃王行參軍事三品將軍三蕃王行參軍事及諸曹行參軍事四品正從將軍主簿及諸曹行參軍事侯伯國郎中令司州西曹書佐殿內將軍皇子侍郎大長秋丞 以前上階 侍御史協律郎辨章郎從二品將軍二蕃王行參軍從三品將軍行參軍事及諸曹行參軍事五品正從將軍錄事、功曹、戶曹、倉曹、中兵參軍王公國中尉司州祭酒從事史下縣令、相 從八品 掃寇、掃虜、掃難、掃逆將軍司州議曹從事史二大二公長兼行參軍公車令符節令諸署令千石以上者中黃門令門下錄事尚書都令史主書令史殿中侍御史中謁者僕射中黃門冗從僕射 以前上階 宮門僕射侯伯國大農司空、皇子長兼行參軍二大二公長兼行參軍皇子上中下將軍皇子中大夫、二率丞四品正從將軍諸曹行參軍事王公國常侍厲武、厲鋒、虎牙、虎奮將軍五品正從將軍主簿、諸曹行參軍司州文學從一品將軍開府長兼行參軍員外將軍 第九品 曠野、橫野將軍子男國郎中令太祝令諸署令六百石以上者中黃門公主家令皇子典書令四門小學博士律博士校書郎二大二公參軍督護都水參軍檢校御史 以前上階 王公國侍郎侯伯國中尉謁者太子三卿丞五品正從將軍列曹行參軍司空、皇子參軍督護二品將軍始蕃王長兼行參軍從一品將軍開府參軍督護殿內司馬督 從九品 偏、裨將軍太子廄長監淮海津都尉諸局都尉皇子典祠、學官令皇子典衛令王公國上、中、下將軍王公國中大夫諸署令不滿六百石者 以前上階 二品將軍始蕃王參軍督護從二品將軍二蕃王長兼行參軍太常光祿衛尉領護詹事功曹、五官、治禮郎子男國大農小黃門員外司馬督 右內外文武官七千七百六十四人,二千三百七十一人內,五千三百九十三人外,州刺史、郡太守、縣令長等。內文學學生三千人,都計內外官及學生一萬七百六十四人。其京城諸司令史及諸色職掌人及外州郡縣屬官並諸色職掌人等並未詳,命數亦未詳。按魏氏之初,法制簡略,設官分職,多因事宜,罕依故實,誠非經遠。既列九品,每品又分為上中下三等。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定令,方有倫序。今所錄者,以此為正焉。又按前代職次,皆無從品,魏氏始有之。自四品以下,正從又分為上下階,亦一代之別制也。

北齊職品:

正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王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公司徒公司空公 從一品 開府儀同三司開國郡公爵 正二品 儀同三司太子太師、太傅、太保特進尚書令驃騎、車騎將軍二將軍加大者,在開國郡公下。衛將軍加大者,在太子太師上。四征將軍加大者,次衛大將軍。左右光祿大夫散郡公、開國縣公爵 從二品 尚書僕射中書監司州牧四鎮將軍加大者,次四征。中軍、鎮軍、撫軍將軍領軍、加大者,次尚書令下。護軍、翊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散縣公、開國縣侯爵 正三品 吏部尚書四安將軍中領軍中護軍太常、光祿、衛尉卿太子少師、少傅、少保中書令太子詹事侍中諸曹尚書四平將軍諸王師大宗正、太僕、太理、鴻臚、司農、太府卿清都尹三等上州刺史左衛將軍右衛將軍祕書監銀青光祿大夫散縣侯爵開國縣伯爵 從三品 散騎常侍三等中州刺史司徒左長史四方中郎將護匈奴、羌戎、夷、蠻越中郎將國子祭酒御史中丞中侍中長秋卿將作大匠冠軍將軍太尉長史領左右將軍武衛將軍太子左衛率太子右衛率輔國將軍護匈奴、羌戎、夷、蠻越校尉太中大夫龍驤將軍散縣伯爵三等上郡太守 正四品 鎮遠、安遠將軍太常、光祿、衛尉少卿尚書吏部郎中給事黃門侍郎太子中庶子司徒右長史司空長史三公府司馬中常侍中尹城門校尉虎騎、雲騎、驍騎、游擊等將軍大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少卿 以前上階 建忠、建節將軍通直散騎常侍諸開府長史中散大夫三等下州刺史三等鎮將諸開府司馬開國縣子爵 從四品 中堅、中壘將軍尚書左丞三公府諮議參軍事司州別駕從事史三等上州長史太子家令、率更令、僕前左右後軍將軍中書侍郎太子庶子三等中郡太守左右備身正都督刀劍備身正都督備身正都督御仗正都督直蕩正都督三等上州司馬 以前上階 振威、奮威將軍諫議大夫尚書右丞諸開府諮議參軍司州治中從事史左右中郎將步兵、越騎、射聲、屯騎、長水校尉朱衣直閤直閤將軍太子騎官及內直備身正都督三等鎮副將散縣子爵 第五品 廣德、弘義將軍太子備身正都督、直入、直衛正都督領左右、三等中州長史三公府從事中郎祕書丞皇子友國子博士散騎侍郎太子中舍人員外散騎常侍三等中州司馬 以前上階 折衝、制勝將軍主衣都統尚食、尚藥典御太子旅騎、屯衛、典軍校尉領護府長史、司馬諸開府從事中郎開國縣男爵 從五品 伏波、凌江將軍三等下州長史三公府掾屬著作郎通直散騎侍郎太子洗馬左右備身刀劍備身副都督御仗、直蕩副都督左右直長中尚藥、中尚食典御三等下州司馬 以前上階 輕車、樓船將軍駙馬都尉翊衛正都督直寢、直齋奉車都尉都水使者諸開府掾屬崇聖、歸義、歸正、歸命、歸德侯清都郡丞治書侍御史鄴臨漳成安三縣令中給事中三等下郡太守大理司直太子直閤、二衛隊主太子騎官備身副都督、內直備身副都督開國鄉男爵散縣男爵 正六品 勁武、昭勇將軍尚書諸曹郎中中書舍人三公府主簿三等上州別駕從事史四中府長史三等鎮長史三公府錄事、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事皇子文學謁者僕射皇子郎中令 以前上階 明威、顯信將軍太子備身副都督四中府司馬虎賁中郎將羽林監冗從僕射直入副都督千牛備身大理正、監、評侍御師諸開府錄事、功曹、記室、戶曹、倉曹、中兵參軍事三等上州錄事參軍事、治中從事史三等上郡丞三等上縣令太子內直監平準署令 從六品 度遼將軍橫海將軍直突都督三等中州別駕從事史三公府諸曹行參軍事給事中太子門大夫三等上州功曹、倉曹、中兵參軍事皇子大農騎都尉直後符璽郎中三等中州錄事參軍事 以前上階 踰岷、越障將軍直衛副都督三等中州治中從事史諸開府主簿、諸曹行參軍太子舍人三等中州功曹、倉曹、中兵參軍事三寺丞太子直前太子副直監太子諸隊主 正七品 戎昭、武毅將軍勳武前鋒正都督三公府東西閤祭酒三等下州別駕從事史三等上州府主簿、諸曹參軍事三等下州錄事參軍事四中府錄事參軍事王公國郎中令積弩、積射將軍員外散騎常侍皇子中尉三公府參軍事及諸曹行參軍 以前上階 雄烈、恢猛將軍翊衛副都督諸開府東西閤祭酒及參軍事、諸曹行參軍三等下州功曹、倉曹、中兵參軍事四中府功曹、倉曹、中兵參軍三等中州主簿、諸曹參軍事二衛府司馬詹事府丞左右備身五職三等鎮錄事參軍六寺丞祕書郎中著作佐郎太子侍醫太子騎尉太子騎官備身五職都將、別將、統軍、軍主、幢主是也。下同。三等中郡丞三等中縣令 從七品 揚麾、耀鋒將軍勳武前鋒副都督強弩將軍三公府行參軍三等上州參軍事、諸曹行參軍事三等下州府主簿、諸曹參軍事四中府諸曹參軍事王公國大農長秋寺丞將作寺丞太子二率坊司馬三等鎮倉曹、中兵參軍事 以前上階 蕩邊、開域將軍勳武前鋒散都督太學博士皇子常侍太常博士武騎常侍左右備身五職三等中州參軍事及諸曹行參軍諸開府行參軍奉朝請國子助教公車、京邑二市署令三等鎮諸曹參軍事三縣丞侍御史尚食、尚藥丞齋帥中尚食、中尚藥等丞太子直後、二衛隊副前鋒正都督太子騎官備身太子內直備身五職諸戍主諸軍主 正八品 靜漠、綏戎將軍協律郎三等上州行參軍三等下州參軍事、諸曹參軍事四中府諸曹行參軍侯伯國郎中令殿中將軍皇子侍郎 以前上階 平越、殄夷將軍刀劍備身五職前鋒副都督太子內直備身主書殿中侍御史太子典膳、藥藏丞太子齋帥三等中州行參軍王公國中尉三公府典籤三等鎮鎧曹行參軍三等下郡丞三等下縣令 從八品 飛騎、隼擊將軍三公府長兼左右戶行參軍及長兼行參軍門下錄事尚書都令史檢校御史諸陵、太廟令大樂、武庫諸署令衣冠將軍太倉、典客、驊騮、鉤盾、鼓吹、守宮、左右尚方、左藏、太官、掖庭、司染、典農、左右龍、左右牝、冶東西、駝牛、司羊諸署令諸開府典籤中謁者僕射中黃門冗從僕射 以前上階 虎牙、虎奮將軍備身御仗五職宮門署僕射大子備身五職侯伯國大農皇子上、中、下將軍皇太子上、中大夫王公國常侍諸開府長兼左右戶行參軍及長兼行參軍員外將軍勳武前鋒五職司州及三等上州典籤太子諸隊副諸戍副諸軍副清都郡丞 正九品 清野將軍子男國郎中令太祝、導官、太史、太醫、黃藏、衛士、細作諸署令內謁者局統三等上州長兼行參軍中黃門太子內坊令公主家令皇子防閤皇子典書令四門博士大理律博士校書郎三公府參軍督護都水參軍七部尉諸郡尉 以前上階 橫野將軍王公國侍郎侯伯國中尉、謁者太子三寺丞諸開府參軍督護殿中司馬督御仗太子食官、中盾、典倉令太子備身平準署丞公車署丞三等中州典籤 從九品 偏將軍諸宮教博士太子司藏、廄牧令太子校書諸署別部局都尉及合昌、方城局都尉諸關津尉三等上州參軍督護三等中州長兼行參軍祕書省正字皇子典書、典祠、學官、典衛等令王公國上中下將軍、上中大夫廩犧、太宰、司儀、左校、中宮僕、奚官、餚藏、清潭、典寺、乘黃、車府、籍田、華林、甄官諸署令諸縣丞 以前上階 裨將軍領護府、太常光祿衛尉三寺、詹事府功曹、五官、治禮郎子男國大農小黃門員外司馬督太學助教諸幢主廷尉中侍中省錄事三等下州典籤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醫師 右內品二千三百二十二人,國子、太學、四門等學生並尚書都令史、門下通事主事等令史五百九十六人,都計文武官及學生、令史等總二千九百一十八人。其諸省臺府,因其繁簡而置吏,有令史、書令史、書史之屬。又各置曹兵,以供其役。其員因繁簡而立。其餘司專其事者,各因事立名,條流甚眾,不可得而具也。其州郡官及命數並未詳。

卷三十九 職官二十一 秩品四

通典卷第三十九

職官二十一 秩品四後周隋

後周官品:六卿屬官之外,內外眾職,亦多參秦漢。 正九命 太師太傅太保王爵國公柱國大將軍大將軍 九命 驃騎大將軍開府儀軍三司建德四年,改為開府儀同大將軍,仍增置上開府儀同大將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建德四年,改為儀同大將軍,仍增置上儀同大將軍。雍州牧 正八命 少師少傅少保侯爵驃騎將軍左光祿大夫車騎將軍右光祿大夫刺史戶三萬以上者 八命 四征將軍左金紫光祿大夫中軍、鎮軍、撫軍將軍右金紫光祿大夫大都督刺史二萬戶以上者京兆尹 正七命 大冢宰大司徒大宗伯大司馬大司寇大司空伯爵四平將軍左銀青光祿大夫前後左右四將軍右銀青光祿大夫帥都督柱國大將軍府長史、司馬、司錄刺史萬戶以上者 七命 冠軍將軍太中大夫輔國將軍中散大夫都督刺史戶五千以上者郡守萬五千戶以上者 正六命 小冢宰、小司徒、小宗伯、小司馬、小司寇、小司空等上大夫子爵鎮遠將軍諫議大夫建忠將軍諮議大夫別將開府長史、司馬、司錄刺史戶不滿五千以下者郡守萬戶以上者 六命 中堅將軍左中郎將寧朔將軍儀同府、正八命州長史,司馬,司錄右中郎將郡守戶五千以上者大呼藥 正五命 天官:司會、宗師、左宮伯、御正、御伯、主膳、太府、計部等中大夫地官:鄉伯、左右遂伯、每方稍伯、每方縣伯、每方畿伯、每方載師、師氏等中大夫春官:禮部、守廟、典祀、內史、太史、大司樂等中大夫夏官:軍司馬、職方、吏部、右武伯、兵部、大馭、司右、駕部、武藏等中大夫秋官:司憲、刑部、蕃部、賓部等中大夫冬官:工部、匠師、司木、司土、司金、司水等中大夫男爵寧遠將軍左員外常侍揚烈將軍右員外常侍統軍驃騎車騎將軍府、八命州長史,司馬,司錄柱國大將軍府中郎掾屬郡守千戶以上者長安、萬年令 五命 伏波將軍奉車都尉輕車將軍奉騎都尉四征中鎮撫軍將軍府、正七命州長史,司馬,司錄開府中郎掾屬郡守戶不滿一千以下者縣令戶七千以上者正八命州呼藥 正四命 天官;小宗師、小左宮伯、小御正、小膳部、大醫、小醫、小計部等下大夫地官:小鄉伯、鄉大夫,每鄉小遂伯、遂大夫,每遂小稍伯、稍大夫,每稍小縣伯、縣大夫,每縣小畿伯、畿大夫,每畿小載師,小師氏、保氏、司倉、司門、司市、虞部等下大夫春官:小守廟、小典祀、小內史、外史、典命、小史、小司樂、太學博士、太卜、太祝、司車路、夏采等下大夫夏官:小職方、小吏部、小右武伯、小兵部、小馭、戎馭、齊馭、小司右、戎右、齊右、司射、小駕部、小武藏等下大夫秋官:小刑部、掌朝、布憲、小蕃部、小賓部、司要、田正、司隸等下大夫冬官:小匠師、小司木、小司土、小司金、小司水、司玉、司皮、司色、司織、司卉等下大夫公之孤卿宣威將軍虎賁給事明威將軍冗從給事儀同府中郎掾屬柱國大將軍府列曹參軍四平前後左右將軍府、七命州長史,司馬,司錄縣令戶四千以上者八命州呼藥八命州別駕 四命 襄威將軍給事中厲威將軍奉朝請軍主開府列曹參軍冠軍輔國將軍府、正六命州長史,司馬,司錄縣令戶三千以上者正七命州呼藥正七命州別駕正八命州治中七命郡丞 正三命 天官:司會、小宗師、宗正、小右宮伯、右中侍、小御正、主寢、御伯、掌式、小膳部、內膳、外膳、小醫、醫正、瘍醫、太府、玉府、內府、外府、左府、右府、縫工、染工、小計部、掌納、掌出、司內奄等上士地官:民部吏、小鄉伯、鄉正、州長、每州小遂伯、遂正、小稍伯、稍正、小縣伯、縣正、小畿伯、畿正、小載師、司農、司均、司賦、司役、小師氏、保氏、司諫、司救、司媒、小司倉、小司門、小司市、小虞部等上士春官:禮部、小守廟、小典祀、司郊、掌次、小內史、著作、小典命、司寂、小史、馮相、保章、小司樂、太學助教、小學博士、樂師、小卜、小祝、小司車路、守陵等上士夏官:軍司馬、小職方、小吏部、司士、司勳、司錄、小右武伯、右虎賁率、右旅賁率、右射聲率、右驍騎率、右羽林率、右游擊率、小兵部、武環率、武候率、司固、道馭、田馭、小司右、賓右、道右、田右、小司射、司仗、小田駕部、左廄、右廄、典牝、典牡、獸醫等上士秋官:司憲、小刑部、司刺、鄉法、遂法、稍法、縣法、畿法、方憲、小掌朝、掌察、小布憲、小蕃部、小掌交、司匡、小賓部、司儀、東掌客、南掌客、西掌客、北掌客、小司要、小田正、小司隸等上士冬官:工部、小匠師、內匠、外匠、掌材、小司木、小司土、小司金、鍛工、函工、小司水、典壅、小司玉、小司皮、小司色、小司織、小司卉等上士侯伯之孤卿公之大夫威烈將軍左員外侍郎討寇將軍右員外侍郎幢主儀同府、正八命州列曹參軍鎮遠、建忠、中堅、寧朔將軍府長史,司馬柱國大將軍參軍縣令戶五百以上者七命州呼藥正六命州別駕正七命州治中正六命郡丞 三命 蕩寇將軍武騎常侍蕩難將軍武騎侍郎戍主開府參軍驃騎車騎將軍府、八命州列曹參軍寧遠、揚烈、伏波、輕車將軍府長史縣令戶不滿五百以下者正六命州呼藥正六命州治中六命郡丞 正二命 天官:司會、宗正、右侍、右前侍、右後侍、主寢、司服、給事、掌式、內膳、外膳、典庖、典饎、酒正、餚藏、掌醢、司鼎俎、掌冰、醫正、瘍醫、玉府、內府、外府、左府、右府、縫工、染工、掌納、掌出、小司內、內小臣奄、內司服奄、典婦功奄、巷伯等中士地官:民部吏、小鄉伯、鄉正、州長、每州小遂伯、遂正、小稍伯、稍正、小縣伯、縣正、小畿伯、畿正、司封、司農、司均、司賦、司役、掌鹽、每地中士、掌遺、典牧、典牛、司諫、司救、司媒、土訓、誦訓、神倉、黍倉、稷倉、稻倉、豆倉、麥倉、米倉、鹽倉、典麴、典舂、典磑、掌節、宮門、城門、司關、均工、平準、泉府、山虞、澤虞、林衡、川衡、掌禽、掌囿、掌炭、掌芻等中士春官:禮部、司几筵、司樽彝、掌鬱、司鬯、充犧、、司雞、司郊、司社、御史、著作、典瑞、典服、司寂、司玄、治禮、司謁、馮相、保章、小學助教、樂師、樂胥、司歌、司鐘磬、司鼓、司吹、司舞、籥章、掌散樂、典夷樂、典庸器、龜占、筮占、夢占、視祲、司巫、喪祝、甸祝、詛祝、神士、典路、司車、司常、守陵、掌墓、職喪等中士夏官:軍司馬、土方、山師、川師、懷方、訓方、司士、司勳、司錄、右虎賁率、右旅賁率、右射聲率、右驍騎率、右羽林率、右游擊率、倅長、司固、司火、司辰、銜枚、司仗、左廄、右廄、典牝、典牡、典駝、典羊、獸醫、司袍襖、司弓矢、司甲、司槊、司刀盾等中士秋官:司憲、司刺、鄉法、遂法、稍法、縣法、畿法、方憲、掌囚、掌察、司約、司盟、職金、掌璧、司厲、修閭、掌墐、禁殺戮、禁游、禁暴、司寤、掌交、司匡、司儀、東掌客、南掌客、西掌客、北掌客、掌訝、司環、野廬、象諝、掌財賄、司烜、伊耆氏、司調、司柞、司薙、掌犬、司跡、弋禽、捕獸、掌皮、弭妖、翦蠹、庶蠹、掌罪隸、掌夷隸、掌蠻隸、掌戎隸、掌狄隸、掌徒等中士冬官:工部、內匠、外匠、司量、司準、司度、掌材、車工、角工、彝工、器工、弓工、箭工、盧工、復工、陶工、塗工、典丱、冶工、鑄工、鍛工、函工、雕工、典壅、掌津、舟工、典魚、典彘、工、磬工、石工、裘工、履工、鞄工、韗工、韋工、膠工、毳工、繢工、漆工、油工、弁工、織絲、織綵、織枲、織組、竹工、籍工、罟工、紙工等中士子男之孤卿侯伯之大夫公之上士殄寇將軍強弩司馬殄難將軍積弩司馬四征中鎮撫將軍府、正七命州列曹參軍正五命郡丞 二命 掃寇將軍武騎司馬掃難將軍武威司馬四平前左右後將軍府、七命州列曹軍戍副五命郡丞 正一命 天官:司會旅、宗正、右騎侍、右宗侍、右庶侍、右勳侍、主璽、食醫、外膳、典庖、典饎、酒正、餚藏、掌醢、司鼎俎、掌冰、主藥、正醫、瘍醫、內小臣奄、內司服奄、典婦功奄、巷伯奄等下士地官:黨正旅、每黨司封、掌鹽、掌、典牧、典牛、土訓、誦訓、神倉、稷倉、黍倉、稻倉、豆倉、麥倉、米倉、鹽倉、典麴、典舂、典磑、掌節、宮門、城門、司關、均工、平準、泉府、山虞、澤虞、林衡、川衡、掌禽、掌囿、掌圃、掌炭、掌薪、掌芻等下士春官:禮部旅、小守廟奄、司几筵、司樽彝、掌鬱、司鬯、充犧、司雞、司郊、司社、掌次、御史、校書、典瑞、典服、司玄、治禮、司謁、樂胥、司歌、司鐘磬、司鼓、司吹、司舞、籥章、掌散樂、典夷樂、典庸器、龜占、筮占、夢占、視祲、司巫、喪祝、甸祝、詛祝、神士、典路、司車、司常、小夏采、掌幕、職喪等下士夏官:軍司馬旅、土方、山師、川師、懷方、訓方、右虎賁倅長、右旅賁倅長、右射聲倅長、右驍騎倅長、右羽林倅長、右游擊倅長、武環倅長、武候倅長、司火、司辰、銜枚、右廄閑長、典駝、典羊、獸醫、司袍襖、司弓矢、司槊、司甲、司刀盾等下士秋官:司憲旅、小刑、掌囚、掌察、司約、司盟、職金、掌璧、司厲、脩閭、掌墐、禁殺戮、禁游、司寤、小蕃司行、掌訝、司環、野廬、象諝、掌貨賄、司烜、伊耆氏、司調、司柞、司薙、掌犬、司跡、弋禽、捕獸、掌皮、弭妖、翦蠹、庶蠹、掌罪隸、掌夷隸、掌蠻隸、掌戎隸、掌狄隸、掌徒等下士冬官:工部旅、司量、司準、司皮、掌材、車工、角工、彝工、器工、弓工、箭工、盧工、復工、陶工、塗工、典丱、冶工、鑄工、鍛工、函工、雕工、典壅、掌津、舟工、典魚、典彘、工、磬工、石工、裘工、屨工、鞄工、韗工、韋工、膠工、毳工、繢工、漆工、油工、弁工、織絲、織綵、織枲、織組、竹工、籍工、罟工、紙工等下士子男之大夫公之中士侯伯之上士曠野將軍殿中司馬橫野將軍員外司馬冠軍輔國將軍府、正六命州列曹參軍 一命 山林都尉武威將軍淮海都尉武牙將軍鎮遠、建忠、中堅、寧朔、寧遠、揚烈、伏波、輕車將軍府列曹參軍 右按所建六官並徒屬及府史雜色職掌人二萬一千七十三人。二千九百八十九人諸色官,萬八千八十四人府史、學生、算生、書生、醫生、倅長、虎賁、驍騎、羽林、游擊、奉車、馭夫、武環、武候、卜筮、占夢、視祲、相生等人也。其六官之外,兼用秦漢等官及州郡官吏之數,並未詳。按九命之中,分為正命,若今之上下階。謂王朝之官為內命,謂諸侯及州縣官為外命。

隋官品令:此開皇中制也。至煬帝,除上下階,唯留正從九品。其餘官品,亦多升降。

流內 正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王爵太尉公司徒公司空公 從一品 上柱國郡王爵國公爵開國郡公爵開國縣公爵 正二品 柱國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特進尚書令左右光祿大夫開國侯爵 從二品 上大將軍尚書左右僕射雍州牧金紫光祿大夫 正三品 大將軍吏部尚書太常卿光祿卿衛尉卿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納言內史令左右衛大將軍左右武衛大將軍左右武候大將軍領左右大將軍禮部尚書兵部尚書都官尚書度支尚書工部尚書宗正卿太僕卿大理卿鴻臚卿司農卿太府卿上州刺史京兆尹祕書監銀青光祿大夫開國伯爵 從三品 上開府儀同三司散騎常侍左右衛將軍左右武衛將軍左右武候將軍領左右將軍左右監門將軍國子祭酒御史大夫將作大匠中州刺史親王師朝議大夫 正四品 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太常少卿光祿少卿衛尉少卿太子左右衛率太子左右宗衛率太子左右內率尚書吏部侍郎給事黃門侍郎太子左庶子宗正少卿太僕少卿大理少卿鴻臚少卿司農少卿太府少卿下州刺史 以前上階 內史侍郎太子右庶子通直散騎常侍左右監門郎將朝散大夫開國子爵 從四品 上儀同三司尚書左丞太子左右衛副率太子左右宗衛副率太子左右內副率太子左右監門率上郡太守雍州別駕親王府長史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僕內侍城門校尉 以前上階 尚書右丞上鎮將雍州贊治直閤將軍親王府司馬諫議大夫 正五品 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內常侍祕書丞國子博士散騎侍郎太子內舍人太子左右監門副率員外散騎常侍上州長史親王府諮議參軍開國男爵 以前上階 尚食典御尚藥典御上州司馬 從五品 著作郎通直散騎侍郎中郡太守直寢太子洗馬中州長史奉車都尉 以前上階 都水使者治書侍御史大興、長安令大理司直直齋太子直閤京兆郡丞中州司馬中鎮將上鎮副內給事駙馬都尉親王友員外散騎侍郎 正六品 翊軍將軍翊師將軍尚書諸曹侍郎內史舍人下郡太守大都督親王府掾屬下州長史 以前上階 四征將軍東南西北。三將軍內軍、鎮軍、撫軍。大理正、監、評千牛備身左右左右監門校尉內尚食典御御府監符璽監殿內監太子內直監下州司馬下鎮將中鎮副 從六品 四平將軍平東、平西、平南、平北。四將軍前軍、後軍、左軍、右軍。通事舍人親王文學帥都督左右領軍府長史太子直寢親王府主簿親王府錄事參軍太子門大夫給事上縣令 以前上階 冠軍將軍輔國將軍太子舍人直後三寺丞親王府功曹、記室、倉戶曹等參軍城門直長太子直齋太子副直監太子典內左右領軍府司馬下鎮副 正七品 鎮遠將軍安遠將軍員外散騎侍郎御醫左右衛府長史左右武衛府長史左右武候府長史領左右府長史親衛親王府諸曹參軍事 以前上階 建威將軍寧朔將軍六寺丞祕書郎著作佐郎太子千牛備身太子備身左右尚食直長尚藥直長左右監門直長太子通事舍人左右衛府司馬左右武衛府司馬領左右府司馬左右武候府司馬都督太子典膳監太子藥藏監太子齋帥上戍主 從七品 寧遠將軍振威將軍左右監門府長史太子左右衛率府長史太子左右宗衛率府長史太子左右虞候府長史太子左右內率府長史符璽直長御府直長殿內直長上州錄事參軍左右領軍府掾屬親王府東西閤祭酒中縣令上郡丞太子親衛將作丞勳衛親王府參軍事上鎮長史 以前上階 伏波將軍輕車將軍太學博士太常博士武騎常侍奉朝請國子助教親王府諸曹行參軍太子直後太子左右監門直長大興、長安縣丞太子侍醫侍御史太史令上州諸曹參軍左右監門府司馬太子左右衛率府司馬太子左右宗衛率府司馬太子左右虞候府司馬太子左右內率府司馬上鎮司馬 正八品 宣威將軍明威將軍協律郎都水丞殿內將軍太子左右監門率府長史別將下縣令中郡丞中州錄事參軍上州諸曹行參軍親王府行參軍左右領軍府錄事參軍中鎮長史太子內坊丞太子勳衛 以前上階 襄威將軍厲威將軍殿中侍御史掖庭令宮闈令上署令公車、郊社、太廟、太祝、平準、太樂、驊騮、武庫、典客、鉤盾、左藏、太倉、太官、左尚方、右尚方、司染、典農、京市、鼓吹。太子左右監門率府司馬中州諸曹參軍左右衛府錄事參軍左右武衛府錄事參軍左右武候府錄事參軍左右領軍府諸曹參軍內尚食丞中戍主上戍副 從八品 威戎將軍討寇將軍四門博士主書門下錄事尚書都事監察御史內謁者監上關令中署令太醫、右藏、黃藏、守宮、華林、上林、乘黃、龍廄、衣冠、左校、右校、牛羊、掌冶、導官、典牧。下郡丞下州錄事參軍中州諸曹行參軍備身左右衛府諸曹參軍左右武衛府諸曹參軍左右領左右府諸曹參軍左右武候府諸曹參軍左右領軍府諸曹行參軍太子左右衛率府錄事參軍太子左右宗衛府錄事參軍下鎮長史太子翊衛 以前上階 盪寇將軍盪難將軍親王府長兼行參軍親王府典籤員外將軍統軍太子三寺丞中關令奚官令內僕令下署令諸陵、餚藏、崇玄、太卜、車府、清商、司儀、良醞、掌醢、甄官、廩犧。上津尉下州諸曹參軍左右衛府諸曹行參軍左右武衛府諸曹行參軍左右武候府諸曹行參軍領左右府鎧曹行參軍左右監門府諸曹參軍太子左右衛率府諸曹參軍太子左右宗衛率府諸曹參軍太子左右虞候府諸曹參軍太子左右內率府諸曹參軍掌船局都尉上鎮諸曹參軍上縣丞上郡尉 正九品 殄寇將軍殄難將軍太學助教太子備身大理寺律博士諸校書郎都水參軍內史錄事內謁者令內寺伯中縣丞下關令中津尉下州諸曹行參軍上州行參軍左右監門府鎧曹行參軍太子左右衛率府諸曹行參軍太子左右宗衛率府諸曹行參軍太子左右虞候府諸曹行參軍太子左右內率府鎧曹行參軍左右領軍府行參軍中鎮諸曹參軍上鎮士曹行參軍中郡尉 以前上階 掃寇將軍掃難將軍殿內司馬督太子食官令太子典倉令太子司藏令尚醫軍主太史丞掖庭局丞宮闈局丞上署丞太子左右監門率府諸曹參軍中州行參軍左右衛府行參軍左右武衛府行參軍左右武候府行參軍上州典籤下戍主上關丞太子典膳丞太子藥藏丞下郡尉典客署掌客司辰師 從九品 曠野將軍橫野將軍掖庭局宮教博士太祝太子廄牧令太子校書下縣丞中署丞左右監門率府鎧曹行參軍下州行參軍中州典籤左右監門府行參軍太子左右衛率府行參軍太子左右宗衛率府行參軍太子左右虞候府行參軍正字太子內坊丞直中關丞上津丞下鎮諸曹參軍中鎮士曹行參軍上縣尉 以前上階 偏將軍裨將軍四門助教書學博士算學博士治禮郎員外司馬督幢主奚官局丞內僕局丞下署丞下州典籤內謁者局丞中津丞中縣尉太子正字太史監候太官監膳御府局監左右校署監作掖庭局監作太史曹司曆諸樂師 視流內 視正二品:行臺尚書令視從二品:上總管行臺尚書僕射視正三品:中總管行臺諸曹尚書視從三品:下總管視從四品:行臺尚書左右丞視從五品:同州總監隴右牧總監視正六品:行臺諸曹侍郎視從六品: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長史司馬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諮議參軍鹽池總監同州總副監隴右牧總副監王、二王後國令視正七品:上大將軍、大將軍府長史,司馬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掾屬嗣王文學公國令王、二王後大農尉,典衛視從七品:上開府、開府長史,司馬上大將軍、大將軍府掾屬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諸曹參軍事鹽池總副監鹽州牧監諸屯監國子學生侯伯國令公國大農尉、典衛雍州薩保視正八品:上儀同、儀同府長史,司馬上大將軍、大將軍府諸曹參軍事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參軍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諸曹行參軍行臺諸監同州諸監鹽池四面監皮毛監岐州監同州總監丞隴右牧總監丞諸大冶監雍州州都、郡正、主簿子男國令侯伯國大農尉、典衛王、二王後國常侍 視從八品:行臺尚書、都事上開府、開府諸曹參軍上大將軍、大將軍府參軍事上大將軍、大將軍府諸曹行參軍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行參軍五嶽、四瀆、吳山令鹽池四面副監皮毛副監諸州州都、主簿行臺諸副監諸屯副監諸中冶監諸緣邊交市監鹽池總監丞雍州西曹書佐、諸曹從事京兆郡正、功曹太學學生子男國大農、典衛視正九品:開府法曹行參軍上儀同、儀同府諸曹參軍上大將軍、大將軍府行參軍上柱國、嗣王、郡王、柱國府典籤同州諸副監岐州副監諸小冶監鹽州牧監丞諸大冶監丞諸緣邊交市副監諸郡正、功曹京兆郡主簿雍州部郡從事諸州西曹書佐、祭酒從事公國常侍王、二王後國侍郎公主家令諸州胡二百戶以上薩保視從九品:儀同府法曹行參軍上開府、開府行參軍上大將軍、大將軍府典籤上儀同、儀同府行參軍上開府典籤行臺諸監丞鹽池四面監丞皮毛監丞諸中冶監丞四門學生諸郡主簿諸州部郡從事雍州武猛從事大興長安縣正、功曹大興長安縣主簿侯伯國常侍子男國常侍公國侍郎

右內外文武員凡萬二千五百七十六人。內官二千五百八十一員,外官郡縣九千九百九十五員。又內職掌醫師、卜師、巫覡、掌醞、獸醫、博士、京市長、麴倉督並太學學生、刻漏生、千牛、門尉、門候之事令史及外職掌郡縣佐史、族正、里正等,總十八萬三千三百六十一人。內千六百六十四人,外十八萬一千六百九十七人。都計內外文武官及胥總十九萬五千九百三十七人。煬帝三年定令,品自第一至第九,唯置正從,而除上下階。又定朝之班序,以品之高卑為列。品同則以省府為前後,省府同則以局署為前後。

卷四十  職官二十二 秩品五

通典卷第四十

職官二十二 秩品五大唐 大唐官品:開元二十五年制定。 流內 正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王爵

 

從一品 開府儀同三司文散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驃騎大將軍武散嗣王、郡王爵國公爵


正二品 特進文散輔國大將軍武散開國郡公爵上柱國勳 從二品


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護光祿大夫文散鎮軍大將軍武散開國縣公爵柱國勳


正三品 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羽林軍、左右千牛衛等大將軍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尚書太子賓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護金紫光祿大夫文散冠軍大將軍武散懷化大將軍上護軍勳


從三品 御史大夫祕書監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左右散騎常侍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大匠諸衛羽林千牛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長史大都護府副都護親王傅銀青光祿大夫文散開國侯爵雲麾將軍武散歸德將軍護軍勳


正四品 黃門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吏部侍郎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太子左右衛、左右司禦、左右清道、左右內率、左右監門率府率中州刺史軍器監上都護府副都護上府折衝都尉正議大夫文散開國伯爵忠武將軍武散上輕車都尉勳 以前上階 尚書右丞尚書中司侍郎太子右庶子太子左右諭德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中郎將親勳翊衛羽林中郎將下州刺史通議大夫文散壯武將軍武散


從四品 祕書少監八寺少卿殿中少監太子家令太子親勳翊衛中郎將太子左右衛、司禦、清道、內率、監門副率太子率更令太子僕內侍大都護府、親王府長史太中大夫文散宣威將軍武散輕車都尉勳 以前上階 國子司業少府少監將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別駕大都督大都護府、親王府司馬中府折衝都尉中大夫文散明威將軍武散


正五品 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國子博士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子中允太子左右贊善大夫都水使者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奉先縣令親勳翊衛羽林郎將中都督、上都護府長史親王府諮議參軍親王府典軍中散大夫文散開國子爵定遠將軍武散上騎都尉勳 以前上階 太子中舍人尚食、尚藥奉御太子親勳翊衛郎將內常侍中都督上都護府司馬中州別駕下府折衝都尉朝議大夫文散寧遠將軍武散


從五品 尚書左右司諸司郎中祕書丞著作郎太子洗馬殿中丞尚衣、尚舍、尚乘、尚輦奉御獻陵、昭陵、乾陵、恭陵、定陵、橋陵等令親王府副典軍下都督府、上州長史下州別駕朝請大夫文散開國男爵凡九等游騎將軍武散騎都尉勳 以前上階 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內給事太子典內上牧監下都督府、上州司馬駙馬都尉奉車都尉親王友宮苑總監上府果毅都尉朝散大夫文散游擊將軍武散


正六品 太學博士太子詹事丞太子司議郎太子舍人中州長史親勳翊衛校尉太子典膳藥藏郎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令鎮軍兵滿二萬人以上司馬朝議郎文散昭武校尉武散驍騎尉勳親王府掾屬武庫中尚署令諸衛左右司階中府果毅都尉 以前上階 千牛備身備身左右太子文學下州長史中州司馬內謁者監中牧監上牧副監上鎮將承議郎文散昭武副尉武散


從六品 起居郎起居舍人尚書諸司員外郎八寺丞大理司直國子助教城門郎符寶郎通事舍人祕書郎著作佐郎侍御醫諸衛羽林長史兩京市令下州司馬左右監門校尉親勳翊衛旅帥親王文學親王府主簿、記室、錄事參軍諸州上縣令諸率府左右司階鎮軍兵不滿二萬人司馬奉議郎文散振威校尉武散飛騎尉勳 以前上階 侍御史少府、將作、國子監丞太公廟令太子內直、典設、宮門郎司農寺諸園苑監王府校尉下牧監宮苑總監副監互市監中牧副監下府果毅都尉通直郎文散振威副尉武散


正七品 四門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衛長史尚食、尚藥直長太子左右衛、司禦、清道率府長史軍器監丞太子千牛諸州中縣令親勳翊衛隊正京兆河南太原府司錄參軍大都督大都護府錄事參軍親勳翊衛副隊正中鎮將親王府諸曹參軍親衛朝請郎文散致果校尉武散雲騎尉勳 以前上階 尚衣、尚舍、尚乘、尚輦直長太子通事舍人內寺伯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護府諸曹參軍中都督、上都護府錄事參軍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諸衛左右中候上府別將、司史上鎮副下鎮將下牧副監宣德郎文散致果副尉武散


從七品 殿中侍御史左右補闕太常博士太學助教門下省錄事尚書都事中書省主書九寺主簿太子詹事主簿左右監門直長太子左右內率、監門率府長史太子侍醫太子三寺丞都水監丞諸州中下縣令親王府東西閤祭酒京縣丞下都督府、上州錄事參軍中都督、上都護府諸曹參軍中府別將、長史中鎮副勳衛太子親衛朝散郎文散翊麾校尉武散武騎尉勳凡二十轉 以前上階 太史局丞御史臺、少府、將作、國子監主簿掖庭、宮闈局令上署令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官、左藏、乘黃、典廄、典客、上林、太倉、平準、常平、左尚、右尚、典牧。諸州下縣令太廟諸陵署丞司農寺諸園苑副監太子左右監門直長宮苑總監丞下都督府諸曹參軍太子內坊丞親王國令公主家令上州諸司參軍親王府旅帥下府別將、長史下鎮副諸屯監諸率府左右中候鎮軍兵滿二萬人以上諸曹判司諸折衝府校尉宣義郎文散翊麾副尉武散


正八品 監察御史協律郎諸衛羽林錄事參軍中署令鉤盾、右藏、織染、掌冶。中州錄事參軍翊衛太子勳衛大醫署醫博士太子典膳藥藏丞軍器監主簿武庫署丞兩京市署丞上牧監丞親王府執仗執乘親事鎮軍兵不滿二萬以上諸曹判司給事郎文散宣節校尉武散 以前上階 奚官、內僕、內府局令下署令太卜廩犧珍羞良醞掌醢守宮武器車府司儀崇玄導官左校中校右校甄官河渠弩坊甲坊備身諸衛羽林諸曹參軍中州諸司參軍親王府、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護府參軍尚藥局司醫京兆河南太原諸縣丞太子內直宮門局丞太公廟丞諸宮農圃監互市監丞司竹副監司農寺諸園苑監丞靈臺郎上戍主諸衛左右司戈徵事郎文散宣節副尉武散


從八品 左右拾遺太醫署針博士四門助教左右千牛衛錄事參軍下州錄事參軍諸州上縣丞中牧監丞京縣主簿太子左右衛、司禦、清道、內率府錄事參軍中都督、上都護府參軍太子翊衛親王府行參軍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府博士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丞保章正諸折衝府旅帥承奉郎文散禦侮校尉武散 以前上階 大理評事律學博士太醫署丞太子左右春坊錄事左右千牛衛諸曹參軍內謁者太子左右衛、司禦、清道率府諸曹參軍太子備身下州諸司參軍太子諸署令掖庭、宮闈局丞都水監主簿中書、門下、尚書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禮部主事上署丞下都督府、上州參軍中都督、下都督府、上州博士諸州中縣丞親王府典籤京縣尉親王國大農公主家丞親王府隊正諸屯監丞上關令上府兵曹上鎮倉曹、兵曹參軍挈壼正中戍主上戍副諸率府左右司戈承務郎文散禦侮副尉武散


正九品 校書郎太祝太子左右內率、監門率府錄事參軍太子內坊典直中署丞典客署掌客親勳翊衛府羽林兵曹參軍岳瀆令諸津令下牧監丞諸州中下縣丞中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主簿武庫署監事儒林郎文散仁勇校尉武散 以前上階 正字太子校書奚官、內僕丞內府局丞下署丞尚食局食醫尚藥局醫佐尚輦局掌輦尚乘局奉乘、司庫、司廩太史局司辰典廄署主乘太子左右內率、監門率府諸曹參軍太子三寺主簿、詹事府錄事太子親勳翊衛府兵曹參軍諸州下縣丞諸州上縣主簿中州參軍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尉上牧監主簿諸宮農圃監丞中關令中府兵曹親王國尉上關丞諸衛左右執戟中鎮兵曹參軍下戍主諸折衝隊正登仕郎文散仁勇副尉武散


從九品 尚書、御史臺、祕書省、殿中省主事奉禮郎律學助教太子正字弘文館校書大史局司曆太醫署醫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將作監錄事都督、都護府、上州錄事市令宮苑總監主簿諸州中下縣主簿中牧監主簿諸州上縣中縣尉下府兵曹文林郎文散陪戎校尉武散 以前上階 內侍省主事國子監、親王府錄事太子左右春坊主事崇文館校書書學博士算學博士門下典儀太醫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醫署針助教太醫署醫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監候親王國丞太子典倉署園丞太子廄牧署典乘掖庭局宮教博士太子諸署丞諸監作諸監事計官太官署監膳太樂鼓吹署樂正親王府隊副大理寺獄丞下州參軍中州下州醫博士諸州中下縣尉京縣錄事下牧監主簿下關令中關丞諸衛羽林長上公主邑司錄事諸津丞下鎮兵曹參軍諸折衝府隊副諸率府左右執戟將仕郎文散凡十九階陪戎副尉武散凡二十九階


視流內 視正五品:薩寶


視從七品:薩寶府祆正祆,呼煙反。祆者,西域國天神,佛經所謂摩醯首羅也。武德四年,置祆祠及官,常有群胡奉事,取火祝詛。貞觀二年,置波斯寺。至天寶四年七月,敕:「波斯經教出自大秦,傳習而來,久行中國。爰初建寺,因以為名,將欲示人,必脩其本。其兩京波斯寺宜改為大秦寺。天下諸州郡有者,亦宜准此。」開元二十年七月敕:「未摩尼法,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宜嚴加禁斷。以其西胡等既是鄉法,當身自行,不須科罪者。」

流外 勳品勳品自齊梁以來有之。 諸衛、都水監、羽林軍錄事尚書、中書、門下省、御史臺令史太子內坊、三寺、諸率府錄事諸楷書手太常寺謁者司儀署諸典書河渠署河隄謁者太醫署醫針師內侍省寺人

二品 太卜署卜助教祕書、殿中、內侍省令史城門、符寶、夕文館令史通事令史尚書、門下、中書省、御史臺書令史太常寺祝史宮苑總監錄事太子左春坊掌儀典客署典客親勳翊衛府錄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太子內坊廄尉御史臺殿中令史 三品 城門、符寶書令史祕書、殿中、內侍省、御史臺書令史九寺、少府、將作、軍器監府、都水、宮苑總監府、京及東都市、平準、諸陵署錄事諸牧園苑監錄事諸倉監、諸關津錄事太子親勳翊衛府錄事諸衛羽林軍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太子左右春坊令史祕書、殿中、內侍省諸局書令史內侍省內典引尚藥局太醫署按摩祝禁師太常寺贊引太醫署醫工、針工太卜署卜師諸計史率更寺漏刻博士諸王府國司錄事 四品 太子詹事府左右春坊令史太子內坊令史九寺、少府、將作、國子、軍器監史太子三寺、諸率府、諸署、農圃監、諸牧園苑監府、諸都護府、都水、宮苑總監史諸衛羽林軍史太子左春坊諸局書令史太子典膳局主食太子右春坊諸局書令史門下省主寶、主符太醫主藥門下、中書省傳制太子率更寺掌漏太子內坊閤郎親王率府太醫署按摩祝禁工御史臺監察史 五品 太子內書令史太子三寺、諸率府史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諸署農圃監諸牧園苑監史諸都護府史太子諸署府、宮門局內閽人內掌扇太子內坊道客舍人太官署監膳史良醞署掌醞掌醢署主醢諸典事親勳翊衛率府史大理寺獄史親王府史太子左右春坊傳令史親王國司府 六品 親勳翊衛府史諸倉關津府史太子親勳翊衛率府史太醫署藥園師諸亭長太子諸署史、園史太子內坊內閽人親王國司史公主邑司史 七品 太子親勳翊衛府史門下省主節諸掌固大史監歷生天文觀生諸倉關津史親王府典軍下史諸倉計史 八品 守宮署掌設 九品 國子學、太公廟幹諸輦者 視流外 勳品:薩寶府祓祝 四品:薩寶府率

五品:薩寶府史

右內外文武官員凡萬八千八百五。文官萬四千七百七十四,武官四千三十一,內官二千六百二十,外官州縣、折衝府、鎮、戍、關、廟、岳、瀆等萬六千一百八十五。內職掌:齋郎、府史、亭長、掌固、主膳、幕士、習馭、駕士、門僕、陵戶、樂工、供膳、獸醫、學生、執御、門事、學生、後士、魚師、監門校尉、直屯、備身、主仗、典食、監門直長、親事、帳內等。外職掌:州縣倉督、錄事、佐史、府史。典獄:門事、執刀、白直、市令、市丞、助教、津吏、里正及岳廟齋郎並折衝府旅帥、隊正、隊副等。總三十四萬九千八百六十三。內三萬五千一百七十七,外三十一萬四千六百八十六。都計文武官及諸色胥史等,總三十六萬八千六百六十八人。制為九品,各有從。自四品以下,亦分上下階,大抵多因隋制。三品以上紫衣,金魚袋,五品以上緋衣,銀魚袋,皆執象笏。七品以上綠衣,九品以上青衣,皆木笏。光宅元年,青衣為碧。武太后時,改五品以上銅魚袋。中宗反正,從舊。初武太后天冊萬歲中制,文武官加階應入五品者,並須入仕歷十六考以上,無私犯,進階之時見居六品官及七品官以上清官者。其應入二品者,取入仕三十二考以上,並無私犯,進階之時見居四品官者。自外從計偕者,應入仕,並不在進階限。如有奇才異行別效殊功者,不拘此例。

睿宗景雲二年,監察御史韓琬上疏曰:「量事置官,量官置人,使官稱其人,須人不虛位。除此之外,使其耕桑,任其商賈,何為引令入仕,廢其本業。臣愚以為國家開仕進之門廣矣,皆棄農桑工商而身趨之。當今一夫耕而供數百人食,一婦蠶而供數百人衣,遂使公私皆無儲蓄。若不釐革,其弊必甚。」

佑建中中忝居戶部,專掌邦賦。屬河朔用師,經費或闕,百姓頗困,加賦攸難。欲期集事,實在省用,所以輒上議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周建六官,各有徒屬,雖尚文去質,吏眾事繁,然而條流不紊,職非重設。秦氏立制,多因時宜。漢初沿襲,後漸增廣。光武建武六年,廢罷四百餘縣,吏職十置其一。魏太和中,分命使臣,省州郡吏。正始中,又併合郡縣等。晉太元六年,省七百餘員。隋開皇三年,廢五百餘郡。國家貞觀初,省內官六百餘員。詳設官之本,為理眾庶,所以古昔計人置吏。故周官鄉遂稍縣畿,約人定員,吏無虛設。自漢魏晉隋,暨於聖唐,皆因戰爭流離,征繕艱勞,即省吏職,存諸方策。晉荀勖、桓溫,俱有此議,息人救弊,何莫由斯。昔皋繇作士正五刑,今刑部尚書、大理卿,是二皋繇也。垂作共工利器用,今工部尚書、將作監,是二垂也。契作司徒敷五教,今司徒、戶部尚書,是二契也。伯夷秩宗典邦禮,今禮部尚書、禮儀使,是二伯夷也。伯益作虞掌山澤,今虞部郎中、都水使者,是二伯益也。伯冏太僕掌車馬,今太僕卿、駕部郎中,尚輦奉御、閑廄使者,是四伯冏也。古者天子有六軍,漢家前後左右將軍四人,今則十二衛、神策等八軍,凡有將軍六十人也。歷代增益,以至於是,舊名不廢,新職日加,名繁職重,不可遍舉。所以後周依古周建六官,蓋為於此。今略徵外官。別駕本因漢置,隨刺史巡察,若今觀察使之有副使也。參軍後漢末置,參諸府軍事,若今節度判官也。官名職務,遷易不同,空存虛稱,皆無事實。又司田,頃景龍三年嘗置,無何,以煩冗卻停,併入司戶,殊為折衷。誠宜斟酌繁省,詳考損益,欲求致理,必也正名。神龍中,官紀隳紊,有司務廣集選人,競收名稱。其時無闕注授,於是奏署員外官者二千餘人,自爾遂為常制。當開元、天寶之中,四方無虞,百姓全實,大凡編戶九百餘萬。吏員雖眾,經用雖繁,人力有餘,帑藏豐溢,縱或枉費,不足為憂。今兵革未寧,黎庶凋瘵。數年前,天下簿帳到省百三十餘萬戶。自聖上御極,分命使臣,按比收斂,土戶與客戶共計得三百餘萬。比天寶纔三分之一,就中浮寄仍五分有二。出租賦者減耗若此,食租賦者豈可仍舊。如一州無三數千戶,置五六十官員,十羊九牧,疲吏煩眾。顧茲大弊,實思革之。議者多雲,尚有跋扈未庭,併省官吏之後,恐被罷者仕進無路,別有依託,且縻爵祿,兼示隄防。此乃常情之說,慮非救弊之論。有才者即令薦用,不才者何患奔亡,而況各有姻戚,顧戀家產。後漢建武六年,減縣省官,公孫述、隗囂未滅;魏太和、正始中,則吳蜀鼎立;晉太元六年,吳國尚在;隋開皇三年,陳氏割據;皆招羅俊乂,志相吞滅,此時猶不慮有失賢資敵,務以救弊為謀。今田悅之徒,並是庸瑣,繁刑暴賦,唯恤軍戎,衣冠仕人,遇如奴虜,豈比公孫述、諸葛亮之在巴蜀,孫權、陳霸先之有江南?固無范睢業秦、賈季強狄之慮,斷可知矣。今若以人情因習既久,不能改更制度,併省內官,但且權停省外官別駕、司馬及參軍。州縣額內官,約人戶減縣尉。其被罷者,但有德行才器,委州府長史搜擇論薦,固亦不遺器能。如或渝濫,先坐舉主,誰敢罔冒,以陷刑章。其有不被舉論,但全舊名,任參常調,自當修進,更俟甄收,暫罷歲時,何負此輩。如柱國,後魏末置,並是當時宿德,勳成業崇,皆主重兵,寵貴第一。周隋以後,除授至多,暨乎國家,迴作勳級,唯得三十頃地耳。又開府儀同三司及光祿大夫,亦是官名,還為人多,迴作階級。隨時立制,遇弊變通,不必因循,重難改作。待戎車息駕,百姓稍康,欲增庶官,則復舊制。」

禮典

卷四十一 禮一 沿革 禮序 目錄

通典禮典

通典卷第四十一

禮一沿革一 禮序 夫禮必本於太一,極大曰太,未分曰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鬼者,精魄所歸。神者,引物而出。其降曰令,聖人象此下之以為教令。其居人曰義。孝經說曰:「義由人出。」孔子曰:「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理人之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故聖人以禮示之,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人知禮則教易。伏羲以儷皮為禮,作瑟以為樂,可為嘉禮;神農播種,始諸飲食,致敬鬼神,為田祭,可為吉禮;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可為軍禮;九牧倡教,可為賓禮;易稱古者葬於中野,可為凶禮。又,「修贄類帝」則吉禮也,「釐降嬪虞」則嘉禮也,「群後四朝」則賓禮也,「征於有苗」則軍禮也,「遏密八音」則凶禮也。故自伏羲以來,五禮始彰。堯舜之時,五禮咸備,而直雲「典朕三禮」者,據事天事地與人為三耳。其實天地唯吉禮也,其餘四禮並人事兼之。夏商二代,散亡多闕。洎周武王既沒,成王幼弱,周公攝政,六年致太平,述文武之德,制周官及儀禮,以為後王法。禮序云:「禮也者,體也,履也。統之於心曰體,踐而行之曰履。」然則周禮為體,儀禮為履。周衰,諸侯僭忒,自孔子時已不能具。秦平天下,收其儀禮,歸之咸陽,但採其尊君抑臣,以為時用。漢興,天下草創,未遑制立,群臣飲醉爭功,高帝患之。叔孫通草綿蕝子悅切之儀,救擊柱之弊,蕝謂以茅翦樹地,為纂位習肄處。帝說,歎曰:「吾於今日知為天子之貴也。」以通為奉常,遂定儀法,未盡備而通終。高堂生傳禮十七篇,而徐生善為頌。但能盤辟為禮容。頌讀與容同。孝文帝時,徐生以頌禮官至大夫,而蕭奮亦以習禮至淮陽太守。孝武始開獻書之路,時有季氏得周官五篇,闕冬官一篇,河間獻王千金購之,不能得,遂取考工記以補其闕,奏之。至王莽時,劉歆始置博士,行於代。杜子春受業於歆,能通其讀,後漢永平初,鄭眾、賈逵皆往受業。其後馬融作周官傳,鄭玄為注。初,獻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後學所記百四十一篇,至劉向考校經籍,纔獲百三十篇,向因第而敘之。而又得明堂陰陽記二十二篇,孔子三朝記七篇,王氏史記二十篇,樂記二十三篇,總二百二篇。戴德刪其煩重,合而記之,為八十五篇,謂之大戴記;而戴聖又刪大戴之書,為四十七篇,謂之小戴記。馬融亦傳小戴之學,又定月令、明堂位,合四十九篇。鄭玄受業於融,復為之注。今周官六篇,古經十七篇,小戴記四十九篇,凡三種,唯鄭玄注立於學官,餘並散落。魏以王粲、衛覬集創朝儀,而魚豢、王沈、陳壽、孫盛雖綴時禮,不足相變。吳則丁孚拾遺漢事,蜀則孟光、許慈草建時制。晉初以荀顗、鄭沖典禮,參考今古,更其節文,羊祜、任愷、庾峻、應貞並加刪集,成百六十五篇。後摰虞、傅咸纘續未成,屬中原覆沒,今虞之決疑注,是其遺文也。江左刁協、荀崧補緝舊文,蔡謨又踵修綴。宋初因循前史,並不重述。齊武帝永明二年,詔尚書令王儉制定五禮。至梁武帝,命群儒又裁成焉。吉禮則明山賓,凶禮則嚴植之,軍禮則陸璉,賓禮則賀瑒,嘉禮則司馬褧。苦迥切。又命沈約、周捨、徐勉、何佟之等佟音疼參會其事。陳武帝受禪,多准梁舊式,因行事隨時筆削。後魏道武帝舉其大體,事多闕遺;孝文帝率由舊章,擇其令典,朝儀國範,煥乎復振。北齊則陽休之、元循伯、熊安生,後周則蘇綽、盧辯、宇文弼,並習於儀禮,以通時用。隋文帝命牛弘、辛彥之等采梁及北齊儀注,以為五禮。國初草昧,未暇詳定。及太宗踐祚,詔禮官學士修改舊儀,著吉禮六十一篇,賓禮四篇,軍禮十二篇,嘉禮四十二篇,凶禮六篇,國恤五篇,總百三十篇,為百卷。貞觀七年,始令頒示。高宗初,以貞觀禮節文未盡,重加修撰,勒合成百三十卷,至顯慶三年奏上。高宗自為之序。時許敬宗、李義府用事,其所取捨,多依違希旨,學者不便,異議紛然。上元三年下詔,命依貞觀年禮為定。儀鳳二年,詔並依周禮行事。自是禮司益無憑准,每有大事,輒別制一儀,援古附今,臨時專定,貞觀、顯慶二禮,亦皆施行。武太后時,以禮官不甚詳明,特詔國子司業韋叔夏、率更令祝欽明每加刊定。叔夏卒後,給事中唐紹專知禮儀,紹博學,詳練舊事,議者以為稱職。開元十四年,通事舍人王巖上疏,請改撰禮記,削去舊文,編以今事。集賢院學士張說奏曰:「禮記,漢朝所編,遂為歷代不刊之典,去聖久遠,恐難改易。但今之五禮儀注,已兩度增修,頗有不同,或未折衷。請學士等更討論古今,刪改行用。」制從之。於是令徐堅、李銳、施敬本等檢撰,歷年其功不就。銳卒後,蕭嵩代為集賢院學士,始奏起居舍人王仲丘修之。二十年九月,新禮成,凡百五十卷,是為大唐開元禮。於戲!百代之損益,三變而著明,酌乎文質,懸諸日月,可謂盛矣。通典之所纂集,或泛存沿革,或博採異同,將以振端末、備顧問者也,烏禮意之能建乎!但前古以來,凡執禮者,必以吉凶軍賓嘉為次;今則以嘉賓次吉,軍凶後賓,庶乎義類相從,始終無黷雲爾。按秦蕩滅遺文,自漢興以來,收而存之,朝有典制可酌而求者:漢有叔孫通、高堂生、徐生、賈誼、河間獻王、董仲舒、蕭奮、孟卿、后蒼、聞人通漢、夏侯敬、劉向、戴德、戴聖、慶普、劉歆。後漢有曹充、曹褒、鄭興、鄭眾、賈逵、許慎、杜子春、馬融、鄭玄、衛宏、何休、盧植、蔡邕。魏有王粲、衛覬、高堂隆、蔣濟、王肅、秦靜、劉表、劉紹、盧毓、陳群、魚豢、王沈。蜀有譙周、蔣琬、孟光、許慈。吳則宋敏、丁孚。晉有鄭沖、荀顗、陳壽、孫盛、羊祜、杜元凱、衛瓘、庾峻、袁準、賀循、任愷、陳銓、孔備、劉逵、摯虞、束皙、傅咸、鄒湛、蔡謨、孔衍、庾亮、范宣、范汪、徐邈、范、刁協、荀崧、卞壼、葛洪、王彪之、司馬彪、干寶、徐廣、謝沈、王裒、何琦、虞喜、應貞。宋有徐羨之、傅亮、臧燾、徐廣、裴松之、何承天、顏延之、雷次宗、徐爰、庾蔚之、崔凱、孔智。齊有王儉、何戢、田僧紹、劉獻、王逡。梁有司馬褧、陸璉、沈約、周捨、明山賓、裴子野、徐勉、顧協、朱、嚴植之、賀瑒、崔靈恩、皇侃、何佟之、陶弘景、司馬憲、丘季彬。陳有謝嶠、孔奐。後魏有高允、高閭、王肅。北齊有熊安生、陽休之、元循伯。後周有蘇綽、盧辯、宇文弼。隋有牛弘、辛彥之、許善心。皇唐有孔穎達、褚亮、虞世南、陸德明、令狐德棻、朱子奢、顏師古、房玄齡、魏徵、許敬宗、楊師道、賈公彥、杜正倫、李義府、李友益、劉祥道、郝處俊、許圉師、韋琨、范履冰、裴守真、陸遵楷、史玄道、孔志約、蕭楚材、孫自覺、王方慶、賀紀、賈大隱、韋萬石、賀敳、韋叔夏、祝欽明、許子儒、沈伯儀、元萬頃、劉承慶、郭山惲、辟閭仁諝、唐紹、張星、王喦、張說、徐堅、李銳、施敬本、王仲丘、張統師、權無二、孔玄義、賈曾、李行偉、韓抱素、盧履冰、田再思、馮宗、陳貞節、賀知章、元行沖、韋縚等。或歷代傳習,或因時製作,粗舉其名氏,列於此注焉。 第一目錄其沿革篇所纂前代典實,應指尊極,不同開元禮,故不懸闕矣。歷代沿革禮六十五卷,開元禮三十五卷。

第二吉禮凡十四卷

郊天上 第三郊天下大雩 第四大享明堂明堂制度附朝日夕月禋六宗大靈星風師雨師及諸星等祠

第五方丘神州后土附社稷

第六山川籍田先蠶

第七天子宗廟后妃廟皇太子及皇子宗廟

第八諸侯大夫士宗廟庶人祭寢附天子皇后及諸侯神主卿大夫士神主及題板諸藏神主及題板制追加易主附兄弟相繼藏主室移廟主師行奉主車立屍義

第九時享薦新附祫禘上

第十祫禘下功臣配享

第十一天子七祀諸侯附宗室助祭議庶子攝祭庶子在他國不立廟議兄弟不合繼位昭穆議兄弟俱封各得立禰廟議遭難未葬入廟議亡失其親立廟議

第十二喪廢祭議旁親喪不廢祭議緦不祭議奪宗議殤及無後廟祭議祭殤未立廟祭議公除祭議上陵拜掃及諸節上食附

第十三大學小學庠序附諸侯立學釋奠祀先代帝王名臣附老君祠先賢附孔子祠先儒及弟子附太公廟

第十四巡狩封禪

第十五告禮歷代所尚享司寒藏冰開冰附禜禳祈高禖祓禊諸雜祠淫祀興廢

第十六嘉禮凡十八卷

天子加元服皇太子冠皇子皇孫附諸侯大夫士冠大功小功末冠議女笄

第十七君臣冠冕巾幘等制度

冕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通天平冕平天冕蒼冕青冕赤冕黃冕素冕黑冕象冕山冕火冕藻冕方冕祀冕緇布冠進賢冠牟追冠章甫冠委貌冠通天冠長冠劉氏冠齋冠遠遊冠具服遠遊冠公服遠遊冠高山冠側注冠法冠獬豸冠柱後惠文冠建華冠鷸冠趙惠文冠武冠武弁大冠鵔鸃冠鶡冠繁冠建冠籠冠方山冠巧士冠卻非冠樊噲冠術氏冠卻敵冠進德冠翼善冠皇收冔爵弁廣冕皮弁韋弁幘童子幘空頂幘納言幘赤幘緗幘素幘黑幘紺幘綠幘青幘烏紗帽皮帽皁帽翠帽黑帽高屋白紗帽高頂帽岑帽突騎帽葛巾角巾幅巾縑巾黃巾巾子

第十八天子納後冊後附天子冊妃嬪夫人皇太子納妃皇子諸王附公侯大夫士婚禮

第十九宗子父歿母命婚父母俱歿自命婚及支子稱宗弟稱宗兄等婚議舅姑俱歿婦廟見公主出降拜舅姑附不親迎婿見外舅姑反馬送女附婚禮不賀議上禮附婚不舉樂議男女婚嫁年幾議嫁娶時月議已拜時而後各有周喪迎婦遣女議已拜時婿遭小功喪或婦遭大功喪可迎議拜時婦三日婦輕重議

第二十周喪不可嫁女娶婦議斬縗公除附周服降在小功可嫁女娶妻議大功末可為子娶婦議祖無服父有服可娶婦嫁女議降服大功末可嫁姊妹及女議降服喪已除猶在本服月內可嫁議同姓婚議內表不可婚議外屬無服尊卑不通婚議

第二十一君臣服章制度袍附

第二十二后妃命婦首飾制度后妃命婦服章制度

第二十三天子諸侯玉佩劍綬璽印

第二十四天子車輅

五輅副車五牛旗轝附戎車獵車蹋獸車闟戟車附指南車記里鼓車白鷺車鸞旗車辟惡車皮軒車耕根車安車四望車遊車羊車畫輪車鼓吹車象車黃鉞車豹尾車建華車

第二十五皇太后皇后車輅皇太子皇子車輅公侯大夫等車輅主妃命婦等車輅

第二十六輦輿旌旗鹵簿屬車附

第二十七天子敬父皇后敬父母養老天子拜敬保傅太子及諸王見師禮附諸王公主敬姑叔群臣致敬太后父群臣侍坐太子後來並公卿致敬太子東宮臣上牋疏見公卿儀百官上表不稱其名附

第二十八天子諸侯大夫士養子儀君薨後嗣子生附天子諸侯大夫士之子事親儀婦事舅姑附事先生長者雜儀居官歸養父母僑居人桑梓敬夫人不答妾拜僧尼不受父母拜及立位被召未謁稱故吏議二嫡妻議甥姪名不可施伯叔從母議二人各是內外兄弟相稱議從舅是族外弟相稱議

第二十九養兄弟子為後後自生子議異姓為後議

第三十讀時令元正冬至受朝賀朔望朝參及常朝日附策拜皇太子皇太子稱臣附

第三十一皇太子監國及會宮臣議皇太子監國有司儀注春夏封諸侯議錫命諸王公城國宮室服章車旗議策拜諸王侯拜三公奏樂服冕議附諸王公侯留輔朝政嫡子監國議

第三十二天子追尊祖考妣上尊號同天子崇所生母追崇同諸侯崇所生母議支庶立為天子追尊本親議追錫命議王侯在喪襲爵議奪情附

第三十三五宗公子二宗繼宗子宗子孤為殤事宗禮九族敦疏遠外親鄉飲酒

第三十四賓禮凡二卷

天子受諸侯藩國朝宗覲遇時會殷同附天子受諸侯遣使來聘秦漢以降並無其禮今所編纂者三代之儀耳天子遣使迎勞諸侯三恪二王後

第三十五天子朝位諸侯附天子上公及諸侯卿大夫士等贄工商婦人等贄附信節

第三十六軍禮凡三卷

天子諸侯將出征類宜造禡並祭所過山川軷祭天子諸侯四時田獵出師儀制揚兵講武附命將出征宣露布

第三十七天子諸侯大射鄉射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射附

第三十八天子合朔伐鼓諸侯附冬夏至寢鼓兵馬政馬祭附時儺

第三十九凶禮凡二十七卷 大喪初崩及山陵制並為周以下親哭及不視事附

第四十總論喪期奔大喪奔山陵附未踰年天子崩諸侯薨議天子為繼兄弟統制服議天子不降服及降服議天子為皇后父母服議皇后為父服附

第四十一天子為庶祖母持重服議天子立庶子為太子薨服議天子為母黨服議天子弔大臣服議天子為大臣及諸親舉哀議國有大喪使者章服及不爵命議天子諸侯之庶昆弟及妾子為母服議公主服所生議諸王子所生母嫁為慈母服議諸侯及公卿大夫為天子服議諸侯之大夫為天子服議皇太后長公主及三夫人以下為天子服杖議諸王女孫女為天子服議宗室童子為天子服制議童子喪服議皇后降服及不降服議皇后為親屬舉哀議為皇后大祥忌日臨哭議皇后親為皇后服議諸侯及公卿妻為皇后服議蕃國臣為皇后服議天子將吏為皇后附

第四十二皇太子降服議皇太子為太后不終三年服議皇太子為所生母服議皇子附諸王傳重為所生母服議諸王出後降本父母及所生母服議為皇太子服議為太子妃服議諸王妃附為太子太孫殤服議為諸王殤服議王侯世子殤服議繼殤後服議

第四十三喪制之一

初喪終稱附復始卒事位及奠訃告等附天子諸侯大夫士弔哭議君遣使弔他國君附三不弔議

第四十四喪制之二

沐浴含襲設冰設銘懸重始死服變始死襚大斂襚附小斂

第四十五喪制之三

既小斂斂髮服變小斂奠代哭附棺槨制大斂國君視大夫士喪之大斂大斂奠殯設熬附將葬筮宅卜日附啟殯朝廟

第四十六喪制之四 薦車馬明器及飾棺祖奠賵賻遣奠器行序輓歌葬儀合葬附

第四十七喪制之五

虞祭既虞餞屍及卒哭祭祔祭小祥變大祥變禫變五服成服及變除五服縗裳制度斬縗喪既葬緝縗議

第四十八五服年月降殺之一

斬縗三年孫為祖持重議孫為庶祖持重議嫡孫亡無後次孫為祖持重議嫡孫持重在喪而亡次孫代之議

第四十九五服年月降殺之二

齊縗三年後妻子為前母服議前母卒在異國前妻被掠沒賊後得還後妻之子為服議為高曾祖母及祖母持重服議齊縗杖周父卒母嫁復還及庶子為嫡母繼母改嫁服議父在為出母服議父卒為嫁母服

第五十五服年月降殺之三 齊縗不杖周齊縗三月

第五十一五服年月降殺之四 大功殤服九月七月不為殤議附大功成人九月為眾子婦

第五十二五服年月降殺之五

小功殤服五月小功成人服五月嫂叔服緦麻殤服三月緦麻成人服三月舅之妻及堂姨舅兩妾相為服

第五十三王侯兄弟繼統服議未踰年大喪不立廟議未踰年君稱議三公諸侯大夫降服議諸侯大夫子降服議諸侯夫人及大夫妻降服議貴不降服議諸侯為所生母服議公子為其母服議為妻附

第五十四奔喪及除喪而後歸制士為所生母服議兩妾子相為附庶子父在為出嫡母服議為父後出母更還依己為服議為人後為出母及出祖母服議為父後為嫁母及繼母嫁服議為出繼母不服議繼母亡前家子取喪柩去服議出母父遺命令還繼母子服議父卒繼母還前親子家繼子為服議父卒繼母還前繼子家後繼子為服議大夫士為慈母服議

第五十五前母黨為親及服議親母無黨服繼母黨議母出有繼母非一當服次其母者議從母被出為從母兄弟服議繼君母黨服議娶同堂姊之女為妻姊亡服議妻已亡為妻父母服議從母適族父服議為內外妹為兄弟妻服議族父是姨弟為服議妾為先女君黨服議庶子為人後其妻為本舅姑服議

第五十六總論為人後議夫為祖曾祖高祖父母持重妻從服議出後者卻還為本父服及追服所後父議出後者為本父母服議出後子為本親服議出後子為本庶祖母服議父為高祖持重子當何服議為庶子後為庶祖母服議所後之母見出服議為族曾祖後服議

第五十七並有父母之喪及練日居廬堊室議父未殯而祖亡服議父喪內祖亡作二主立二廬議居重喪遭輕喪易服議變除附長殤中殤變三年之葛議居親喪既殯遭兄弟喪及聞外喪議居親喪除旁親服議婦人有夫喪而母亡服議居所後父喪有本親喪服議有祖喪而父亡服議祖先亡父後卒而祖母亡服議為祖母持重既葬而母亡服議既練為人後服所後父服議兼親服議

第五十八生不及祖父母不稅服議小功不稅服議庶祖母慈祖母服議君父乖離不知死亡服議父母乖離知死亡及不知死亡服議

第五十九為姑姊妹女子子無主後者服議叔母寡姑遣還未嫁而亡為服議寡叔母守志兄迎還密受聘未知而亡服議已拜時而夫死服議夫父母喪附郡縣守令遷臨未至而亡新舊吏為服議吏受今君使聞舊君薨服議與舊君不通服議秀孝為舉將服議郡縣吏為守令服議

第六十喪遇閏月議忌日議子卯日附納後值忌月議

第六十一為廢疾子服議罪惡絕服議師弟子相為服議朋友相為服議除心喪議周喪察舉議

第六十二改葬服議嫡孫有父喪未練改葬祖服議有小功喪及兄喪在殯改葬父母服議改葬父母出適女服議改葬前母及出母服議母非罪被出父亡後改葬議改葬反虞議父母墓毀服議曾祖從祖墓毀附

第六十三假葬牆壁間三年除服議三年而後葬變除議久喪不葬服議父母死亡失屍柩服議婦喪久不葬服議禁遷葬議招魂葬議疑墓議修墓附

第六十四帝王諡號議皇后諡及夫人諡議國妃命婦附太子無諡議國君嗣子附諸侯卿大夫諡議君臣同諡議單複諡議卒哭後諱及七廟諱字議上書犯帝諱及帝所生諱議山川與廟諱同應改變議已遷主諱議上表稱太子名議父諱與府主名同議授官與本名同宜改及官位犯祖諱議內諱及不諱皇后名議

第六十五喪禮雜制禮廢

大唐開元禮纂類目錄 第六十六開元禮序例上 五禮篇目卜日禮筮日禮神位用樂及籩豆等數附 第六十七序例中

大駕鹵簿皇太后皇后鹵簿皇太子鹵簿皇太子妃鹵簿親王鹵簿群官鹵簿內命婦四妃九嬪婕妤美人才人鹵簿太子良娣以下同外命婦鹵簿

第六十八序例下

君臣冕服冠衣制度皇后王妃內外命婦服及首飾制度齋戒祈禱雜制

第六十九吉禮凡十三卷 皇帝冬至祀圓丘正月上辛祈穀孟夏雩祀及攝事並附 齋戒陳設省牲器鑾駕出宮奠玉帛進熟鑾駕還宮

第七十皇帝季秋大享於明堂攝事附 陳設省牲器鑾駕出宮奠玉帛進熟

皇帝立春祀青帝於東郊立夏祀赤帝於南郊季夏土王日祀黃帝於南郊立秋祀白帝於西郊立冬祀黑帝於北郊及攝事並附

齋戒陳設省牲器鑾駕出宮奠玉帛進熟 皇帝臘日百神於南郊攝事附 齋戒陳設鑾駕出宮奠玉帛進熟鑾駕還宮

第七十一皇帝春分朝日於東郊秋分夕月於西郊及攝事附 齋戒陳設鑾駕出宮奠玉帛進熟鑾駕還宮

立春後丑日祀風師立夏後申日祀雨師立秋後辰日祀靈星立冬後亥日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祿

第七十二皇帝夏至祭方丘后土同孟冬祭神州及攝事並附

齋戒陳設省牲器鑾駕出宮奠玉帛進熟鑾駕還宮祭五嶽四鎮四海四瀆

第七十三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攝事附

齋戒陳設鑾駕出宮奠玉帛進熟鑾駕還宮冬季太社

第七十四皇帝時享於太廟凡一歲五享謂四孟月及臘宗廟三年一祫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及諸享攝事並附

齋戒陳設省牲器鑾駕出宮晨祼饋食祭七祀祫禘以功臣配享鑾駕還宮

第七十五皇帝孟春吉亥享先農攝事附 齋戒陳設鑾駕出宮饋享耕籍鑾駕還宮勞酒 皇后季春吉巳享先蠶攝事附 齋戒陳設車駕出宮饋享親桑車駕還宮勞酒

第七十六皇帝拜陵皇后拜陵太常卿行諸陵薦新於太廟薦新物有司享先代帝王季夏祭中霤於太廟孟冬祭司寒納冰開冰附興慶宮祭五龍壇

第七十七皇帝皇太子視學 出宮視學車駕還宮 皇太子釋奠於孔宣父國學釋奠仲春仲秋釋奠於齊太公廟並附 齋戒陳設出宮饋享講學還宮 皇太子束脩國學束脩附

第七十八皇帝巡狩告圓丘告社廟及歸格禮並附

齋戒陳設鑾駕出宮親告告社則薦玉帛及進熟告廟則晨祼及饋食鑾駕還宮

巡狩告圓丘有司攝事告社廟附 皇帝巡狩 鑾駕出宮燔柴告至鑾駕還行宮望秩於山川肆覲東後考制度

第七十九皇帝封祀泰山禪社首山附

鑾駕進發齋戒制度陳設省牲器鑾駕上山薦玉幣山下封祀壇進熟燔燎封玉冊封檢附鑾駕還行宮朝覲群臣考制度

第八十時旱祈太廟時旱祈太社時旱祈嶽鎮以下於北郊報祠同時旱就

祈嶽鎮海瀆久雨禜祭國門諸州祈社稷縣祈附諸州祈諸神縣祈附諸州禜城門縣禜附

第八十一諸州祭社稷諸縣祭社稷附諸州釋奠於孔宣父縣釋奠附州學生束脩縣禮同諸里祭社稷

諸太子廟時享 齋戒陳設晨祼饋食

三品以上時享其廟四品五品六品以下附三品以上祫享其廟禘享附王公以下拜掃寒食附

第八十二嘉禮凡九卷 皇帝加元服

卜日告圜丘方丘附告宗廟臨軒行事見太后謁太廟親謁會群臣群臣上禮

皇帝納後

臨軒命使納釆問名納吉納徵告期告廟冊後命使奉迎同牢皇后表謝朝皇太后皇后受群臣賀皇帝會群臣外命婦

朝會群臣上禮皇后廟見車駕出宮

第八十三皇帝皇后正至受皇太子朝賀皇帝皇后正至受皇太子妃朝賀皇帝正至受群臣朝賀會皇帝千秋節受群臣朝賀並會皇后正至受群官朝賀皇后正至受外命婦朝賀會

第八十四皇帝於明堂讀五時令 陳設鑾駕出宮讀令鑾駕還宮 皇帝於太極殿讀五時令

皇帝養老於太學 陳設鑾駕出宮養老鑾駕還宮

第八十五臨軒冊命皇后

臨軒命使皇后受冊皇后受群臣賀皇后表謝朝皇太后皇帝會群臣群臣上禮皇后會外命婦皇后廟見

臨軒冊命皇太子

臨軒冊命朝皇后謁太廟會群臣群臣上禮皇后受群臣賀皇后會命婦皇太子會群臣皇太子會宮臣宮臣上禮

內冊皇太子

臨軒命使皇太子受冊皇太子朝謁謁太廟皇帝會群臣群臣上禮皇后受群臣賀皇后會外命婦皇太子會群臣皇太子會宮臣

宮臣上禮

臨軒冊命諸王大臣朝堂冊命諸臣冊內命婦二品以上遣使冊授官爵朔日受朝朝集使引見奉辭附

第八十六皇太子加元服

告太廟臨軒命賓贊冠會賓贊朝謁皇太子謁太廟會群臣群臣上禮皇太子會宮臣宮臣上禮

第八十七皇太子納妃

臨軒命使納釆問名納吉納徵告期告廟冊妃臨軒醮戒親迎同牢妃朝見會群臣

第八十八皇太子元正冬至受群臣賀並會 皇太子元正冬至受宮臣朝賀 受朝會 皇太子與師傅保相見 皇太子受朝集使參辭 親王冠百官庶人附

第八十九親王納妃一品以下至庶人並附

納釆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冊妃親迎同牢妃朝見婚會婦人禮會饗丈夫送者饗婦人送者

公主出降

冊公主公主受冊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同牢見舅姑盥饋舅姑婚會婦人禮會饗丈夫送者饗婦人送者

第九十朝集使於尚書省禮見並辭任官初上諸州上佐附京兆府河南牧初上諸州刺史都督附萬年長安令初上河南洛陽縣令禮同諸縣令附鄉飲酒正齒位附

宣赦書群臣詣闕上表群臣奉參起居皇帝遣使詣蕃宣勞皇帝遣使詣諸州宣撫皇帝遣使詣諸州宣制勞會皇帝遣使詣諸州宣赦書鎮與州同諸州上表

第九十一賓禮凡一卷

蕃主來朝以束帛迎勞遣使戒蕃主見日蕃主奉見奉辭禮同受蕃國使表及幣皇帝宴蕃國主皇帝宴蕃國使

第九十二軍禮凡二卷 皇帝親征類於上帝宜社附 纂嚴齋戒陳設鑾駕出宮薦玉帛進熟鑾駕還宮 皇帝親征告於太廟 齋戒陳設鑾駕出宮晨祼饋食鑾駕還宮解嚴

皇帝親征禡於所征之地皇帝親征及巡狩郊祭有司軷於國門皇帝親征及巡狩告所過山川平蕩寇賊宣露布遣使勞軍將皇帝講武皇帝田狩

第九十三皇帝射於射宮皇帝觀射於射宮制遣大將出征有司宜於太社制遣大將出征有司告於太廟齊太公廟附仲春祀馬祖仲夏享先牧仲秋祭馬社仲冬祭馬步附合朔伐鼓諸州合朔伐鼓附大儺諸州縣儺附

第九十四凶禮凡七卷

賑撫諸州水旱蟲災賑撫蕃國水旱附勞問諸王疾苦問外祖父後父大臣都督刺史及蕃國主附中宮問外祖父及諸王附東宮問外祖父及諸王附其問師傅保宗戚上臺貴臣同勞問諸王禮勞問外祖母疾苦中宮問外祖母附其問王妃宗戚婦女同東宮問外祖附其問妃主妃母疾苦同

五服制度 斬縗三年 正服加服義服縗冠絰帶屨杖絻總論制度 齊縗三年 正服加服義服縗冠絰帶屨杖 齊縗杖周 正服義服 齊縗不杖周 正服加服降服義服 齊縗五月 正服 齊縗三月 加服義服 大功殤長殤九月中殤七月 正服義服 成人九月 正服降服義服 小功五月殤 正服降服義服 成人 正服降服義服 緦麻三月殤 正服降服義服 成人 正服降服義服 改葬緦 縗裳制度

第九十五訃奏

皇帝為外祖父母舉哀為皇后父母舉哀為諸王妃主舉哀為內命婦宗戚舉哀為貴臣舉哀為蕃國主舉哀

臨喪 皇帝臨諸王妃主喪臨外祖父母喪 除服 除外祖父母喪服除皇后父母喪服 敕使弔 弔諸王妃主喪敕使弔外祖父母喪 賵賻 會喪 制遣百僚會王公以下喪 策贈 敕使策贈諸王敕使策贈外祖父母 會葬 遣百僚會王公以下葬 致奠 敕使致奠諸王妃主喪敕使致奠外祖父母喪

第九十六中宮舉哀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為父母祖父母舉哀 成服 為父母祖父母 奔喪 後奔父母祖父母喪 臨喪 後臨外祖父母喪臨內命婦喪 除服 後除父母祖父母喪服 遣使弔 弔外祖父母喪弔諸王妃主喪及弔宗戚喪 東宮舉哀

皇太子為諸王妃主舉哀為外祖父母舉哀並成服除服妃父母附

臨喪 臨諸王妃主喪臨外祖父母喪 遣使弔 賻贈 遣使致奠

第九十七東宮妃聞喪

聞父母祖父母喪 奔喪 奔父母祖父母喪 臨喪 臨外祖父母喪臨良娣以下喪 除喪 除父母祖父母喪除外祖父母喪附

第九十八三品以上喪上四品以下至庶人附

初終復設床奠沐浴襲含赴闕敕使弔銘重陳小斂衣奠小斂斂髮奠陳大斂衣奠大斂奠廬次成服朝夕哭奠賓弔親故哭州縣官長弔刺史遣使弔親故遣使致賻殷奠卜宅兆卜葬日啟殯贈諡親賓致奠

第九十九三品以上喪中四品以下至庶人附

將葬陳車位陳器用進引引輴輴在庭位祖奠輴出升車遣奠遣車器行序諸孝從柩車序郭門親賓歸諸孝乘車宿止宿處哭位行次奠親賓致賵塋次到墓陳明器下柩哭序入墓墓中置器序掩壙祭后土反哭虞祭卒哭祭小祥祭大祥祭禫祭祔廟

第一百三品以上喪下四品以下至庶人附 改葬

卜宅啟請開墳舉柩奠升柩車斂奠設靈進引告遷哭柩車位設遣奠車發宿止到墓虞祭

王公以下居喪雜制

舉哀奔喪三殤初喪聚主食飲節哭節居常節不及期葬外喪諱名追服喪冠嫁娶樂禁主諸喪婚遇喪室次節

居重問輕

卷四十二 禮二 吉禮 郊天上

通典卷第四十二

禮二沿革二吉禮一 郊天上 虞夏殷周秦漢後漢魏晉東晉宋齊梁陳後魏北齊後周隋 夫聖人之運,莫大乎承天。天行健,其道變化,故庖犧氏仰而觀之,以類萬物之情焉。黃帝封禪天地,少昊載時以象天,顓頊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南,陽位。正,長。司,主。屬,會也。所以會聚群神,各使有序,不相干亂。高辛順天之義,帝堯命羲和敬順昊天,故郊以明天道也。明謂明之以示人。所從來尚矣。豺獺有祭,而況人乎!

有虞氏禘黃帝爾雅釋天云:「禘,大祭也。」虞氏冬至大祭天於圓丘,以黃帝配坐。而郊嚳。夏正之月,祭感生帝於南郊,以嚳配焉。

夏后氏禘黃帝而郊鯀。按司馬遷五帝本紀雲,舜則黃帝九代孫,嚳,帝之曾孫,禹,帝玄孫。計不合如此之差懸,恐馬遷之誤。

殷人禘嚳而郊冥。嚳,契之父。

周制,大司樂云:「冬日至,祀天於地上之圓丘。」爾雅云:「 非人力為之丘。」又大宗伯職曰:「以禋祀,祀昊天上帝。」鄭玄云:「謂冬至祭天於圓丘,所以祀天皇大帝。」禮神之玉以蒼璧,其牲及幣,各隨玉色。大宗伯雲「蒼璧禮天」。其尺寸,文闕。下雲「皆有牲幣各放其器之色」,器則玉也。蓋取象天色也。肆師職曰: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牲用一犢。按郊特牲又云:「用犢,貴誠也。」王制云:「祭天地之牛,角繭栗。」幣用繒,長丈八尺。鄭玄注曾子問云:「制幣長丈八。」鄭約逸巡狩禮文也。餘用幣長短皆準此。王服大裘,其冕無旒。司服云:「王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鄭司農云:「大裘,黑羔裘。」既無采章,則冕亦無旒也。屍服亦然。以天體質,故王大裘以象之。既屍為神象,宜與王服同也。周禮曰「郊祀二人裘冕送逆屍」。又士師職曰:「祀五帝則沃屍及王盥。」乘玉輅,鍚,繁纓十有再就,建太常十有二斿以祀。樽及薦菹醢器,並以瓦。爵以匏片為之。郊特牲云:「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以秸及蒲,但翦頭不納為藉神席。所謂蒲越秸也。秸藉天神,蒲越藉配帝。配以帝嚳。祭法云:「周人禘嚳而郊稷。」今以禘大祭,是祭中最大,既禘天於郊,又嚳尊於稷。故大宗伯注云「圜丘以嚳配之」。按嚳配郊,牲尚同色,則圜丘可知焉。其樂,大司樂云:「凡樂,圜鍾為宮,黃鍾為角,太蔟為徵,姑洗為羽,雷鼓雷,孤竹之管,雲和之琴瑟,雲門之舞,冬日至於地上之圓丘奏之。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圜鍾,夾鍾也。夾鍾生於房心之氣,房心為大辰,天帝之明堂。黃鍾生於虛危之氣,虛危為宗廟。以此為宮,用聲類求之。雷鼓,八面鼓。孤竹,竹特生者。雲和,山名。其感生帝,大傳曰:「禮,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凡大祭曰禘。自,由也。大祭其先祖所由出,謂郊祭天也。王者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其神名,鄭玄據春秋緯說,蒼則靈威仰,赤則赤熛怒,黃則含樞紐,白則白招拒,黑則協光紀。皆用正歲之正月郊祭之,蓋特尊焉。孝經雲「郊祀后稷以配天」,配靈威仰也。「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汎配五帝也。因以祈穀。左傳曰:「郊祀后稷,以祈農事。」其壇名泰壇,祭法曰:「燔柴於泰壇。」在國南五十里。司馬法:「百里為遠郊,近郊五十里。」禮神之玉,用四珪有邸,尺有二寸。考工玉人云:「四珪,尺有二寸,以祀天。」又典瑞云:「有邸以祀天旅上帝。」鄭司農云:「於中央為璧,圭著其四面,一玉俱成,圭本著於璧,圭末四出。」故鄭玄雲「祀天謂夏正郊天也」。崔靈恩云:「四珪有邸者,象四方物之初生。以璧為邸者,取其初生之圓匝也。」其玉色無文。今謹按,既有邸皆象物始生,又當春氣之始,威仰又為青帝,其玉宜青。牲用騂犢。牲用騂,尚赤。用犢,貴誠也。青幣。其色無文。謹按,大宗伯雲「孤執皮帛」,鄭玄云:「帛如璧色繒也。」又按,圓丘赤幣,於玉色則宜用青幣,象東方也。配以稷,祭法:「周人禘嚳而郊稷。」孝經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左傳曰:「郊祀后稷,以祈農事。」其配帝牲亦騂犢。郊特牲云:「帝牛不吉,以為稷牛,稷牛唯具。」鄭玄云:「養牲必養二。」其樂,大司樂云:「乃奏黃鍾,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以黃鍾大呂之聲為均也。黃鍾,陽聲之首。大呂為之合奏之以祀天神,尊之也。天神謂五帝及日月星辰。王者又各以夏正月,祀其所受命之帝於南郊,尊之也。日用辛。按禮記及春秋魯郊於建子月,用辛。鄭玄云:「凡為人君,當齋戒自新。」言凡,則天子諸侯同用辛。又王者必五時迎氣者,以示人奉承天道,從時訓人之義。故月令於四立日及季夏土德王日,各迎其王氣之神於其郊。月令云:「立春之日,天子親率公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氣於東郊。」餘四氣皆然。若以祖之所自出,即禘祭靈威仰於南郊,一神而已。若迎王氣之神,即春青帝靈威仰,夏赤帝赤熛怒,季夏黃帝含樞紐,秋白帝白招拒,冬黑帝協光紀也。其配祭以五人帝:春以太皞,夏以炎帝,季夏以黃帝,秋以少昊,冬以顓頊。月令雲「其帝太皞」等是也。故鄭玄注月令云:「迎春謂祀靈威仰於東郊」,以太皞、伏羲氏配坐是也。祭外神必有主者,公羊傳曰:「自外至者,無主不止。」故以人帝配神作主。其壇位,各於當方之郊,去國五十里內曰近郊,為兆位,於中築方壇,亦名曰太壇,而祭之。如其方壇者,以其取象當方各有方所之義。按昊天上帝,天之總名,所覆廣大,無不圓匝,故奠蒼璧,其神位曰圓丘,皆象天之圓匝也。餘五帝則各象其方氣之德,為珪璋琥璜之形。祭法謂其神位以太壇,是人力所為,非自然之物。以其各有方位,故名方壇。禮神之玉,按大宗伯云:「青珪禮東方,赤璋禮南方,黃琮禮地則中央也,白琥禮西方,玄璜禮北方。」禮神者必象其類。珪銳,象春物生也,半珪曰璋,象物半死也。琮八方,象地也。琥猛,象秋嚴也。半璧曰璜,象冬閉藏,地上無物,唯天半見耳。牲用犢,及幣各隨玉色。大宗伯所謂「有牲幣各放其器之色」是也。樂與感帝同。大司樂云:「乃奏黃鍾,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鄭玄云:「天神謂五帝及日月星辰。」

祭前期十日,王親戒百官及族人。太宰又總戒群官曰:「某日,有事於昊天上帝,各揚其職。百官廢職,服大刑。」乃習射於澤宮,選可與祭者。其容體比於禮,其節奏比於樂,而中多者得與於祭。比音毗志反。其日,王乃致齋於路寢之室。散齋七日,致齋三日。祭日之晨,雞人夜呼晨以叫百官,巾車鳴鈴以應雞人。典路乃出玉輅,建太常。大司樂既宿懸,遂以聲展之知完否。王將出,大司樂令奏王夏。王所過處之人,各於田首設燭以照於路。所謂鄉為田燭,以王出時尚早故也。又,喪者不敢哭,凶服者不敢入國門。祭前,掌次先於丘東門外道北,設大次小次。次謂帷幄。大幄,初往止居。小幄,接祭退俟之處。祭義曰:「周人祭日,以朝及闇。」雖有強力,孰能支之。是以有退俟,與諸臣代有事焉。掌次張案,設皇邸。謂於次中張床,床後設板屏風。其上染鳥羽象鳳凰色以覆之,以為飾。王服大裘而立於丘之東南,西面。大司樂奏圜鍾為宮以下之樂,以降神。若感生帝及迎氣,則奏黃鍾以下之樂以降神。次則積柴於丘壇上。謂積柴實牲體玉帛。王親牽牲而殺之。太宰職論祭大禮中有云:「及納烹,贊王牲事。」鄭玄云:「納烹,納牲。將告殺謂祭之晨也。既殺以授烹人。凡大祭祀,君親牽牲,大夫贊。」次則實牲體玉帛而燔之,謂之禋祀。以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所以報陽也。韓詩外傳曰:「天子奉玉升柴,加於牲上而燔之。」次乃掃於丘壇上而祭,屍服裘而升丘也。王及牲、屍入時,樂章奏王夏、肆夏、昭夏。大司樂云:「王出入奏王夏,屍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但用夾鍾為宮耳。就坐時,屍前置蒼璧。又薦籩豆及血腥等,為重古之薦。鄭玄注大司樂云:「先作樂致神,然後禮之以玉而祀之。」禮器云:「郊血大饗腥。」王乃以匏片為爵,酌瓦甒之泛齊以獻屍。為朝踐之獻。鄭玄注司尊彝雲「唯有事於太廟,備五齊三酒」,故崔靈恩推之以為圓丘明用五齊,餘感帝、迎氣、神州等,並自醴齊而下四齊而已。不用圭瓚而用陶匏者,物無以稱天之德,故但取天地之性。五齊之名:一曰泛齊,成而滓浮泛泛然,五齊之中,泛齊味尤濁重。古貴質,故於大祭用之。二曰醴齊,成而汁滓相將,上下一體,猶濁故也。三曰盎齊,成而蓊盎然,蔥白色。四曰緹齊,成而紅赤色,稍清故也。緹音體。五曰沈齊。成而滓沈,轉清故也。無祼禮。鄭玄注小宰云:「唯人道宗廟有祼。天地大神至尊不祼者,以其莫可稱焉者也。」七獻。宗廟九獻而天神七獻者,宗廟之祭通數屍未入前,王及後於奧中,先行二祼以降神,次七獻,故有九也。今天是外神,無祼,故七獻而已。七獻者,薦血腥後,王以匏爵酌泛齊以獻屍,所謂朝踐是也。此為一獻。按,郊丘禮闕,無文以書。唯大宗伯司尊彝所陳酒齊,鄭玄及鄭眾皆以為宗廟之禮。今約司尊彝酌獻五齊之次以為說。次大宗伯攝王后之事,亦以匏爵酌醴齊亞獻,亦為朝踐。是二獻。大宗伯職云:「 凡大祭祀,王后不與者則攝之。」婦亞夫獻,而樽各異者,祭義云:「君西酌犧樽,夫人東酌罍樽」。犧樽既尊於罍樽,足知亞獻不用泛齊。每獻,奏樂一成。謂圜丘即奏圜鍾為宮,感帝及迎氣即奏黃鍾大呂。次薦熟於神前。司尊彝注云「後親薦饋食之豆」,則此宜大宗伯薦熟也。薦畢,王乃以匏爵酌盎齊以獻屍,大宗伯以匏爵酌緹齊以亞獻,所謂饋獻也。通前凡四。司尊彝注云:「饋獻謂薦熟。」屍乃食。食訖,王更酌朝踐之泛齊以酳屍,所謂朝獻。知朝獻即朝踐者,司尊彝注云:「變朝踐為朝獻者,樽相因。」故知更酌泛齊。大宗伯更酌饋獻之緹齊以亞酳,所謂再獻。通前凡六。知再獻當亞酳者,司尊彝注云:「再獻者,王酳屍之後,後酌亞獻也。其變再獻為饋獻者,亦尊彝相因。」又有諸臣為賓之一獻。凡七。司尊彝注云:「諸臣一祭之正。」特牲禮雲「賓三獻如初」。注云:「三獻成禮也。」特牲,士禮,止於三獻。按特牲、少牢正祭後,亦更有賓長加受三爵。此但論正祭耳。其屍酢諸臣之酒,皆用三酒。酒正雲「事酒、昔酒、清酒」。其法如祫祭之禮。畢獻之後,天子舞六代之樂。若感帝及迎氣,即天子舞當代之樂。其樂章用昊天有成命也。古制,天子親在舞位。

說曰:郊丘之說。互有不同,歷代諸儒,各執所見。雖則爭論紛起,大凡不出二塗:宗王子雍者,以為天體唯一,安得有六?圓丘之與郊祀,實名異而體同。所云帝者,兆五人帝於四郊,豈得稱之天帝!一歲凡二祭也。宗鄭康成者,則以天有六名,歲凡九祭。蓋以祭位有圓丘、太壇之異,用樂則黃鍾、圓鍾有差,牲乃騂蒼色殊,玉則四珪蒼璧,祭名且同稱禋祀,祭服又俱用大裘。略舉大綱,不復悉數。恭惟國章,並行二禮,可謂協於時宜矣。歷代所行,亦參二禮。異同之論,國朝最詳。具在郊天篇下。凡義有經典文字其理深奧者,則於其後說之以發明,皆雲「說曰」。凡義有先儒各執其理,並有通據而未明者,則議之,皆雲「議曰」。凡先儒各執其義,所引據理有優劣者,則評之,皆雲「評曰」。他皆同此。

秦始皇既即位,以昔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用十月為歲首,色尚黑,音尚大呂。顏師古曰:「大呂,陰律之始。」東游海上,禮祀八神。具雜祠篇。二代尊雍四畤上帝。名其祭處曰畤也。初,秦襄公攻戎救周,列為諸侯而居西。自以為主少昊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駒、黃牛、羝羊各一。後十四年,文公東獵汧渭之間,卜居之而吉。夢黃蛇自天下屬地,其口止於鄜衍。於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吳陽武畤,雍東好畤,皆廢無祀。德公立,都雍,雍諸祠復興。後四年,宣公作密畤於渭南,祭青帝。後二百五十年,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後櫟陽雨金,獻公自為得金瑞,故作畦畤櫟陽,祠白帝。山阪間曰衍。畦畤如種韭畦之形,而於畦中各為一土封也。鄜音孚。歲祠禱,因泮凍,秋涸凍,冬賽祠,五月嘗駒,及四仲之月月祠。畤駒四疋,每畤用駒四疋,而春秋異色。木寓龍一駟,李奇曰:「寓,寄也,寄生龍形於木也。」顏師古曰:「駟亦四龍。」木寓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黃犢與羔各四,珪幣各有數,皆生瘞埋,無俎豆之具。三年一郊。常以十月上宿郊見,李奇曰:「上宿,上齋戒也。」通爟火,張晏曰:「爟火,烽火也。」如淳曰:「爟,舉也。」狀若井桔槔,舉令光明遠照,通於祀所也。通舉火者,或天子不親至祠所而遙拜,或眾祀異處,欲一時薦獻,故以火為節度也。拜於咸陽之旁,而衣尚白,其用如常。時經焚書坑儒,後更無典禮。祠用木寓龍、木寓馬,不知何憑,如此乖謬。

漢高帝立二年,東敗項籍還入關,問:「故秦時上帝祠何帝也?」對曰:「四帝。有白、青、黃、赤。」高帝曰:「乃待我而具五色。」遂立黑帝祠,名北畤。有司進祠,帝不親往。悉召故秦祀官,復置太祝、太宰,如其故儀。後四年,詔御史,令九天巫,祀九天。顏師古曰:「九天者,中央鈞天,東方蒼天,東北旻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皓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東南方陽天。其說見淮南子。一雲東方昊天,東南陽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幽天,北方玄天,東北方變天,中央鈞天。」皆以歲時祠宮中。

文帝即位,詔有司增雍五畤路車各一乘,駕被具。駕車被馬之飾皆具。魯人公孫臣上書曰:「始秦以水德,則漢當土德,其應黃龍見。宜改正朔,服色尚黃。」明年,黃龍見成紀,拜公孫臣為博士,申明土德,草改歷服色事。草謂刱造。有司曰:「古者天子夏親祀上帝於郊,故曰郊。」夏四月,詔郊祀上帝。始幸雍,郊見五畤祠,衣皆尚赤。趙人新垣平上言:「長安東北有神氣,成五采,若人冠冕焉。宜祠上帝。」於是作渭陽五帝廟,同宇。宇謂屋覆也。一屋之下,而別為五廟,各立門室。廟記曰:「五帝廟在長安東北。」帝一殿,面五門,各如其帝色。服用及儀如雍五畤。明年夏四月,帝親拜郊見五帝廟,爟火舉,若光屬天。於是貴平至上大夫。文帝出長門,如淳曰「亭名」。若見五人於道北。因其直立五帝壇。直猶當也。因其所立處以立祠。人有上書告平詐偽,遂誅夷平。後渭陽、長門五帝使祠官領,以時致禮,不親往焉。

武帝即位,初至雍,郊見五畤。後常三歲一郊。後亳人謬忌曰:「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於東南郊,日一太牢,七日。凡七日祭。為壇,開八通鬼道。」於是令太祝立祠於長安城東南郊。後人上書言:「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祠三一。」天一,地一,太一。許之。令太祝領祠之於太一壇上,如其方。後一年,郊雍,獲一角獸,若麟。於是薦五畤,各加一牛以燎。有言黃帝鼎成,騎龍飛去。天子曰:「得如黃帝,去妻子如脫屣。」上遂郊雍。祠官寬舒等具太一祠壇,放亳忌太一壇,三垓。亳忌即謬忌。垓,重也。五帝壇環居其下,各如其方,黃帝於西南未地。太一所用,如雍一畤物,加醴棗脯,殺一牛李奇曰:「音貍。」顏師古曰:「 西南夷長尾髦之牛。」以為俎豆牢具。而五帝獨有俎豆醴進。顏師古曰:「具俎豆酒醴而進之。」祠胙餘皆燎之。太一祝宰衣紫及繡。五帝祝衣各如其方色。贊饗曰:「天始以寶鼎神策授皇帝,皇帝敬拜見焉。」贊饗,祝詞。而衣尚黃。當祠時,列火滿壇。夜有光。及晝,黃氣上屬天。太史令談、祠官寬舒等曰:「神靈之休,兆光此地。宜立泰畤壇以明應。美光及黃氣之祥應。令太祝領,秋及臘間祠。三歲天子一郊。」後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見,帝善之。下公卿議,曰:「人間祠尚有鼓舞樂,今郊祀無樂,豈稱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樂,而神祇可得而禮。」乃立樂府,以延年為協律都尉,論律呂,合八音之調,作十九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圓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於祠壇,天子自竹宮遙拜,以竹為宮,去壇三里。百官侍祠者數百人皆肅然心動。太初元年,西伐大宛,蝗大起。明年,有司言雍五畤無牢熟具,芬芳不備。乃令祠官進畤犢牢具,色食所勝,孟康曰:「若火勝金,則祠赤帝以白牲。」而以木寓馬代駒。

元帝即位,遵舊儀,間歲正月,一幸甘泉郊泰畤,西至雍祠五畤。

成帝即位,徙甘泉泰畤置於長安。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張譚奏言:「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郊祀。祭天南郊,就陽之義也。孝武皇帝居甘泉宮,於雲陽立泰畤,祭於宮南。今當幸長安,郊見皇天,反北之太陰,與古制殊矣。又路險川谷,非聖主所宜,難奉神明,未合天意。甘泉泰畤宜徙置長安,合於古禮。」從之。遂廢雍、鄜、密、上下畤、九天、太一、三一、八神之屬,並餘淫祀陳寶等祀,所不應禮者四百七十所,皆罷。匡衡言:「雍、鄜、密、上下畤等制度祠用,非禮所載,不足報功。今既稽古,建定大禮,郊見上帝,五帝畢陳,各有位饌,祀備具。諸侯妄造,不宜復循。」皆從之。其陳寶等祠,具見雜祠篇。明年,匡衡坐事免官。眾多言不當變動祭祀者。初罷甘泉泰畤作南郊日,大風壞甘泉竹宮,折拔畤中樹十圍以上者百餘。天子問劉向。向曰:「甘泉及雍五畤始立,皆神祇,誠未易動。」帝意恨之。後以無嗣,遂復甘泉泰畤及雍五畤如故。天子親郊禮如前。又復長安、雍祠著明者且半。後成帝崩,皇太后詔復南郊長安如故,以順帝意。

哀帝立,寢疾,博徵方士,復甘泉泰畤祀如故,遣有司行事而禮祠焉。

平帝立,王莽奏:宜如建始所行丞相匡衡等議,復長安郊祀如故。莽又頗改祭禮,云:「天地有別有合。其合者,孟春正月上辛若丁,天子親合祀天地於南郊,先祖配天,先妣配地。祭天南郊,則以地配,天地位皆南向,地在東,共牢而食。高帝、高后配於壇上,西向,後在北,亦同席共牢。牲用繭栗,玄酒陶匏。天地用牲一,高帝、高后用牲一。天用牲左,及黍稷燔燎於南郊;地用牲右,及黍稷瘞埋於北郊。六律、六鍾、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其別者,天地有常位。以冬日至,使有司奉祠南郊,高帝配而遙祀群陽;夏日至,使有司祀北郊,高后配而遙祀群陰。其渭陽祠勿復修。」從之。三十餘年間,天地之祠五徙焉。又奏:「舊天神稱皇天上帝,太一兆曰泰畤,地祇曰后土,與中央黃靈同,又兆北郊未有尊稱,五帝兆雍五畤,並未合禮。今宜地祇稱皇地後祇,兆曰廣畤。中央帝黃靈后土畤,兆於長安城未地;東方帝太昊青靈句芒,南方帝炎帝赤靈祝融,西方帝少昊白靈蓐收,北方帝顓頊黑靈玄冥,各兆其方之郊。」於是長安旁諸廟兆畤甚盛。

後漢建武元年,光武即位,為壇營於鄗之陽。祭告天地,今趙郡高邑縣。採用前漢元始中郊祭故事。六宗群神從祀,未以祖配。天地共犢,餘牲尚約。二年正月,制郊兆於雒陽城南七里,依鄗故事。為圓壇八陛,中又為重壇,天地位其上,皆南面,西上。其外壇上為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赤帝位在丙巳,黃帝位在丁未,白帝位在庚申,黑帝位在壬亥。其外為壝,重營皆紫,以象紫宮,有四通道為門。日月在中營內南道,日在東,月在西,北斗在北道之西,皆別位,不在群神列中。八陛,陛五十八醊。五帝陛郭,帝七十二醊。中營四門,門五十四神。外營四門,門各百八神。皆背營內嚮。中營四門,門封神四;外營四門,門封神四。凡千五百一十四神。營即壝也。封,封土築也。背中營神,五星也,及中官宿五官神及五嶽之屬也。背外營神,二十八宿外官星,雷公、先農、風伯、雨師、四海、四瀆、名山、大川之屬也。醊,張衛反。至七年五月,詔三公曰:「漢當郊堯。其與群臣議。」時御史杜林等上疏,以為:「漢起不緣堯,與殷周異宜,而舊制以高帝配。方軍師在外,且可如元年郊祀故事。」帝從之。隴蜀平後,乃增廣郊祀,高皇帝配食,位在中壇上,西面北上。漢舊儀曰:「祭天居紫壇幄帳。高皇帝配天,居堂下西向,紺帷幄,紺席。」天、地、高皇帝、黃帝犢各一,四方帝犢共二,都六頭。日、月、北斗共牛一,四營群神用牛四。樂奏青陽、朱明、西皓、玄冥及雲翹、育命舞。中營四門,門用席三十六,皆莞簟三神。日、月、北斗無陛郭醊。既送神,燎俎實於壇南巳地。

明帝即位,永平二年,以月令有五郊迎氣,因采元始故事,兆五郊於雒陽四方。中兆一在未,壇皆三尺,階無等。立春日,迎春東郊,祭青帝句芒。東郊去邑八里,因木數。立夏日,迎夏南郊,祭赤帝祝融。南郊七里,因火數。先立秋十八日,迎黃靈於中兆,祭黃帝后土。壇去邑五里,因土數。立秋日,迎秋西郊,祭白帝蓐收。西郊九里,因金數。立冬日,迎冬北郊,祭黑帝玄冥。北郊六里,因水數。車旗服飾各從方色。

魏文帝南巡在潁陰,有司為壇於繁陽故城。庚午,登壇受軷,降壇視燎成禮,未有祖配。明帝即位,於太和元年正月丁未,郊祭,以武帝配天,文皇帝配上帝。以二漢郊制存焉。至景初元年十月乙卯,始營洛陽南委粟山為圓丘。詔曰:「曹氏代系,出自有虞氏。令祀圓丘,以始祖帝舜配,號圓丘曰皇皇帝天。郊所祭曰皇天之神,劉邵云:「宜曰皇天帝。」以太祖武帝配。祀稱嗣皇帝。」十二月壬子日冬至,始祀皇天帝於圓丘,以始祖帝舜配。高堂崇表云:「按古典可以武皇配天。」魚豢議曰:「昔后稷以功配天。漢出自堯,不以堯配天,明不紹也。且舜已越數代,武皇肇創洪業,宜以配天。」自正始以後,終魏代不復郊祀。孫權初稱尊號於武昌,祭南郊告天,用玄牡。後自以居非土中,不修設。末年南郊,追上父堅尊號為吳始祖以配天。後王嗣位,終吳代不郊祀。劉備章武元年,即位,設壇於成都武擔山南,用玄牡。二年十月,詔丞相諸葛亮營南郊於成都。

晉武帝南郊燎告,未有祖配。泰始二年,詔定郊祀,南郊除五帝座,五郊同稱昊天,各設一座而已。時群臣議:「五帝即天,隨時王而殊號耳。名雖有五,其實一神。南郊宜除五帝座,五郊同稱昊天。」從之。二月丁丑,郊,宣皇帝配。十一月,有司奏:古者郊丘不異,宜並圓方二丘,更修壇兆,二至合祀。是月庚寅冬至,帝親祀圓丘於南郊。是後圓丘方澤不別立。太康三年正月,帝親郊祀,皇太子、皇子悉侍祠。十年十月,詔曰:「孝經『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往者眾議除明堂五帝位,考之於禮不正。詩序曰『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宣帝以神武創業,既以配天,復以先帝配天,於義亦不正。」遂復南郊五帝位。

東晉元帝即位於建康,議立南郊於巳地。太常賀循定製度,多依漢及晉初儀注。三月辛卯,帝親郊,祀饗如泰始故事。成帝咸和八年正月郊天,則五帝及佐、天文等凡六十二神從祀。康帝建元元年正月辛未,南郊,帝親奉焉。祝文稱嗣天子臣某。安帝元興四年應郊,朝議宜依周禮宗伯攝事。尚書右丞王訥之曰:「郊天極尊,非天子不祀。無使皇輿不得親奉。」時從訥之議。郊牲用玄。

宋永初二年正月上辛,帝親郊祀。三年九月,司空羨之等奏,高祖武皇帝宜配天郊。詔可。孝武大明二年正月,有司奏:今月六日南郊,輿駕親奉。至時或雨,遂遷日,有司行事。有司奏:「按魏代郊天值雨,更用後辛。晉代顧和亦云更擇吉日。徐禪雲『晉代或丙或庚』。若待遷日,應更告廟。」博士王燮之議云:「晉或丙或庚,並別有義。且武帝十二月丙寅受禪,三年十一月庚寅冬至祀天於圓丘,非專祈穀。又按郊特牲『受命於祖廟,作於禰宮』者,為告之退卜。則告義在郊,非告日也。今日雖有遷,郊祀不異,不應重告。」徐爰議以為:「郊祀用辛,何偃據禮,不應重告。毛血告牷之後,雖有事礙,便應有司行事,不容遷郊。」參議,宜於遇雨遷用後辛,不重告。詔可。南郊,自魏以來,多使三公行事。大明三年,移郊兆於秣陵牛頭山西,在宮之午地。徐爰曰:「禮記『燔柴於泰壇,祭天也』。『兆於南郊,就陽位也』。晉代過江,郊祭悉在北。或在南,出道狹,多於巳地。大宋因而弗改。今聖圖重造,舊章畢新,宜移郊正午,以定天位。」大明五年九月甲子,有司奏,郊祭用三牛。孝武崩,廢帝以郊舊地為吉祥,移置本處。

齊高帝受禪,明年正月上辛,有事南郊,而無配,犧牲之色因晉宋故事。右丞王儉議曰:「大齊受命,建寅創歷。犧牲之色,率由舊章。」詔可。建元四年,武帝繼位。明年正月,祀南郊。自茲以後,間歲而祀。時有司奏:「前代嗣位,或因前郊年,或自更始。今年正月已郊,未審明年應郊與否?」尚書令王儉議:「檢晉明帝太寧三年南郊,其九月崩,成帝即位,明年改元即郊。簡文咸安二年南郊,其年七月崩,孝武帝即位,明年改元即郊。宋元嘉三十年正月南郊,其年二月崩,孝武嗣位,明年改元亦郊。此三代明例,差可依放。」是時領尚書國子祭酒張縉等十七人並同。詔可。永明元年,立春前郊祀。王儉啟云:「按宋景平元年正月三日辛丑南郊,其月十一日立春。元嘉十六年正月六日辛未郊,其月八日立春。此近代明例,不必先郊後春為嫌,無煩遷日。」帝從之。郊壇圓兆外內起瓦屋,形制宏壯。通直散騎常侍庾曇崇啟云:「祭天尚質。秦漢以來,郊兆壇域,無立宮室,以明謙恭。」詔付外詳。博士賀瑒議:「周禮『王旅上帝,張案』。以為床於幄中,不聞郊所置宮宇也。」虞炎議:「漢之郊祀,天子自竹宮遙拜,息殿去壇既遠,奉祀事旋息於此。無嫌。」祠部郎李撝議:「周禮『凡祭祀張其旅幕張屍次』。屍即有幄。鄭仲師雲『屍次,祭祀之屍所居更衣帳也』。凡祭祀之文,既不別於郊祀,立屍之言,理亦關於宗廟。古則張幕,今也房屋宗廟,旅幕可變為棟宇;郊祀案,何為不轉制檐甍?」遂不行曇崇議。

梁武帝即位,南郊為壇,在國之南。壇高二丈七尺,下徑十八丈。其外再壝,四門。常與北郊間歲。正月,皇帝致齋於萬壽殿,上辛行事。吳操之云:「『啟蟄而郊』,郊應在立春後。」何佟之云:「 今之郊祀,是報昔歲之功,而祈今年之福,故取歲首上辛,不拘立春先後。周之冬至圓丘,大報天也。夏正又郊,以祈農事,故有啟蟄之說。」帝曰:「圓丘自是祭天,先農即是祈穀。祭昊天宜在冬至,祈穀必須啟蟄。」用特牛一,祀天皇大帝於壇上。攢題曰皇天座。四年,佟之啟:「周禮稱天曰神,今天攢宜題曰皇天座。」以皇考太祖文帝配。五帝、天文從祀。五方上帝、五官之神、太一、天一、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太微、軒轅、文昌、北斗、三台、老人、風伯、雨師,皆從祀。其五帝二十八宿及風雨師等座有坎,餘皆平地。王僧崇啟曰:「五祀位在北郊,圓丘不宜重設。」帝曰:「五行之氣,天地俱有,故宜兩從。」僧崇又曰:「風伯、雨師,即箕、畢也。而今南郊祀箕、畢,復祭風伯、雨師,恐乖祀典。」帝曰:「箕、畢自是二十八宿,風伯、雨師即箕、畢下隸。兩祭非嫌。」禮以蒼璧制幣,除鬯祼。佟之啟:「按鬯者,盛以六彝,覆以畫羃,備其文飾,施之宗廟。今郊有祼,恐乖尚質。宜革之。」帝依之。香用沈。取本天之質,陽所宜。器以陶匏素俎,席用秸。太祝牒:「壇下神座,悉用白茅,俎以漆。」詔下議。八座奏:「禮雲『觀天下之物,無稱其德』,則知郊祭,俎不應漆。席用白茅,禮無所出。」於是改用素俎。五帝以下,皆蒲蓆薦。皇帝一獻,再拜受福,帝以一獻為質,三獻為文,詔下議。博士陸瑋等以為:「宗祧三獻,義兼臣下,上天之禮,主在帝王,約禮申義,一獻為允。」自是天地之祭皆一獻,唯皇帝受福,明上靈降祚,臣下不敢同。太尉設燎壇於丙地,禮畢,器席有司燒埋之。佟之議曰:「禮『祭器弊則埋之』。今一用便埋,費而乖典。」帝曰:「薦席輕物,陶匏賤器,方還府庫,容後穢惡。但弊則埋者,謂四時祭器耳。」從有司燒埋之。五年,迎五帝,以始祖配。時明山賓議「請以始祖配饗五帝」,從之。十一年,帝曰:「禮『祭月於坎』,由是陰義,乃別祭之儀。今兆南郊,既雲就陽,理不應為坎。」遂廢之。八座奏曰:「五帝之義,不應居坎。良由齊代圓丘小峻,邊無神位。今丘形既廣,請五帝座悉於壇上,外壝二十八宿及風伯雨師等座,悉停為坎。」十七年,帝以威仰、魄寶俱是天神,於壇則尊,於下則卑。南郊所祭天皇,其五帝別有明堂之祀,不煩重設。又祭二十八宿無十二辰,於義闕然。南郊可除五帝祀,加十二辰,與二十八宿各於其方為壇。

陳武帝永定元年受禪,修圓丘,壇高二丈二尺五寸,廣十丈。柴燎告天。明年因以正月上辛,有事南郊,以皇考德皇帝配。除十二辰、風伯、雨師及五帝位。太常卿許通奏曰:「按周禮『以血祭祭社稷五祀。』鄭玄雲『陰祀自血起,貴氣臭也。五祀,五官之神也』。五神主五行,隸於地,故與埋沈辜同為陰祀。既非禋柴,無關陽祭。故何休云:『周爵五等者,法地有五行也。』五神位在北郊,圓丘不宜重設。又按以『槱燎祀風伯、雨師』,鄭眾雲『風師,箕;雨師,畢。皆星也』。今南郊祀箕、畢,復祭風伯、雨師,恐乖祀典。」制並依。音普逼反。槱音羊九反。間歲而祀。文帝天嘉中,改以高祖配,復三獻之禮。許通曰:「按周禮司尊彝雲『三獻施於宗祧』,鄭玄注『一獻施於小祀』,今用小祀之禮施於天神大帝,為不通矣。」從之。宣帝即位,以郊壇卑下,更增廣之。祠部郎王元規議曰:「古圓方二丘,並因見有,本無高廣之數。後代隨事有築,建丈尺之儀。但五帝三王,不相沿襲,今增南郊上徑十二丈,則天大數。下徑十八丈,取三分益一。高二丈七尺,取三倍九尺之堂。」

後魏道武帝即位,二年正月,親祠上帝於南郊,以始祖神元皇帝配。壇通四陛,壝埒三重。天位在上,南面,神元西面。五帝以下天文從食。五精帝在壇內,四帝各於其方,黃帝在未,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一、太乙、北斗、司中、司命、司祿、司人在中壝內,各因其方。其餘從食者合千餘神,醊在外壝內。席用秸,玉以四珪,幣用束帛,牲以黝犢。上帝、神元用犢各一,五方帝共犢一,日月等共牛一。祭畢,燎牲體左於壇南巳地。從陽之義。後冬至祭上帝於圓丘,牲幣並同。天賜二年四月,復祀天於西郊。為方壇,東為二陛,士陛無等;周垣四門,門各依方色為名。置木主七於壇上。牲用白犢、黃駒、白羊各一。祭之日,帝御大駕,至郊所,立青門內近南,西面。內朝臣皆位於壇北,外朝臣及夫人方容咸位於青門外,後率六宮從黑門入,列於青門內近北,並西面。廩犧令掌牲,陳於壇前。女巫執鼓,立於陛東,西面。選帝七族子弟七人執酒,在巫南,西面北上。女巫陞壇,搖鼓。帝拜,後肅拜,內外百官拜。祀訖,乃殺牲。執酒七人西向,以酒灑天神主,復拜,如此者三。禮畢而反。後魏道武帝西平姑臧,東下山東,足為雄武之主。其時用事大臣崔浩、李順、李孝伯等,誠皆有才,多是謀猷之士,全少通儒碩學。所以郊祀,帝後六宮及女巫預焉。餘制復多參夷禮,而違舊章。自後,歲一祭。明元帝泰常三年,立五精帝兆於四郊,遠近依五行數。各為方壇四陛,埒壝三重,通四門。以太昊等及諸佐配。祭黃帝常以立秋前十八日。餘四帝各以四立日祀之。牲各用牛一。又立春日,遣有司迎春於東郊,祭用酒脯棗栗,無牲幣。至獻文帝,以西郊舊事,歲增木主,易代則更兆,其事無益於神明,乃革前儀,定置主七,立碑於郊所。孝文帝太和十二年,親築圜丘於南郊。

北齊每三年一祭。以正月上辛,禘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壇在國南郊,下廣輪二百七十尺,上廣輪四十六尺,高四十五尺。三成,成高十五尺。上中二級,四面各一陛,下級方維八陛。周以三壝,去丘五十步。中壝去內壝,外壝去中壝,各二十五步。皆通八門。又為大營於外壝之外,輪廣三百七十步。其營塹廣丈二尺,深一丈,四面各一門。又為燎壇於中壝外,當丘之丙地,廣輪三十六尺,高三尺,四面各有階。以高祖神武帝配,五精帝、天文等從祀。五精帝於中丘,面皆內向。日月、五星、北斗、二十八宿、司中、司命、司人、司祿、風伯、雨師、靈星於下丘。眾星位於內壝中。禮以蒼璧束帛,蒼牲九。皇帝初獻,太尉亞獻,光祿卿終獻。司徒獻五帝,司空獻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太常丞以下薦眾星。後諸儒定禮,圜丘改以冬至祀之。南郊則歲一祀,以正月上辛,為壇於國南。壇廣輪三十六尺,高九尺,四面各一階。為三壝,內壝去壇二十五步,中壝外壝相去如內壝。四面各一門。又為大營於外壝之外,廣輪二百七十步。營塹廣一丈,深八尺,四門。又為燎壇於中壝丙地,廣輪二丈七尺,高一尺八寸,四面各一階。祀所感帝靈威仰,以高祖神武皇帝配。禮用四珪,幣如方色。其上帝、配帝,各騂牲一。燎同圜丘。

後周憲章,多依周制。正月上辛,祀昊天上帝於圜丘,丘三成,成崇丈二尺。上徑六丈,十有二陛,每等十有二節。圜壝徑三百步,內壝半之。在國之陽七里。以其先炎帝神農氏配,五帝、天文並從祀。日月、內官、中官、外官、眾星。又祀所感帝靈威仰於南郊,於國南五里為方壇,崇丈二尺,廣四丈,壝方百二十步,內壝半之。以始祖獻侯莫那配,用牲各以方色。皇帝乘蒼輅,戴玄冕,備大駕而行。從祭者皆蒼服。

隋文帝受命,再歲冬至日,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制壇於國南,太陽門外道東二里。丘四成,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廣二十丈,再成廣十五丈,三成廣十丈,四成廣五丈。以太祖武元皇帝配,並丘上。五方上帝、天文並從祀。日月、五星、內官四十二座,次官百三十六座,外官百二十一座,眾星三百六十座。五帝、日月在丘第二等,北斗、五星、十二辰、河漢、內官在丘第三等,二十八宿、中官在丘第四等,外官在內壝內,眾星在內壝外。上帝、配帝、蒼犢各一。五帝、日月,方色犢各一。五星以下,羊豕各九。孟春上辛,祠感帝赤熛怒於南郊,為壇於國南,太陽門外道西一里。去宮十里,高七尺,廣四丈。以太祖武元帝配。其禮四珪有邸,牲用騂犢二。

煬帝大業元年孟春,祀感生帝,改以高祖文帝配。餘並仍舊。十年冬至,祀圜丘,帝不齊於次。詰朝,備法駕,至便行禮。是日大風,帝獨獻上帝,三公分獻五帝。禮畢,御馬疾驅而歸。

卷四十三 禮三 郊天下 大雩

通典卷第四十三

禮三沿革三吉禮二 郊天下大雩 郊天下大唐 大唐武德初,定令:每歲冬至,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壇於京城明德門外,道東二里。四成,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廣二十丈,再成廣十五丈,三成廣十丈,四成廣五丈。以景帝配,五方上帝、天文皆從祀。日月、內官、中官、外官及眾星皆從祀。其五方帝及日月七座,在壇第二等。內官五星以下五十五座,在第三等。二十八宿以下百三十五座,在第四等。外官百一十二座,在外壝之內。眾星三百六十座,在外壝之外。上帝及配帝用蒼犢各一,五方帝及日月用方色犢各一,內官以下加羊豕各九。孟春辛日,祈穀,祀感帝於南郊,以元帝配。牲用蒼犢二。武德、貞觀之制,大享之外,每歲立春、立夏、季夏、立秋、立冬郊祀,並依周禮。其配食及星辰從祀亦然。每郊,帝及配座用方色犢各一,籩豆各四,簠簋俎各一,句芒以下五星、三辰、七宿,牲用少牢,每籩豆簠簋俎各一。其從祀諸座,近古皆有之,不能悉載。自梁、陳以後,及於國朝,多相因襲,以此不可盡書焉。音登。貞觀中,奉高祖配圜丘,元皇帝配感帝,餘依武德制。 永徽二年七月,太尉長孫無忌等奏議曰:「據祠令及新禮,並用鄭玄六天之義,圜丘祀昊天上帝,南郊祀太微感帝,明堂祭太微五天帝。臣等謹按鄭玄此義,唯據緯書,所說六天皆為星象,而昊天上帝不屬穹蒼。故注月令及周官,皆謂圜丘所祭昊天上帝為北辰星曜魄寶。又說孝經『郊祀后稷以配天』,明堂嚴父配天,皆為太微五帝。考其所說,舛謬特深。按易云:『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又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足以明辰象非天,草木非地。毛詩傳云:『元氣昊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則稱蒼天。』此則天以蒼昊為體,不入星辰之例。且天地各一,是曰兩儀。天尚無二,焉得有六?是以王肅群儒,咸駮此義。又檢太史圜丘圖,昊天上帝座外,別有北辰座,與鄭義不同。得太史令李淳風等狀,稱昊天上帝圖位自在壇上,北辰自在第二等,與北斗並列,為星官內座之首,不同鄭玄據緯之說。此乃羲和所掌,觀象制圖,推步有恆,相緣不謬。又按史記天官書等,太微宮有五帝者,自是五精之神,五星所奉。以其是人主之象,故況之曰帝,亦如房心為天王之象,豈是天乎!周禮雲『兆五帝於四郊』,又雲『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唯稱五帝,皆不言天。此自太微之神,本非穹昊之祭。又孝經唯雲『郊祀后稷』,別無圜丘之文,王肅等以為郊即圜丘,圜丘即郊,猶王城、京師,異名同實。符合經典,其義甚明。而今從鄭之說,分為兩祭,圜丘之外,別有南郊,違棄正經,理深未允。且檢吏部式,唯有南郊陪位,更不別載圜丘。式文既遵王肅,祀令仍行鄭義,令式相乖,理宜改革。又孝經雲『嚴父莫大於配天』,下文即雲『周公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則是明堂所祀,正在配天,而以為但祭星官,反違明義。」詔從無忌等議,存祀太微五帝,於南郊廢鄭玄六天之義。

禮部尚書許敬宗等又奏稱:「於新禮,祭畢,收取玉帛牲體,置於柴上,然後燔柴,燔壇又在神壇之左。臣等謹按,祭祀之禮,必先降神。周人尚臭,祭天則燔柴,祭地則瘞血,祭宗廟則概蕭灌鬯,皆貴氣臭,用以降神。禮經明白,義釋甚詳。燔柴在祭初,禮無所惑。是以三禮義宗等並云:『祭天以燔柴為始,然後行正祭。祭地以瘞血為先,然後行正祭。』又禮論說晉太常賀循上言:『積柴舊在壇南,燎祭天之牲,用犢左胖,漢儀用頭,今郊天用脅之九。太宰令奉牲脅,太祝令奉珪瓚,俱奠燔薪之上。』即晉代故事,亦無祭末之文。唯周、魏以降,妄為損益。約告廟之幣,事畢瘞埋,因改燔柴,將為祭末。事無典實,禮闕降神。又燔柴、正祭,牲玉皆別。蒼璧蒼犢之流,柴之所用;四珪騂犢之屬,祝之所須。故郊天之有四珪,猶廟之有珪瓚。是以周官典瑞,文義相因,並事畢收藏,不在燔柴之例。今新禮引同蒼璧,不顧珪瓚,遂亦俱燔,義既有乖,理難因襲。」詔從之。

乾封初,高宗詔依舊祀感帝。以有司議,又下詔依鄭玄義祭五天帝。司禮少常伯郝處俊等奏:「顯慶新禮,廢感帝祀為祈穀。祀昊天以高祖配。舊禮,感帝以代祖元皇帝配。今既依舊復祈穀為感帝,以高祖配者,又高祖依新禮見配圜丘昊天上帝,更配感帝,便恐有乖『 周人禘嚳而郊稷』。今若禘郊一祖同配,恐無所據。」從之。二年十二月,詔曰:「昔周京道喪,秦室政乖,禮樂淪亡,經典殘滅。遂使漢朝博士,空說六宗之文;晉代鴻儒,爭陳七祀之議。或同昊天於五帝,或分感帝於五行。其後遞相祖述,禮儀紛雜。自今以後,祭圜丘等祀,高祖太武皇帝、太宗文武皇帝崇配。」

武太后臨朝,垂拱元年,有司議圜丘、方丘及南郊、明堂嚴配之禮。成均助教孔玄義奏議曰:「臣謹按孝經云:『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既言莫大於配天,明配尊大之天,昊天是也。物之大者,莫大於天,推父比天,與之相配,行孝之大,莫過於此,以明尊嚴之極也。請奉太宗文武聖皇帝、高宗天皇大帝配昊天上帝於圜丘,義符孝經、周易之文也。神堯皇帝肇開王業,應天順人,請配感帝於南郊,義符大傳之文也。又孝經雲『宗祀文王於明堂』,文王言祖,而雲宗者,亦是通武王之義。請奉太宗、高宗配祭於明堂,義符周易及祭法之文也。」

太子右諭德沈伯儀曰:「謹按禮:『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禘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鄭玄注云:『 禘、郊、祖、宗,謂祭祀以配食也。禘謂祭昊天於圜丘,祭上帝於南郊曰郊,祭五帝、五神於明堂曰祖、宗。』伏尋嚴配之文,於此最為詳備。得禮之序,莫尚於周。禘嚳郊稷,不聞於二主;明堂宗祀,始兼於兩配。以文王、武王父子殊別,文王為父,上主五帝;武王對父,下配五神。孝經云:『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不言嚴武王以配天,則武王雖在明堂,理未齊於配祭;既稱宗祀,義獨主於尊嚴。雖同兩祭,終為一主。故孝經緯曰『后稷為天地主,文王為五帝宗』也。必若一神兩祭便,則五祭十祠,薦獻頻繁,禮虧於數。此則神無二主之道,禮崇一配之義。竊尋貞觀、太徽共遵專配;顯慶之後,始創兼尊。必以順古而行,實謂從周為美。高祖請配圜丘、方澤,太宗請配南郊、北郊。高宗制禮作樂,告禪升中,率土共休,普天同賴,竊惟莫大之孝,理當總配五天。」

鳳閣舍人元萬頃、范履冰等議:「謹按見行禮,昊天上帝等祠五所,咸奉高祖、太宗兼配。今議者引祭法、周易、孝經之文,雖近稽古之詞,殊失因心之旨。伏據見行禮,高祖、太宗今既兼配五祠,當依舊無改。高宗在功烈而無差,豈祠配之有別。請奉歷配五祠。」從之。郊丘諸禮皆以三祖俱配。

永昌元年九月,敕:「天無二稱,帝是通名。承前諸儒,互生同異,乃以五方之帝,亦謂為天。假有經傳互文,終是名實未當。稱號不別,尊卑相渾。自今郊祀之禮,唯昊天上帝稱天,自餘五帝皆稱帝。」武后革命稱周,號天冊金輪大聖皇帝,親享南郊,合祭天地。追尊周文王為始祖,後父季應公為無上孝明高祖帝,以二祖同配。長安二年九月,敕:祠明堂圜丘,神座並令著床,便為恆式。

景龍三年,親祠南郊,以皇后為亞獻。仍補大臣李嶠等女為齋娘,執籩豆焉。國子祭酒祝欽明諂悅中宮,遂與司業郭山惲上言:「謹按周禮『天神曰祀,地祇曰祭,宗廟曰享』。又內司服職『凡祭祀供王后之衣服』。又祭統曰『夫祭必夫婦親之』。據此則知皇后助祀天神地祇明矣。」太常博士唐紹等議云:「皇后南郊助祭,於禮不合。但欽明所執,是祭宗廟,非祭天地。按歷代郊祀,並無皇后助祭。高祖、太宗、高宗皆南郊,亦無此禮。」左僕射韋巨源又協同欽明之議,遂行焉。以韋巨源為終獻。欽明又奏請以安樂公主為終獻,遂改南郊儀注,唐紹、蔣欽緒固爭,乃止。遂以巨源為終獻。後侍御史倪若水劾奏山惲、欽明等,出牧蘄、饒。

景雲元年十一月十三日乙丑冬至,祀圜丘。時陰陽人盧雅、侯藝等奏請促冬至就十二日甲子以為吉會。右臺侍御史唐紹奏曰:「禮所以冬至祭圜丘於南郊,夏至祭方澤於北郊者,以其日行躔次極於南北之際也。日北極當晷度循半,日南極當晷度環周。是日一陽爻生,為天地交際之始。故易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即冬至卦象也。一歲之內,吉莫大焉。甲子但為六旬之首,一年之內,隔月常遇,既非大會,晷運未周,唯總六甲之辰,助四時而成歲。今欲避環周以取甲子,是背大吉而就小吉也。」竟依紹議。太極元年正月,初將有事於南郊。時有司議,唯祭昊天上帝而不設皇地祇位。諫議大夫賈曾上表:「謹按禮祭法曰『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傳曰『大祭曰禘』。然則郊之與廟,俱有禘名。禘廟,則祖宗之主俱合於太祖之廟,禘郊,則地祇群望俱合於圜丘,以始祖配享。皆有事而大祭,異於常祀之義。三輔故事『漢祭圜丘儀:上帝位正南面,后土位亦南面而少東』。又東觀漢記云:『光武於洛陽城南為圜壇,天地位其上,皆南面西上。』按兩漢時自有后土及北郊祀,而此已於圜丘設地位,明是禘祭之儀。今之南郊,正當禘禮,固宜合祀天地,咸秩百神。請備設皇地祇並從祀等座,則禮得稽古,義合緣情。」時又將親享北郊,竟寢曾表。

開元十一年十一月,親享圜丘。中書令張說為禮儀使,衛尉少卿韋縚為副,說建議請以高祖配祭,始罷三祖同配之禮。十五年,太常博士錢嘉會上議曰:「準月令及祠令,九月農功畢,大享五帝於明堂。貞觀及神龍皆於南郊報祭。中閒寢廢,有虧祀典。準孝經『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請每年九月,於南郊雩壇行享禮,以睿宗皇帝配。」從之。

天寶五載,詔曰:「皇王之典,聿修於百代;郊祭之義,允屬於三靈。聖人既因時以制宜,王者亦緣情以革禮。且尊莫大於天地,禮莫崇於祖宗,嚴配昭升,豈宜異數。今蒸嘗之獻,既著於恆式;南北之郊,未展於時享。自今以後,每載四時孟月,先擇吉日,祭昊天上帝,其皇地祇合祭,以次日祭九宮壇。皆令宰臣行禮。奠祭務崇蠲潔,稱朕意焉。」

寶應元年,禮儀使杜鴻漸、禮官薛頎、歸崇敬建議以:「神堯皇帝為受命之主,非始封之君,不得為太祖以配天地。以太祖景皇帝始封於唐,即殷之契、周之稷也。郊天地以太祖景皇帝配,告諸宗廟亦以景皇帝酌獻。」制曰可。諫議大夫黎幹奏議稱,太祖景皇帝非受命之君,不合配天地,發十詰十難以明之。

永泰二年,禮儀使、太常卿杜鴻漸奏:「冬至祀昊天上帝,夏至祀皇地祇,請以太祖景皇帝配饗。孟春祈穀祀昊天上帝,孟冬祀神州,請以高祖配饗。孟夏雩祀昊天上帝,請以太宗配饗。季秋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請以肅宗配饗。臣與禮官學士,憑據經文,事皆明著,德音詳定,久未施行。」敕旨依。

貞元元年,詔:「郊祀之義,本於至誠。制禮定名,合從事實,使名實相副,則尊卑有倫。五方配帝,上古哲王,道濟烝人,禮著明祀。論善計功,則朕德不類;統天御極,則朕位攸同。而於祝文稱臣以祭,既無益於誠敬,徒有黷於等威。前京兆府司錄參軍高佩上疏陳請,其理精詳。朕重變舊儀,訪於卿士,申明大義,是用釋然。宜從改正,以敦禮典。自今以後,祀五方配帝祝文,並不須稱臣。其餘禮數如舊。」貞元十三年敕:「郊壇時祭,燔柴瘞埋,並依天寶十三年制。自今以後,攝祭南郊,薦獻太清宮,薦享太廟,太尉行事。前一日,於致齋所具羽儀鹵簿,公服引入,親受祝版,乃赴清齋所。」廣德二年,禮儀使杜鴻漸奏:「郊廟大禮,祝文自今以後,請依唐禮版上墨書。玉簡金字者,一切停廢。如允臣請,望編為恆式。」敕旨宜用竹簡。其郊天儀注,具開元禮。

大雩周漢後漢晉東晉齊梁陳後魏北齊隋大唐

周制,月令:建巳月,大雩五方上帝。春秋左氏傳曰:「龍見而雩。」角亢見時,周之六月,陽氣盛,恆旱,故雩。雩之為言遠也,遠為百穀以祈膏雨。其壇名曰雩禜,祭法曰:「雩禜祭水旱。」鄭云:「雩禜,水旱壇。」於南郊之傍。雩祭天地,故從陽位。以總五天,不可偏在四方,故於南郊。配以五人帝。太昊配青帝,炎帝配赤帝,軒轅配黃帝,少昊配白帝,顓頊配黑帝。命樂正習盛樂,月令云:「仲夏樂師修鞀鞞鼓,均琴瑟管簫,執干戚戈羽,調竽笙簧,飭鐘磬柷敔。」而俱作故曰盛樂也。音池。舞皇舞。析白羽為之,形如帗也。舞師云:「教皇舞,帥而舞旱暵之事。」暵,呼旱反。月令:「命有司為民祈祀山川百源、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穀實。」天子雩上帝,諸侯雩山川。卿士謂古之上公以下,若句龍、社稷之類也。何休注春秋公羊傳曰:「旱則君親之南郊,以六事謝過自責:政不善歟?人失職歟?宮室崇歟?婦謁盛歟?苞苴行歟?讒夫昌歟?使童男童女各八人而呼雩也。」按月令本出於管子,即周時人也。至秦呂不韋編為呂氏春秋,漢戴聖又取集成禮記,徵其根本,並周制。若國大旱,則司巫帥巫而舞雩。注云:「雩,旱祭也。天子於上帝,諸侯於上公之神。」若旱暵,則女巫舞雩。雩,呼嗟求雨之祭。使女巫舞,旱祭崇陰也。鄭司農云:「求雨用女巫,故檀弓曰:『歲旱,繆公召縣子而問曰:「吾欲暴巫,奚若?」曰:「天則不雨,而望之愚婦人,無乃已疏乎!」』」左傳曰:「龍見而雩。」謂建巳之月,蒼龍宿之體,昏見東方,萬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遠為百穀祈膏雨。公羊傳曰:「言雩則旱見,言旱則雩不見。」皆善人君能感懼天災,應變求索,憂人之急,非四時常祭。不雩則言旱,旱而不害物則言大雩,言大雩則大旱可知也。穀梁傳曰:「雩得雨曰雩,不得雨曰旱。」禮雲「龍見而雩」,常祀不書,書者皆為旱故。得雨則喜,以月為正。不得雨則書旱,明災成也。

漢承秦滅學,正雩禮廢。旱,太常祝天地宗廟。董仲舒春秋:「 春旱,令縣邑以水日禱社稷山川,家人祠戶。無伐名木,無斬山林。暴巫聚蛇八日。於邑東門外為四通壇,方八尺,植蒼繒八。其神共工。祭以生魚八,玄酒,具清酒膊脯。擇巫之潔清辨利者為祝。祝齋三日,服蒼衣。先再拜,乃跪陳。祝曰:『昊天生五穀以養人。今五穀病旱,恐不成實。敬進清酒膊脯,再拜,雨幸大澍,即奉牲禱。』復再拜起,以甲、乙日為大青龍一,長八丈,居中;為小龍七,各長四丈,於東,皆東嚮,相去八尺。小童八人,皆齋三日,服青衣而舞。田嗇夫齋三日,青服而立。鑿社通閭外溝。取五蝦蟆置社中。池方八尺,深一尺。具酒脯,祝如初。取三歲雄雞與三歲猳豬,皆燔之於四方通神宇。令人闔邑里南門,置水其外,開里北門。具老猳豬一,置之里北門外。市中亦置猳豬一。聞鼓皆燒猳豬尾,取人骨埋之,開山泉積薪燔之。通橋道之壅塞。得雨報以豚酒黍,茅席無斷也。夏令縣邑以水日家人祠灶神,無舉土功。更大浚井。暴釜於壇,杵臼於術,七日。為四通壇於邑南門外,植赤繒七。其神蚩尤。祭之以赤雄雞七,玄酒,具清酒膊脯。祝齋三日,服赤衣,拜跪陳祝如春。以丙、丁日為大赤龍一,長七丈,居中;小龍六,各長三丈五尺,於南,皆南嚮,相去七尺。壯者七人,皆齋三日,服赤衣而舞之。司空嗇夫亦齋三日,服赤衣而立。鑿社通閭外溝。取五蝦蟆置社中。池方七尺,深一尺。具酒脯,祝齋衣拜祝如初。取三歲雄雞、猳豬,燔之四方通神宇,開陰閉陽如春也。季夏,禱山陵以助之。令縣邑十日一徙市於邑南門外,五日禁男子無入市。家人祠中霤。無舉土功。聚巫市旁。為四通之壇於中,植黃繒五。其神后稷。祭之母五。母音模,禮謂之淳母。音移,周禮曰食。玄酒,具清酒膊脯。令各為祝齋三日,黃衣,餘皆如春。以戊、己日為大黃龍一,長五丈,居中;小龍四,各長二丈五尺,於中央,皆南嚮,相去五尺。丈夫五人,齋三日,黃服而舞。老者亦齋三日,衣黃而立。通社中於閭外溝,蝦蟆池方五尺,深一尺,他如前。秋暴兵巫九日。無舉火事,無煎金器。家人祠門。為四通壇於邑西門外,方九尺,植白繒九。其神太昊。祭之桐木魚九,玄酒,具清酒膊脯。白衣。他如春。以庚、辛日為大白龍一,長九丈,居中;小龍八,各長四丈五尺,於西方,皆西嚮,相去九尺。鰥者九人,皆齋三日,服白衣舞之。司馬亦齋三日,白衣而立。蝦蟆池方九尺,深一尺。他如前。冬,舞龍六日,禱於名山以助之。家人祠井。無壅水。各為四通壇於邑北門外,方六尺,植黑繒六。其神玄冥。祭以黑狗子六,玄酒,具清酒膊脯。祝齋三日,黑衣。祝如春。以壬、癸日為大黑龍一,長六丈,居中;小龍五,各長三丈,於北方,皆北嚮,相去六尺。老者六人,皆齋三日,黑衣而舞。尉亦齋三日,黑衣而立。蝦蟆池皆如春。四時皆以水日,為龍必取潔土。令吏人夫婦皆偶處。」新論曰:「劉歆致雨,具作土龍。為土龍者,以龍見輒有風雨興起,以迎送之,故緣象其類為之。」武帝元封六年,旱,女子及巫丈夫不入市。成帝五年六月,始命諸官止雨,朱繩反縈社,擊鼓攻之。是後水旱常不和。干寶曰:「朱絲縈社。社,太陰也。朱,火色也。絲屬離。天子伐鼓於社,責群陰也;諸侯用幣於社,請上公也;伐鼓於朝,退自責也。此聖人厭勝之術。」

後漢自立春至立夏盡立秋,郡國上雨澤。若少,各掃除社稷,公卿官長以次行雩禮以求雨。春秋繁露曰:「大旱雩祭而請雨,大水鳴鼓而攻社,天地之所為,陰陽之所起,或請焉,或攻焉,何如也?曰:大旱,陽滅陰也。陽滅陰者,尊厭卑,固其義也,雖太甚,拜請之而已。大水者,陰滅陽也。陰滅陽者,卑勝尊也。以賤凌貴者,逆節,故鳴鼓而攻之,朱絲而脅之,為其不義,此亦春秋之不畏強禦也。變天地之位,正陰陽之序,直行其道而不忌其難,義之至也。」閉諸陽,衣皁,興土龍,山海經曰:「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郭璞曰:「今之土龍,本此,氣應自然冥感,非人所能。」立土人舞童二佾,七日一變如故事。反拘朱索縈社,伐朱鼓。禱賽以少牢如禮。

晉武帝咸寧二年春,旱,因後漢舊典,諸旱處廣加祈請。五月,祈雨於社稷山川。

東晉穆帝永和年,有司議,制雩壇於國南郊之旁,依郊壇近遠,阮諶雲「壇在巳地」。按得衛宏漢儀,稱「魯人為雩壇在城東南」。諸儒所說皆雲壇,而今作墠。又論語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衛宏所說魯城東南,舊跡猶在焉。祈上帝百辟。旱則祈雨,大雩社稷、山林、川澤。戴邈議云:「周冬及春夏旱,禮有禱無雩。天旱日淺則災微,旱日久則災甚。微則禱小神社稷之屬,甚乃大雩帝耳。按春秋左氏傳之義,春夏無雨未成災,雩而得雨則書雩,不得雨則書旱,明災成也。然則始雩未得便告飢饉之甚,為歌哭之請。」舞僮八佾六十四人,皆玄服,持羽翳,而歌雲漢之詩章。時博士議:「雲漢之詩,宣王承厲王,撥亂遇災而懼,故作是歌。今晉中興,奕葉重光,豈以周人耗斁之辭乎!漢魏之代,別造新詩,晉室太平,不必因故。」司徒蔡謨議曰:「聖人迭興,禮樂之制,或因或革。雲漢之詩,興於宣王,今歌之者,取其修德禳災,以和陰陽之義,故因而用之。」

齊明帝建武二年旱,雩,以武帝配饗於雩壇。時祠部郎中何佟之議曰:「皇齊以武帝配五精於明堂,今亦宜配享於雩壇矣。今武帝遏密未終,自可不奏樂,至於旱祭舞雩,蓋是吁嗟之義,既非懽樂,此不涉嫌。祝史稱祠,仰祈靈澤,舞雩無闕。」

梁武帝天監元年,有事雩壇。壇於南郊之左,高及廣輪四丈,周十二丈,四陛。帝以為雨既類陰,而求之正陽,其謬已甚。東方既非盛陽,而為生養之始,則雩壇應在東方,祈晴亦宜此地。遂移於東郊。十年,帝又以雩祭燔柴,以火祈水,於理為乖。於時停用柴燎,從坎瘞典。時議曹郎朱議曰:「按周宣雲漢之詩,毛注有瘞埋之文,不見燎柴之說。若以五帝必柴,則明堂又無其事。」大同五年,又築雩壇於籍田兆內。四月後旱,則祈雨行七事。一,理冤獄及失職者;二,賑鰥寡孤獨;三,省傜輕賦;四,舉進賢良;五,黜退貪邪;六,命會男女,卹怨曠;七,徹膳羞,弛樂懸而不作。天子降法服。七日,乃祈社稷。七日,乃祈山林川澤常興雲雨者。七日,乃禘群廟之主於太廟。七日,乃祈古來百辟卿士有益於人者。七日,乃大雩上帝,遍祈前祈所有事者。大雩禮於壇,用黃牯牛一,祈五天帝及五人帝,各依其方,以太祖配,位於青帝之南,五官配食於下。七日乃去樂。又遍祈社稷山林川澤,就故地處大雩。國南除地為墠,舞僮六十四人,皆衣玄服,為八列,各執羽翳。每列歌雲漢詩一章而畢。旱而祈澍,則報以太牢,皆有司行事。唯雩則不報也。若郡縣邑旱請雨,則五事同時並行。五事謂黜退貪邪以上,如前議。守令皆齋潔三日,乃祈社稷。七日不雨,更齋祈如初。三變仍不雨,復齋祈其界山林川澤常興雲雨者。祈而澍,亦各有報。

陳因梁故事。武帝時,以德皇帝配;文帝時以武帝配;廢帝以文帝配。牲用黃牛,而以清酒四升洗其首。其壇墠配饗歌舞,皆如梁禮。天子不親奉,則太宰、太常、光祿行三獻禮。其法皆採齊建武二年舊典。

後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四月旱,詔州郡於其界內,神無大小悉灑掃,薦以酒脯。年登之後,各隨本秩,祭之以牲牢。

北齊以孟夏龍見而雩,祭太微宮五精帝於夏郊之東。為圓壇,廣四十五尺,高九尺,四面各一陛。為三壝外營,相去深淺,並燎壇,一如南郊。後主時,錄尚書、總知內外兵及機密高阿那肱獨秉朝政。尚書郎中源師立嘗諮那肱云:「龍見當雩。」問師立云:「龍見何處,作何顏色?」師立云:「此是龍星見,須雩祭,非是真龍見。」那肱又云:「漢兒多事,強知星宿。」其牆面如此,竟亡齊國。若建午未申之月不雨,則使三公祈五帝於雩壇,禮用玉帛,有燎,不設樂,選伎工端潔善謳詠者,使歌雲漢之詩於壇南,其儀如郊禮。

隋制,雩壇國南十三里啟夏門外道左。高一丈,周二十丈。孟夏龍見,則雩五方上帝,配以五人帝於上,太祖配饗,五官從祀於下。牲用犢十,各依方色。若京師孟夏後旱,則祈雨,行七事。如梁之七事。七日,祈岳鎮海瀆及諸山川能興雲雨者;又七日,祈社稷及古來百辟卿士有益於人者;又七日,乃祈宗廟及古帝王有神祠者;又七日,乃修雩,祈神州;又七日,仍不雨,復從岳瀆以下祈禮如初。秋分以後不雩,但禱而已。皆用酒脯。初請後二旬不雨者,即徙市禁屠。皇帝御素服,避正殿,減膳撤樂,或露坐聽政。百官斷傘扇。令家人造土龍。雨澍,則命有司報。州縣祈則理冤獄,存鰥寡孤獨,掩骼埋胔,潔齋祈於社稷。七日,乃祈界內山川能興雲雨者,徙市斷屠。雨澍亦有報。

大唐武德初,定令:每歲孟夏,雩祀昊天上帝於圜丘,景皇帝配,牲用蒼犢二。五方上帝、五人帝、五官並從祀,用方色犢十。貞觀雩祀於南郊,顯慶禮於圜丘。開元十一年。孟夏後旱,則祈雨,審理冤獄,賑恤窮乏,掩骼埋胔。先祈岳鎮海瀆及諸山川能興雲致雨者,皆於北郊遙祭而告之。又祈社稷,又祈宗廟,每以七日皆一祈。不雨,還從岳瀆如初。旱甚,則大雩。秋分後不雩。初祈後一旬不雨,即徙市,禁屠殺,斷扇,造大土龍。雨足,則報祀。祈用酒脯醢,報准常祀,皆有司行事。已齋未祈而雨,及所經祈者,皆報祠。至二十年新撰禮,其正雩旱禱,並備本儀。起居舍人王仲丘議:「按貞觀禮,孟夏雩祀五方上帝五人帝五官於南郊,顯慶禮則雩祀昊天上帝於圜丘。按鄭玄注月令云:『雩於上帝者,天之別號,允屬昊天,祀於圜丘,尊天位也。』然雩祀五帝既久,亦請二禮並行,以成大雩帝之義。」

卷四十四 禮四 大享明堂 朝日夕月 禋六宗 大靈星 風師雨師及諸星等祠

通典卷第四十四

禮四沿革四吉禮三 大享明堂明堂制度附朝日夕月禋六宗大靈星風師雨師及諸星等祠 大享明堂明堂制度附有熊唐虞夏殷周漢後漢魏晉東晉宋齊梁陳後魏北齊後周隋大唐

黃帝拜祀上帝於明堂。或謂之合宮。其堂之制,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水圜宮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名崑崙,天子從之入,以拜祀。漢公玉帶所上制度。

唐虞祀五帝於五府。府者,聚也。言五帝之神聚而祭於此堂。蒼曰靈府,赤曰文祖,黃曰神計,白曰明紀,黑曰玄矩。五府之制,未詳。

夏后氏享祖宗於世室。言代代不毀之。故魯名宗廟曰「文代室」「武代室」。世室之制,堂修二七,廣四修之一。修,南北之深也。夏度以步,令堂修十四步,益以四分修之一,則堂廣十七步半。五室,三四步,四三尺。堂上為五室,象五行也。三四步為室方也,四三尺以益廣也。木室於東北,火室於東南,金室於西南,水室於西北,其方皆三尺,其廣益之以三尺也。土室於中央,方四步,其廣益之以四尺。此五室居堂,南北六丈,東西七丈。九階。南面三階,三面各二。四旁兩夾窗。窗助戶為明也,每室四戶八窗。白盛。蜃灰也。以蜃灰堊牆,所以飾成宮室。盛音成。門堂三之二,門側之堂,取數於正堂。南北九步二尺,東西十一步四尺。室三之一。兩室與門,各居一分。

殷人曰重屋。其制,堂修七尋,崇三尺,四阿重屋。重屋者,王宮正堂若大寢也。阿,今四注也。重屋,複笮也。八尺曰尋。

周制,季秋大享於明堂,宗祀文王以配上帝。謂祀昊天上帝。先儒所釋不同。若以祭五帝,則以天帝皆坐明堂之中,以五人帝及文王配之,五官之神坐於庭中,以武王配之,通名曰祖宗,故云「祖文王而宗武王」。文王為父,配祭於上;武王為子,配祭於下。如其所論,非為通理。但五神皆生為上公,死為貴神,生存之日,帝王饗會,皆須升堂,今死為貴神,獨配於下,屈武王之尊,同下坐之義,為不便。意為合祭五帝於明堂,唯有一祭,月令所謂九月大饗帝於明堂也。五帝及神俱坐於上,以文武二祖,汎配五帝及五神而祭之。以文王配祭五帝,則謂之祖,以武王配祭五神,則謂之宗。明二君同配,故祭法雲「祖文王而宗武王」。夫祖者始也,宗者尊也,所以名祭為始尊者,明祭之中有此二義。其制,度九尺之筵,東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明政教之堂也。周度以筵,亦王者相改也。周堂高九尺,殷三尺,夏一尺,相參之數也。禹卑宮室,為一尺之堂歟?此三者或舉宗廟,或舉王寢,或舉明堂,互言以明其同制也。則宗廟、路寢、明堂,名殊制同。釋名曰:「明猶清也。堂,高明貌也。」東西長八十一尺,南北六十三尺,其堂高九尺。於一堂之上為五室,每一室廣一丈八尺。每室開四門,門旁各有窗。九階外有四門,門之廣二丈一尺。門兩旁各築土為堂,南北四十二尺,東西五十四尺。其堂上各為一室,南北丈四尺,東西丈八尺。其宮室牆壁,以蜃蛤灰飾之。大戴禮盛德篇云:「明堂九室,室有四戶八窗。三十六戶,七十二牖。蓋以茅,上圓下方。其外水名辟雍。」明堂月令說云:「堂高三尺,東西九仞,南北七筵。九室十二堂。室四戶八牖,宮三百步。在近郊三十里。」又雲「堂方百四十四尺,坤之策也。屋圜徑二百一十六尺,乾之策也。太廟明堂方三十六丈,通天屋徑九丈,陰陽九六之變也。圜蓋方載,九六之道。八闥以象八卦,九室以象九州,十二宮以應十二辰。三十六戶七十二牖,以四戶八牖乘九室之數也。戶皆外設而不閉,示天下不藏也。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黃鐘九九之實也。二十八柱列於四方,亦七宿之象也。堂高三尺,以應三統。四嚮五色,各象其行。外博二十四丈,以應節氣也。」淳于登說云:「明堂在國之南,三里之外,七里之內,丙巳之地。」又戴德云:「明堂辟雍是一」。古周禮、孝經說以明堂為文王廟。左傳魯僖公五年:「既視朔,遂登觀臺。」服氏云:「人君入太廟視朔,天子曰靈臺,諸侯曰觀臺,在明堂之中。」文公二年,服氏雲明堂祖廟。並與鄭說不同。鄭注玉藻云:「天子廟及路寢,皆如明堂制。」即鄭意以為三者名異而制同。王制雲「小學在公宮之左,大學在郊」,即云:「天子曰辟雍」,是學不得與明堂同為一物。又,天子宗廟在雉門之外,孝經緯雲「明堂在國之陽」,玉藻又云:「聽朔於南門外」,是明堂與祖廟別處,不得為一也。蔡邕明堂章句曰:「明堂者,天子太廟,所以宗祀,周謂之明堂。東曰青陽,南曰明堂,西曰總章,北曰玄堂,中曰太室。人君南面,故主以明堂為名。在其五堂之中央,皆曰太廟。饗射、養老、教學、選士,皆於其中。故言其正室之貌則曰太廟,取其尊崇則曰太室,取其向明則曰明堂,取其四時之學則曰太學,取其周水圜如璧則曰辟雍。雖各異名,而事實一也。」袁準正論:「明堂、宗廟、太學,事義固各有所為,而代之儒者,合為一體。取詩書放逸之文,經典相似之語,推而致之。考之人情,失之遠矣。宗廟之中,人所致敬,幽隱清淨,鬼神所居,而使眾學處焉,饗射於中,人鬼慢黷,死生交錯,囚俘截耳,瘡痍流血,以干鬼神,非其理也。茅茨采椽,至質之物,建日月,乘玉輅,以處其中,非其類也。夫宗廟,鬼神之居,祭天而於人鬼之室,非其處也。王者五門,宗廟在一門之內,若在廟而張三侯,又辟雍在內,人物眾多,非宗廟之中所能容也。」如準所論,與鄭義合。或以「周時德澤洽和,蒿茂大以為宮柱,名曰蒿宮,此天子之路寢也」。呂氏春秋曰:「茅茨蒿柱,土階三等。」

漢武帝元封五年,祠太一五帝於明堂上座,高皇帝對之。是時未以高祖配天,故言對也。光武以來乃配。牲以太牢。天子從崑崙道入。崑崙道,即依黃帝時制也。始拜明堂如郊禮。畢,燎堂下。其明堂制,從公玊帶所上黃帝時圖。其年四月,天子封泰山,泰山東北阯,有古時明堂處,處險不敞。上欲理明堂奉高旁,未曉制度。濟南人公玊帶上黃帝時明堂圖。上從之,作於汶上。

後漢光武建武三十年,初營明堂。明帝永平二年正月辛未,初祀五帝於明堂,光武帝配。五帝座位堂上,各處其方。黃帝在未,皆如南郊之位。光武位在青帝之南少退,西面。各一犢,奏樂如南郊。章帝元和二年二月壬申,宗祀五帝於孝武所作汶上明堂,光武帝配,如雒陽明堂禮。癸酉,更告祀高祖、太宗、世宗、中宗、世祖、顯宗於明堂,各一太牢。安帝延光三年,祀汶上明堂,如元和故事。其制度,建武初營明堂,上圓下方,法天地。八窗四閨,法八風四時。九室十二座,法九州,十二月。三十六戶,七十二牖。法三十六旬,七十二風。

魏明帝太和元年正月丁未,宗祀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祝稱天子臣某。

晉武帝泰始二年二月丁丑,宗祀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又議明堂宜除五帝坐,同稱昊天上帝,各設一坐而已。摯虞議:「案:漢魏故事,明堂祀五帝。新禮雲『五帝即上帝,帝即天也』,遂除五帝之位。又按仲尼稱『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以配上帝』。周禮『 祀天旅上帝,祀地旅四望』。四望非地,則上帝非天,斷可識矣。又生為明王,沒則配五行,如太昊配木之例。此五帝者,配天之神,同兆之於四郊,報之於明堂。」十年十月,詔復明堂五帝位。時以五精帝佐天育物,前代相因,莫之或廢。

東晉孝武帝太元十三年正月後辛,祀明堂。車服之儀,率遵漢制。出以法駕,服以袞冕。時孫耆之議:「郊以配天,故配之以后稷;明堂祀帝,故配之以文王。由斯言之,郊為皇天之位,明堂為上帝之廟。故徐邈以配之為言必有神主,郊為天壇,則明堂非文廟矣。」時議帝親奉,今親祀北郊,明年正月上辛祀昊天,次辛祠后土,後辛祀明堂。

宋孝武大明五年,依漢汶上儀,設五帝位,太祖、文帝對饗。祭皇天上帝,鼎俎彝簋,一依太廟禮。堂制:但作大殿屋十二閒,無古三十六戶七十二牖,文飾雕畫而已。時有司奏:「伏尋明堂辟雍,制無定文,自漢暨晉,莫之能辨。周書雲,清廟、明堂、路寢同制。鄭玄注禮,義生於斯。諸儒又雲,明堂在國之陽,丙巳之地,三里之內。晉侍中裴頠以為尊祖配天,其義明著,廟宇之制,理據未分,直可為殿,以崇嚴祀。其餘雜碎,一皆除之。裴頠所奏,竊謂可安。國學之南,地寔丙巳,其牆宇規範,宜擬則太廟,唯十有二閒,以應一周之數。」六年正月,帝親奉明堂,祀祭五時帝,以太祖配。是用鄭玄義。

齊高帝建元元年七月,祭五帝之神於明堂,有功德之君配。明堂制五室。時從王儉義。明帝崇昌元年,有司奏以武帝配。國子助教謝曇濟議:「按祭法禘郊祖宗,並列嚴祀。鄭玄注義,亦據兼饗。宜祖宗兩配,文武雙祀。」左僕射王晏議:「若用鄭玄祖宗通稱,則生有功德,沒垂尊稱,歷代配帝,何止於二?今殷薦上帝,允屬武帝,百代不毀,其文廟乎!」詔可。

梁祀五帝於明堂,服大裘冕,樽以瓦,俎豆以純漆,牲以特牛,餚膳準二郊。若水土之品,蔬菜之屬,宜以薦。郊所無者,從省除。所配五帝,行禮自東階升,先春郊帝為始,止一獻清酒,停三獻及灌事。儀曹郎朱議:「祀明堂改服大裘。又以貴質,不應三獻。禮云:『朝踐用大樽。』鄭玄云:『大樽,瓦也。』『有虞氏瓦樽』。此皆是宗廟,猶以質素;況在明堂,理不容象樽也。郊祀貴質,器用陶匏,宗廟貴文,誠宜雕俎。明堂之禮,於郊為文,比廟為質,請改器用純漆,庶合文質之衷。舊儀,鬯灌求神,初獻清酒,次醽終醁。禮畢,太祝取俎上黍肉,當御前以授。且五帝天神,不可求之於地,二郊主祭,無授肉之禮。請停三獻灌鬯及授俎之法,止於一獻清酒。舊用太牢,按郊用繭栗,詩云祀文王於明堂,有『維牛維羊』。良由周監二代,其義貴文,明堂方郊,未為極質,故特用三牲。今斟酌百王,義存通典,蔬果之薦,雖符周禮,而牲牢之用,宜遵夏殷。請自今明堂牲用特牛。」從之。其堂制,十二年,毀宋太極殿,以其材構明堂十二閒,皆準太廟。以中央六閒安六天座,悉南向。東來第一青帝,五帝依次而列。五人帝配饗,在阼階,東上,北向。大殿後為小殿五閒,以為五佐室焉。帝曰:「明堂之祭五帝則是總義,在郊之祭五帝,則是別義。宗祀所配,復應有室,若專配一室,則義非配五;若皆配五,則成五位。以理而言,明堂無室。」朱以:「月令『天子居明堂左、右。』聽朔之禮,既在明堂,今若無室,則於義或闕。」帝又曰:「鄭玄義,聽朔必在明堂,此則人神混淆,莊敬道廢。春秋左氏傳云:『介居二大國之閒。』此雲左右者,謂祀帝堂南,又有小室,亦號明堂,分為三處聽朔。既有三處,則有左右之義。在宮之內,明堂之外,人神有別,差無相干。」其議是非莫定,初尚未改。十二年,太常丞虞復引周禮明堂九尺之筵,以為「高下脩廣之數,堂崇一筵,故階高九尺。漢家制度,猶遵此禮」。於是毀宋太極殿,為明堂十二閒。

陳祀昊天上帝、五帝於明堂,牲以太牢,粢盛六飯,鉶羹蔬備薦焉。武帝以德帝配,文帝以武帝配,廢帝以文帝配。堂制,殿屋十二閒,中央六閒,依前代安六座。四方帝各依其方,黃帝居坤維,而配饗座依梁法。

後魏文帝太和十五年四月,經始明堂,改營太廟。遷洛之後,宣武永平、延昌中,欲建明堂,而議者或雲五室,或雲九室。至明帝神龜中,復議之,元叉執政,遂營九室,值代亂不成。宗配之禮,迄無所設。

北齊採周官考工記為五室。

後周採漢三輔黃圖為九室。並竟不立。

隋文帝開皇十三年,議立明堂,繁役不就。終隋代,季秋祀五方上帝於雩壇上,其用幣各依其方。人帝各在天帝之左。太祖在太昊南,西向。五官在庭,各依其方。牲用犢十二。皇帝、太尉、司農行三獻禮於青帝及太祖。自餘有司助奠。五官位於堂下,行一獻禮。有燎。其省牲進熟,如南郊禮。時禮部尚書牛弘定議造明堂,將作大匠宇文愷依月令樣,重檐複屋,五房四達,丈尺規矩,皆有準憑。帝命有司規兆,方欲崇建,又命詳定,諸儒爭論,莫之能決。煬帝大業年中,愷又奏之,以佗役繁興,遂寢。

大唐武德初,定令:每歲季秋祀五方上帝於明堂,以元帝配,五人帝、五官並從祀。迄於貞觀之末,竟未議立明堂,季秋大享則於圜丘行事。高祖配圜丘及明堂北郊之祀,元帝專配感帝。自餘悉依武德令。

永徽二年,又奉太宗配祠明堂,有司遂以高祖配五天帝,太宗配五人帝。下詔造明堂,內出九室樣。堂三等,每等階各十二。上等方九雉,八角,高一尺。中等方三百尺,高一筵。下等方三百六十尺,高一丈二尺。上等象黃琮,為八角,四面安十二階。有司奏請從內樣為定:「堂之高下,仍請準周制高九尺,其方共作司約準二百四十八尺。中等下等並不用。又內樣室各方三筵,開四闥八窗。屋圓楣徑二百九十一尺。按季秋大享,各在一室,商量不便,請依兩漢季秋合享,總於太室。若四時迎氣之祀,則各於其方之室。其安置九室之制,增損明堂故事,三三相重。太室在中央,方六丈。其四隅之室,謂之左右房,各方二丈四尺。當太室四面,青陽、明堂、總章、玄堂等室,各長六丈,以應太室;闊二丈四尺,以應左右房。室閒並通巷,各廣丈八尺。其九室並巷在堂上,總方百四十四尺,法坤之策。屋圓楣、楯、檐,或為未允。請據鄭玄、盧植等說,以前梁為楣,徑二百一十六尺,法乾之策。圓柱旁出九室四隅,各七尺,法天以七紀。柱外餘基共作司約準面別各餘丈一尺。內樣:室別四闥八窗,檢與古合,請依為定。其戶仍外設而不閉。內樣:外有柱三十六,每柱十梁。內有七閒,柱根以上至梁高三丈,梁以上至屋峻起,計高八十一尺。上圓下方,飛檐應規,請依內樣為定。其蓋屋制,據考工記改為四阿,並依禮加重檐,準太廟安鴟尾。堂四向各依方色。請施四垣四門。辟雍,按大戴禮及前代說,辟雍多無水廣、內徑之數。蔡邕雲『水廣二十四丈,四周於外,水外周隄』。又張衡東京賦稱『造舟為梁』。禮記明堂陰陽錄『水行左旋以象天』。水廣二十四丈,恐傷於闊,請減為二十四步,垣外量取周足。仍依故事造舟為梁,其外周以圓隄,並取陰陽『水行左旋』之制。按三輔黃圖,殿垣四周方在水內,高不蔽目,殿門準太廟南門去廟階遠近為制。仍立四門八觀,依太廟門別各安三門,施玄閫,四角造三重巍闕。」此後群儒紛競,各執異議,不定且止。

顯慶元年,禮官議,太宗不當配五人帝。太尉長孫無忌等議曰:「宗祀明堂,必配天帝,而伏羲五代,本配五郊,與入明堂,自緣從祀。今以太宗作配,理有未安。伏見永徽二年,追奉太宗,以遵嚴配。當時高祖先在明堂,禮司致惑,竟未遷祀。乃以太宗降配五人帝,雖復亦在明堂,不得對越天帝。謹按孝經『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又尋歷代禮儀,且無父子同配明堂之義。唯祭法云:『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鄭玄注曰:『禘郊祖宗,謂祭祀以配食也。禘謂祭昊天於圜丘,郊謂祭上帝於南郊,祖、宗謂祭五帝五神於明堂也。』尋鄭此注,乃以祖宗合為一祭,又以文武共在明堂,連衽配祠,良為謬矣。故王肅駁曰:『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祖宗自是不毀之名,非謂配食於明堂者也。審如鄭義,則經當言祖祀文王於明堂,不得言宗祀也。凡宗者,尊也。周人既祖其廟,又尊其祀,孰謂祖於明堂者乎?』鄭引孝經以解祭法,而不曉周公本意,殊非仲尼之義旨也。臣謹上考殷周,下洎貞觀,並無一代兩帝同配於明堂。伏惟高祖太武皇帝躬受天命,奄有神州,創制改物,體元居正,為國始祖,抑有舊章。太宗文武皇帝道格上玄,功清下黷,拯率土之塗炭,布大造於生靈,請準詔書,宗祀於明堂,以配上帝。」從之。

乾封初,仍祭五方上帝,依鄭玄義。司禮少常伯郝處俊議明堂,檢舊禮用鄭玄義,新禮用王肅義。詔依舊用鄭玄義。復議立明堂。左僕射于志寧等請為九室,太常博士唐昕等請為五室。高宗令於觀德殿依兩議張設,親與公卿觀議。上以五室為便,不定,又止。二年十二月,詔祀明堂感帝,高祖、太宗崇配,仍總祭昊天上帝及五天帝。三年三月,議定,下詔改元為總章,分萬年縣置明堂縣。

總章三年三月,具明堂規制,下詔:其明堂院,每面三百六十步,當中置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四,總成三百六十步。當中置堂,處二儀中,定三才之本。自降院每面三門,同為一宇,俳佪五閒。一周有四時,故四面各開門。時有三月,故每一所開三門。一年有十二月,故周迴十二門。又易三為陽數,二為陰數,合而為五,所以每門舍五閒。院四隅各置重樓,其四墉各依方色。按淮南子地有四維,故四角四樓。又有五方水火金木土,五方各異色,其牆各依本方之色。基八面。象八方。按周禮黃琮禮地。鄭玄注「琮者,八方之玉,以象地形」,故知地形八方。漢武帝立八觚壇以祀地,故今為八方之基以象之。高丈二尺,徑二百八十尺。陽律六,陰呂六,陰陽合,故今高丈二尺。易三為陽數,八為陰數,三八相乘,得二百四十。又漢書九會之數有四十,合為二百八十,所以階徑二百八十尺,通天地綜陰陽也。每面三階,周迴十二階,漢書天有三階,故每面三階;地有十二辰,故周十二階。每階二十五級。按文子,從凡至聖,有二十五等。基上一堂,其宇上圓。按道德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又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漢書:「太極元氣,含三為一。」又曰:「天子以四海為家。」故置一堂以象元氣,並取四海為家之義。又周禮蒼璧禮天。鄭注「璧圓象天」,故宇上圓。堂每面九閒,各廣丈九尺。按尚書地有九州,又易陰數十,故閒別丈九尺。堂周迴十二門,一歲十二月也。每門高丈七尺,闊丈三尺。周易陰數十,陽數七,合為其高。又陽數五,陰數八,合為其闊。堂周迴二十四窗,天有二十四氣。窗高丈三尺,一年十二月並閏。闊丈一尺,天數一,地數十。櫺二十三,天數九,地數十,並四時。二十四明。八卦共二十四爻。堂心八柱,長五十五尺。按河圖八柱承天也。大衍之數五十有五,以為柱之長也。堂心之外,置四輔,天有四輔星。八柱四輔之外,第一重二十柱,天數五,地數十,並五行之數,合二十。第二重二十八柱,天有二十八宿。第三重三十二柱。漢書有八節、八政、八風、八音,四八三十二。外面周迴三十六柱。按漢書一期三十六旬。八柱之外,柱脩短總有三等,象三才。都合百二十柱。按禮記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合為百二十。其上檻周迴二百四柱。易坤之策百四十有四,漢書九會之數有六十。重楣,二百一十六條。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大小節級栱,總六千三百四十五。按漢書會月之數六千三百四十五。重幹,四百八十九枚。漢書章月二百三十五,月閏二百五十四,總成四百八十九。下,七十二枚。象七十二候。上,八十四枚。漢書推九會之數有七十八。司馬彪注莊子云:「天地四方為六合。」總成八十四。枅,六十枚。按漢書推太歲之法有六十。連栱,三百六十枚。易一期之日,三百有六十。小梁,六十枚。象六十甲子。,二百二十八枚。漢書章中二百二十八。方衡,一十五重。五行生數一十有五。南北大梁,二根。太極生二儀。陽馬,三十六道。易緯有三十六節。椽,二千九百九十根。按漢書,月法二千三百九十二,通法五百九十八,共成二千九百九十。大梠,兩重,重別三十六條,總七十二。按淮南子,太平之時,五日一風,一年七十二風。飛檐椽,七百二十九枚。漢書從子至午,其數七百二十九。堂檐,徑二百八十八尺。乾之策二百一十六,並七十二候之數。堂上棟,去階上面九十尺。天數九,地數十,以九乘十,當九十。四檐,去地五十五尺。大衍之數五十五。上以清陽玉葉覆之。淮南子曰「清陽為天」,今以清陽之色。詔下之後,猶詳議未決。後竟不立。

武后臨朝,垂拱元年,有司議圜丘及南郊、明堂嚴配之禮。成均助教孔玄義奏議曰:「臣謹按孝經云:『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明配尊大之天,昊天是也。物之大者,莫大於天,推父比天,與之相配,行孝之大,莫過於此,以明尊嚴之極也。請奉太宗文武聖皇帝、高宗天皇大帝配昊天上帝於圜丘,義符孝經、周易之文也。神堯皇帝肇開王業,應天順人,請配感帝於南郊,義符大傳之文也。又孝經雲『宗祀文王於明堂』。文王言祖,而雲宗者,亦是通武王之義。請太宗、高宗配祭於明堂,義符周易及祭法之文。」

太子右諭德沈伯儀議曰:「謹按禮:『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禘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鄭玄注云:『禘、郊、祖、宗,為祭祀以配食也。禘謂祭昊天於圜丘,祭上帝於南郊曰郊,祭五帝、五神於明堂曰祖、宗。』伏尋嚴配之文,於此最為詳備。得禮之序,莫上於周。禘嚳郊稷,不聞於二主;明堂宗祀,始兼於兩配。以文王、武王父子殊別,文王為父,上配五帝;武王對父,下配五神。孝經云:『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不言嚴武王以配天,則武王雖在明堂,理未齊於配祭;既稱宗祀,義獨主於尊嚴。雖同兩祭,終為一主。故孝經緯曰『后稷為天地主,文王為五帝宗』也。必若一神兩祭便,則五祭十祠,薦獻頻繁,實虧於數。此則神無二主之道,禮崇一配之義。竊尋貞觀、永徽,共遵專配;顯慶之後,始創兼尊。必以順古而行,實謂從周為美。高祖神堯皇帝請配圜丘、方澤。太宗文武聖皇帝請配南郊、北郊。高宗天皇大帝制禮作樂,告禪升中,率土共休,普天同賴,竊惟莫大之孝,理當總配五天。」

鳳閣舍人元萬頃、范履冰等議:「謹按見行禮,昊天上帝等祠五所,咸奉高祖神堯皇帝、太宗文武聖皇帝兼配。今議者引祭法、周易、孝經之文,雖近稽古之詞,殊失因心之旨。伏據見行禮,高祖、太宗今既兼配五祠,當依舊無改。高宗在功烈而無差,豈祀配之有別。請奉歷配五祠。」從之。郊丘諸禮,皆以三祖俱配。

至四年二月,毀東都之乾元殿,就其地造明堂。因下詔曰:「時既沿革,莫或相遵,自我作古,用適於事。今以上堂為嚴配之所,下室為布政之居。其制度異諸儀法,今不全載。來年正月一日,可於明堂宗祀三聖,以配上帝。」其月明堂成,號為萬象神宮。天授二年正月乙酉,日南至,親祀明堂,合祭天地,以周文王及武氏先考、先妣配,百神從祀,並於壇位次第布席而祀。武太后又於明堂後造佛舍,高百餘尺。始構,為大風振倒。又重營,其功未畢。證聖元年正月景申夜,佛堂災,延燒明堂,至明而盡。尋又無雲而雷起,自西北來。未幾,復令依舊規制重造明堂,凡高二百九十四尺,東西南北廣三百尺。上施寶鳳,俄以火珠代之。明堂之下,圍繞施鐵渠,以為辟雍之象。初為明堂,於堂後又為天堂五級,至三級則俯視明堂矣。未就,並為天火所焚。至重造,制度卑狹於前。為天堂以安大象,鑄大儀以配之。天堂既焚,鐘復鼻絕。至中宗,欲成武太后志,乃斷象令短,建聖善寺閣以居之。其明堂微於西南傾,工人以木於中柱之,不欲人見,因駕為九龍盤蚪之狀,其圓蓋上施一丈金鳳。至是改鳳為珠,群龍捧之。天冊萬歲二年三月,造成,號為通天宮。四月,又行親享之禮,大赦,改元為萬歲通天。明年九月,又享於通天宮。

中宗即位,神龍元年九月,親享明堂,合祭天地,以高宗配。季秋大享,復就圜丘行事,迄於睿宗之代。神龍元年,享昊天上帝於東都明堂,以高宗天皇大帝崇配。其儀亦依乾封故事。

開元五年,行幸東都,將行大享之禮,以武太后所造明堂,有乖典制,遂拆,依舊造乾元殿。太常博士馮宗等奏議:「武太后建天樞太儀,乾元遺趾,興重閣層樓。人斯告勞,天實貽誡。煨燼甫爾,遽加脩立。今請削彼明堂,復乾元殿,則當寧無偏,人識其舊矣。」詔令所司,詳議奏聞。刑部尚書王志愔等議,咸以此堂所置,有乖典制,請改拆,依舊造乾元殿。從之。每臨御,依正殿禮。自是駕在東都,常以元日冬至於乾元殿受朝賀。季秋大享,依舊於圜丘行事。十年,復題乾元殿為明堂,而不行享禮。二十年,季秋,大享於明堂,祀昊天上帝,以睿宗配。又以五方帝、五官從祀。籩豆樽罍之數,與雩禮同。時起居舍人王仲丘建議曰:「顯慶禮,祀昊天上帝於明堂。準孝經『后稷配天,文王配上帝』,先儒以為天是感精之帝,即太微五帝,皆是星辰之例。且上帝之號,皆屬昊天,鄭玄引五帝。按周禮『 王將旅上帝』,『祀五帝』,由此觀之,上帝、五帝,是有差別。又孝經『嚴父莫大於配天』,其下文即雲『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鄭注云:『上帝者,天之別名。神無二主,故異其處。』孔安國云:『帝亦天也。』然則禋享上帝,有合經義。而五方皆祀,行之已久。今亦二禮並行,以成月令大享之義。」二十五年,駕在西京,詔將作大匠康素往東都毀之。素以毀拆費功,乃奏請且拆上層,但留下層以為正殿。從之。復依舊改為乾元殿。其大享儀,具開元禮。初,萬歲通天元年四月,鑄九鼎成,置於明堂之庭,各依四方列焉。蔡州鼎名永昌,高丈八尺,受千八百石。冀州鼎名武興,雍州鼎名長安,兗州鼎名日觀,青州鼎名少陽,徐州鼎名東原,揚州鼎名江都,荊州鼎名江陵,梁州鼎名成都。八州鼎各高一丈四尺,受千二百石。用銅五十六萬七百一十二斤。鼎上各寫本州山川物產之象,仍令著作郎賈應福、殿中丞薛昌容、鳳閣主事李元振、司農錄事鍾紹京等分題之,左尚令曹元廓畫。仍令宰相、諸王率南北宿衛兵十餘萬人,併杖內大牛、白象等共曳之。自玄武門外曳入,天后自製曳鼎歌詞,令曳者唱和焉。其時又造大儀鐘,斂天下貢金三品,竟不成。九鼎初成,令以黃金千兩塗之。納言姚諫曰:「夫鼎者神器,貴在質樸自然,無假別為浮飾。臣觀其狀,先有五彩輝煥錯雜其閒,豈待金色方為炫耀?」從之。開元二年八月,太子賓客薛謙光獻東都九鼎銘。其蔡州銘武后所制,文曰:「犧、農首出,軒、昊膺期。唐虞繼踵,湯禹乘時。天下光宅,域內雍熙。上玄降鑒,方建隆基。」紫微令姚崇等奏曰:「聖人啟運,休兆必彰。請宣付史館。」

朝日夕月周漢魏晉齊後魏後周隋大唐 周制,以柴祀日月星辰。鄭眾云:「實牲體於柴上。日者,陽精,屬天;月者,陰精,屬地。陰道挈制於陽,故月屬天而從於陽,有同實柴之義。」日壇曰王宮,月壇曰夜明。牲幣俱色赤,樂與祭五帝樂同,禮神之玉以珪璧。珪璧,邸為璧,取殺於上帝。殺,色界切。王搢大珪,執鎮珪,繅藉五采五就,以朝日。王朝日者,示有所尊,訓人事君也。王者父天而母地,兄日而姊月,故常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況人得不事耶!君子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故本二分也。王服玄冕,所以尚質。自朝至暮,行祭之禮。先以牲幣於柴上而燔之,升煙於天,以同五帝之儀。凡祭日月,歲有四焉。迎氣之時,祭日於東郊,祭月於西郊,一也;二分祭日月,二也;祭義雲「郊之祭,大報天而主日,配以月」,三也;月令十月祭天宗,合祭日月,四也。但四氣之時,有分有合。二分之日祭,謂分也。大報天而主日,以月配之,是合也。大報配祭之時,日燎於壇,月埋於坎,瘞埋之時自血始,燔燎之時自氣先。合為大祭,分為中祭。郊特牲雲「大報天而主日」。其禮宜重,用犢。分祭宜輕,輕則用少牢。拜日於東郊,拜月於西郊者,此因而祭於郊也。郊特牲大報之時,掃地而祭,燔柴而郊,就陽位也。祭法分祭之時,王宮祭日,夜明祭月,以少牢,在壇上,不於地也。至時於二祭所用珪玉,亦無差別。覲禮,拜日於東門之外,此會同以春也。禮日於南門外,禮月於北門外。此謂會同以夏、秋、冬。變拜言禮者,容祀也。祀月於北郊者,太陰之精,以為地神也。若王巡狩會盟,燔柴升煙以祭日,是君自以君道而祭陽也。方伯之會盟,則瘞埋以祭月,是臣自以臣道而祭陰。 漢武帝立二十八年,始郊太一,朝日夕月,改周法。其後常以郊泰畤,質明,出行竹宮,東向揖日。其夕,西向揖月。即為郊日月,又不在東西郊,遂朝夕常於殿下東面拜日。群公無四朝之事。

魏文帝詔曰:「天子拜日東門之外,禮方明也。而漢儀煩褻似家人之事,非尊天之道。」黃初二年正月乙亥,朝日於東門之外。而正月,非二分之義。祕書監薛靖論云:「按周禮朝日無常日,鄭玄雲用二分。秋分之時,月多東升,西向拜之,背實遠矣。朝日宜用仲春之朔,夕月宜用仲秋之朏。」淳于睿駁之,引禮記雲「祭日於東,祭月於西,以端其位」。周禮秋分夕月,並行於上代。西向拜月,雖如背實,亦猶月在天而祭之於坎,不復言背也。猶如天子東西遊幸,其堂之官及拜官,猶北向朝拜,寧得以背實為疑?

明帝太和元年二月丁亥朔,朝日於東郊。八月己丑,夕月於西郊。始得古禮。

晉因之。武帝太康二年,有司奏:春分朝日,寒溫未適,不可親出。詔曰:「頃方難未平,今戎事已息,此禮為大。」遂親朝日。

齊末東昏侯永元元年,何佟之議:「王者兄日姊月,馬、鄭用二分,盧植用立春。佟之以為日者太陽之精,月者太陰之精。春分陽氣方永,秋分陰氣向長。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朝敬故以二分,差有理據,則融、玄得義矣。今損漢儀,上採周禮春分之義,又無諸侯之事,無所出於東郊,今正殿即朝會行禮之廷,宜常以春分正殿之廷拜日。其夕月文不分明。佟之謂魏代所行,善得與奪之衷。今請以春分朝於殿廷西,東向而拜日;秋分夕於殿廷東,西向而拜月。此所謂正於日月以端其位。服無旒藻之飾,蓋本天至質,朝日不得同昊天至質之禮,故以玄冕三旒。近代祀天,服袞冕十二旒,極文章之美,則是古今禮變。禮天朝日,服宜有異,頃代天子小朝會,服絳紗袍、通天金博山冠,斯即今朝之服次袞冕者也。竊謂宜服此拜日月,甚得差降之宜。」

後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詔曰:「近論朝日夕月,皆以二分之日,於東西郊行禮。然月有餘閏,行無常準。今若一以分日,或值月出於東,而禮於西,尋情即禮,不可施行。昔曹魏薛靖以為朝日取月一日為朔,夕月三日為朏。朔者月形始著。今未知朏朔二分,何者為是?」游明根等對曰:「考按舊式,準校眾議,宜從朏月。」

後周以春分朝日於國東門外,為壇,如其郊。用特牲、青珪有邸。皇帝乘青輅,及祀官俱青冕,執事者青弁。司徒亞獻,宗伯終獻。燔燎如圜丘。秋分夕月於國西門外,為壇於坎中,方四丈,深四尺。燔燎禮如朝日也。

隋因之。開皇初,於國東春明門外為壇,如其郊。每以春分朝日。又於國西開遠門外為坎,深三尺,廣四丈;為壇於坎中,高一尺,廣四尺。每以秋分夕月。牲幣與周同。

大唐二分朝日夕月於國城東西,各用方色犢。備開元禮。

禋六宗虞周漢後漢魏晉後魏 虞書云:「禋於六宗。」 周制,祀昊天上帝,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又雲「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漢興,於甘泉汾陰立壇,禋六宗。平帝元始中,王莽、孔光等奏曰:「祀典,功施於人則祀之。天文日月星辰,所昭仰也;地理山川海澤,所生殖也。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是日月雷風山澤,易卦六子之尊氣,所謂六宗也。星辰水火溝瀆,皆六宗之屬。」

後漢安帝元初六年三月庚辰,初立六宗,祀天地四方之中於洛陽西北戌亥之地,比於太社。時司空李郃奏曰:「按尚書『禋於六宗。』漢興,亦不廢。今宜復舊制。」馬融曰:「萬物非天不覆,非地不載,非春不生,非夏不長,非秋不收,非冬不藏。禋於六宗,此之謂也。」鄭玄曰:「禋,煙也。取其氣達升,報於陽也。」孔安國曰:「精意以享謂之禋。宗,尊也。所尊祭其祀有六:埋少牢於太昭,祭時;相近於坎壇,祭寒暑;王宮,祭日;夜明,祭月;幽禜,祭星;雩禜,祭水旱。是為六宗。」

魏明帝立六宗,祀六子之卦。明帝疑其事,以問王肅,亦以為六子之卦,故不廢矣。景初二年,改祀太極中和之氣。時大議其神,散騎常侍劉邵以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六宗者,太極沖和之氣,為六氣之宗者也。虞書謂之六宗。」時從其議。

晉初,罷其祀。時司馬彪表雲「六宗之禮,不應特立」。新禮遂廢。後復立六宗祀,因魏舊事。時摯虞奏:「按舜受終,禋於六宗,漢魏相仍,著為貴祀。凡崇禮百神,放而不致,有其舉之,莫敢廢也。宜定新禮,祀六宗如舊。」從之。

後魏明元泰常三年,立六宗祀,皆有別兆,祭有常日,牲用少牢。至孝文太和十三年,詔祀天皇大帝及五帝之神於郊天壇。時大議禋祀之禮。高閭曰:「六宗之祀,議者不同,凡十一家,莫能詳究。遂相因承,別立六宗之兆,總為一位而祭之。」帝曰:「尚書稱『肆類上帝,禋於六宗』,文相連屬,理似一事。上帝稱肆而無禋,六宗言禋而不別其名。以此推之,上帝、六宗當是一時之祀,非別祭之名。肆類非獨祭之目,禋非地祀之用。六宗者,必是天皇大帝及五帝之神。是祭帝之事,故稱禋;以闕其地,故稱六宗。一祭也,互舉以成之。今祭圜丘,五帝在焉,其牲幣俱禋,故稱肆類上帝,禋於六宗。一祭而祀備焉。六祭俱備,無煩別立。」

試評曰:「虞書:『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於山川,遍於群神。』漢以王莽等奏日月、星辰、山川、海澤、六子之卦為六宗者,按周禮『以實柴祀日月星辰』,則星辰非六宗矣。卦是物象,不應祭之。後漢馬融以天地四時為六宗者,禮無禋地與四時之義。孔安國言寒暑日月水旱為六宗者,於理又乖。鄭玄以星辰、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為六宗者,並是星質,不應更立風師、雨師之位。魏劉邵以沖和之氣六氣宗之者,氣先於天,不合禋天之下。氣從天有,則屬陰陽。若無所受,何所宗之?其閒有張迪以六代帝王,張髦以宗廟三昭三穆等,並不堪錄。後魏孝文帝以天皇大帝、五帝為六宗,於義為當。何者?按周禮『以禋祀昊天上帝』,則禋祀在祀天,不屬別神。又司服雲『祀昊天上帝,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昊天、五帝乃百神之尊,宗之,義也。或難曰:『書既雲類上帝,何更言禋者?』此敘巡狩祀禮之次矣。將出征,肆類也。禋宗,遍祀六天也。何以肆類之文而迷都祀之禮乎!」

夏殷周秦漢魏東晉宋後周隋大唐 之義,字亦從蟲昔。今取祭義,故從示。自伊耆之代,而有其禮。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是報田之祭也。其神神農,初為田事,故以報之。或雲「神農即伊耆也」。若爾,則神農初為田事,不可自祭為先穡。此說非。又云:神農、伊耆一代總號,其後子孫為天子者,始祭其先祖造田者,故有先穡。樂以塊桴土鼓。明堂位曰:「 土鼓、塊桴、葦籥,伊耆之樂也。」也者索也,合聚萬物而索享之。萬物有功加於人者,祭之以報,造者配之也。或雲「堯亦伊耆氏」。按尚書雲「堯崩,四海遏密八音」。則塊桴土鼓非堯代樂明矣。伊耆乃堯以前之天子也。 夏后氏更名曰嘉平。廣雅曰:「嘉,善也。平,成也。」以歲終萬物成就而報其功。

殷更名曰清祀。廣雅曰:「清潔而祭祀也。」據廣雅,則夏曰清祀,殷曰嘉平。今按風俗通及蔡邕章句耳。未詳孰是。

周因之,復名大。天子之,故曰大。以歲十二月,建亥月。合聚萬物而索享之。春官宗伯以辜祭四方百物,而磔之為焉。崔靈恩云:「祭用少牢,行一獻之禮。」音普逼切。其祭以主日也。主日,其光明,天之神可見者,著莫大焉。易曰:「縣象著明,莫大於日月。」配以月,餘百神從祀於下。所之神有八:一曰先穡,二曰司穡,先穡,若神農,為主。司穡,后稷,為佐。三曰農,農,田畯也。鄭眾曰:「田畯,古之先教田者。」爾雅曰:「畯,農夫也。」四曰郵表畷,謂田畯於田井畔相連之所,造田舍焉,為郵亭屋宇,督約百姓之處。五曰貓、虎,所以迎貓,為食田鼠也。迎虎,為食田豕也。鼠豕能為田害,故迎貓虎之神而祭焉。六曰防,防所蓄水,亦以障水。七曰水墉,水墉,溝也。一雲似池,所以受水,亦以洩水。八曰昆蟲。昆蟲,暑生寒死,螟螽之屬,能為穀害。索鬼神而致百物,百物者,謂五方嶽鎮、海瀆、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井泉等,以其能興雲致雨,有功而益於人者。其動物,則羽、臝、毛、鱗、介、四靈等。用六奏之樂。大司樂云:「一變而致羽物及川澤之祇,再變而致臝力果切物及山林之祇,三變而致鱗物及丘陵之祇,四變而致毛物及墳衍之祇,五變而致介物及土祇,六變而致象物及天神。」變猶更也。樂成則更奏之。六奏而禮畢。東方之祭用太蔟姑洗,南方蕤賓,西方夷則無射,北方用黃鍾為均焉。每奏有所感,致和以來之。凡動物敏疾,地祇高下之甚者易致,羽物既飛又走,川澤有孔竅者,蛤蟹,走遲,墳衍孔竅則小:是其所以為舒疾之分。土祇,原隰及平地之神也。象物,有象在天,所謂四靈:麟、鳳、龜、龍。又雲「豳頌擊土鼓」。豳頌即七月穫稻作酒之頌。謂之頌者,以其言歲終人功之成。八以記四方,四方,方各有祭。四方年不順成,八不通,以謹人財也。其方穀不熟,則不通於焉,使人謹於財用。順成之方,其乃通,以移音異人也。移之言羨也。詩頌豐年曰:「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此其羨之餘也。移,以豉切。服以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終也。葛帶榛杖,喪殺。殺,色界切。送終喪殺,所為息老物也。素服,衣裳皆素。又雲「 黃衣黃冠而祭,息田夫也。祭,謂既,臘先祖五祀。於是勞農以休息之。以伊耆氏初為,故立官以名焉,而掌其事,備其杖函。論語曰「黃衣狐裘」。野夫黃冠黃冠草服」。言祭以息人,服象其時物之色。季秋而草木黃落也。又雲大羅氏之職掌,鳥獸皆入大羅氏。月令孟冬之月,命有司修祭禽之禮是也。其執貢者戴草笠而至,尊野服也。「既而收,人息已。故既,君子不興功」。收謂收斂積聚也。息人之祭與不同。則黃衣黃冠而祭是臘也。建亥之月,報萬物,息老休農,又各燕會。故子貢觀於,謂孔子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言以謹禮儀為序,今恣情飲酒,載號載呶,未知其樂。孔子曰:「百日之勞,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言此是報人一年勞苦,今一日歡休,故恣其醉,君子之恩澤也。其祝曰:「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無作,草木歸其澤。」

秦初,因曰臘,後復曰嘉平。臘者獵也。田獵取禽獸以祭先祖也。又曰:「臘索群小神而祭之。」或云:「臘,接也。新故交接,伏臘大祭而報功也。」蔡邕獨斷曰:「臘者,歲終大祭,縱飲。非迎氣,故但送而不迎。」

漢因復曰臘。或曰:「臘之名,始自漢氏。」按左傳「虞不臘矣」,是已有臘。始漢之說,非也。季冬之月,星迴歲終,陰陽以交,勞農大享臘。言祭宗廟,旁祭五祀,蓋同一日,自此而始,非舊典。

魏因之。高堂隆議臘用日云:「王者各以其行之盛而祖,以其終而臘。水始於申,盛於子,終於辰,故水行之君,以子祖,以辰臘。火始於寅,盛於午,終於戌,故火行之君,以午祖,以戌臘。木始於亥,盛於卯,終於未,故木行之君,以卯祖,以未臘。金始於巳,盛於酉,終於丑,故金行之君,以酉祖,以丑臘。土始於未,盛於戌,終於辰,故土行之君,以戌祖,以辰臘。今魏土德而王,宜以戌祖辰臘。」博士秦靜議:「古禮,歲終,聚合百物祭宗廟,謂之。皆有常日,臨時造請而用之。又無正月祖祭之禮。漢氏用午祖戌臘。午者南方之象,故以午祖。正月為歲首,故以寅始,用午祖。戌者歲之終,萬物畢成,故以戌臘。小數之學,因就傳著五行以為說,皆非典籍經義之文也。尚書、易經說五行水火金木土王,相衍天地陰陽之義。故易曰坤為土,土位西南。黃精之君,盛德在未,故大魏以未祖。戌者,歲終日窮之辰,不宜以為歲初祖祭之行始也。易曰:『坤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丑者土之終,故以丑臘,終而復始,乃終有慶。宜如前以未祖丑臘。」奏可之。

東晉元帝大興二年,未臘前一日,詔「明日當為范氏從母舉哀,百官戒嚴」。尚書郎張亮議曰:「天子祭宗廟、社稷,鼎俎既陳,不得終事者四。若五服之喪以常降者,不以廢。從母無服之喪,不宜廢事舉哀。又禮,祭之明日,改祭於祊,以燕皇屍。殷謂之肜,周謂之繹。今雖未施肜繹之祭,先王之典,聖人重不忘,但大臘之日,休息黎眾,百日之勤,一日之澤。未可戒嚴。」

宋因之。水德王,祖以子,臘以辰。

後周以十月祭神農、伊耆以下至毛介等神於五郊。五方天地、星宿、四靈、五帝、五官、嶽鎮,下至原隰,各分其方合祭之。上帝、地祇、神農、伊耆、人帝於壇上。南郊則以神農既,無其祀。三辰、七宿則為小壇於其側,自嶽鎮以下則各為坎,餘於平地。皇帝為初獻上帝、地祇、神農、伊耆及五人帝,冢宰亞獻,宗伯終獻。上大夫獻三辰以下,中大夫獻七宿以下。自天帝至羽毛之牲玉帛,皆從燎,餘從瘞。祭畢,帝如南郊便殿,明日乃。訖,又如西郊。訖,又至北郊。祭訖,還宮。

隋初,因以孟冬下亥,百神。開皇四年,詔曰:「前周歲首,今之仲冬建亥之月,大可也。後周以夏後之時,行姬氏之,考之前代,於義有違。其十月行者停,可以十二月為臘。」於是始革前制。前周,姬氏。後周,宇文氏。

大唐貞觀十一年,房玄齡等議曰:「按月令法,唯祭天宗。近代五天帝、五人帝、五地祇,皆非古典。今並除之。」季冬寅日,祭百神於南郊。大明用犢二,籩豆各四,簋簠俎各一。神農及伊耆氏各用少牢一,籩豆等與大明同。后稷及五方、十二次、五官、五方田畯、五嶽、四鎮、四海、四瀆以下,方別各用少牢一。其日祭井泉於川澤之下,用羊一。卯日,祭社稷於社宮。二十八宿,五方之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鱗、羽、臝、毛、介、水墉、坊、郵表畷、貓、虎及龍、麟、朱鳥、白獸、玄武,方別各用少牢一,每座籩豆各二,簋簠俎各一。祭凡百八十七座。當方年穀不登,則闕其祀。之明日,又祭社稷於社宮,如春秋二仲之禮。開元中,制儀:季冬臘日,百神於南郊之壇。若其方不登,則闕之。其儀具開元禮。

靈星周漢東晉大唐 周制,仲秋之月,祭靈星於國之東南。東南祭之,就歲星之位也。歲星五星之始,最尊,故就其位。王者所以復祭靈星者,為人祈時,以種五穀,故別報其功也。五經通義曰:「靈星為立屍。故云『絲衣其紑,載弁俅俅』。傳言王者祭靈星,公屍所服之衣也。」今按鳧鷖詩每雲屍,據傳,天子諸侯祭社稷屍也。今祀靈星言公屍,未詳所出。紑音芳休切。 漢興八年,高帝命郡國縣邑立靈星祠。時或言周興而邑邰,立后稷之祀,至今血食,以其有播種之功也。於是高帝命立靈星祠。三輔故事:「長安城東十里有靈星祠。」一云:靈星,龍左角為天田,主穀,農祥晨見而祭之。言祠后稷而謂之靈星者,以后稷又配食星也。常以歲時祠以牛,古時歲再祭靈星,春秋用少牢。壬辰位祠之。壬為水,辰為龍,就其類也。縣邑令長侍祠。舞者童男十六人。即古之二羽。舞象教田,初為芟除,次耕種,次耘耨、驅爵及穫刈、舂簸之形,象成功也。

東晉靈星配饗南郊,不特置祀。

大唐開元禮,立秋之後,祀靈星於國城東南。天寶四載,敕升為中祠。

風師雨師及諸星等祠周後漢晉東晉隋大唐 周制,大宗伯「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祠司中、司命、風師、雨師」。槱,積也。詩云:「芃芃棫樸,薪之槱之。」三祠皆積柴實牲體焉。星,五緯也。辰謂日月所會十二次也。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或曰中能上能。祀五帝以用實柴之禮。鄭司農云:「司中,三能三陛。司命,文昌宮星也。風師,箕也。雨師,畢也。」能音台。月令:立春後丑日,祭風師於國城東北。立夏後申日,祀雨師於國城西南。秋分日,享壽星於南郊。壽星,南極老人星。立冬後亥日,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祿於國城西北。 後漢以丙戌日,祀風師於戌地。以己丑日,祀雨師於醜地。牲用羊豕。又於國都南郊立老人星廟,常以仲春祀之。立心星廟於城南,常以季秋祀之。

晉以仲春月,祀於國都遠郊老人星廟。季秋祀心星於南郊壇心星廟。

東晉以來配饗南郊,不復特立。

隋令太史署,常以二月八日,於署廷中,以太牢祠老人星,兼祀天皇大帝、天一、太一、日月、五星、勾陳、北極、北斗、三台、二十八宿、丈人星、孫星,都四十六座。凡應合祀享官,亦大毉給除穢氣散藥,先齋一日服之,以自潔。其儀本之齊制。

大唐開元二十四年七月,敕宜令所司特置壽星壇,恆以千秋節日,修其祠典。又敕壽星壇,宜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著之恆式。其儀具開元禮。天寶四載,敕風伯雨師並宜升入中祀。仍令諸郡各置一壇,因春秋祭社之日,同申享祀。至九月,敕諸郡,風伯壇置在壇之東,雨師壇之西,各稍北三數十步,其壇卑小於社壇。造其祭官,准祭社例,取太守下充。天寶五載四月,詔曰:「發生震蟄,雷為其始,畫卦陳象,威物效靈,氣實本於陰陽,功大施於動植。今風伯雨師,久列於常祀,唯此震雷,未登於群望。其以後每祀雨師,宜以雷師同壇祭,其牲別置於祭器也。」

(中華萬姓網站)通典卷四十五至卷卷五十四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5826

(中華萬姓網站)通典卷五十五禮至卷六十四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5556

(中華萬姓網站)通典卷六十五禮至卷卷七十五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5535

(中華萬姓網站)通典卷七十六禮至卷卷八十四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5463

(中華萬姓網站) 通典卷八十六禮至卷卷八十四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5355

(中華萬姓網站) 通典卷八十五禮至卷卷八十四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5307

(中華萬姓網站) 通典卷一百七樂典三至卷一百十六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5190

(中華萬姓網站) 通典卷一百十七樂典三至卷一百二十四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5172

(中華萬姓網站) 通典卷一百二十五至卷一百三十四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5127

(中華萬姓網站) 通典卷一百三十五樂典三至卷一百四十二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5007

(中華萬姓網站)通典卷一百四十二樂典三至卷一百四十九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4932

(中華萬姓網站)通典卷一百五十刑法四至卷一百五十七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4683-

(中華萬姓網站)通典卷一百六十六 刑法四至卷一百七十二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3459

(中華萬姓網站)通典卷一百七十三 州郡三至卷一百七十六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3258

(中華萬姓網站)通典卷一百七十八州郡八至卷一百七十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3129

中華萬姓網站通典卷一百八十三 州郡十四至卷一百八十五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2850

中華萬姓網站通典卷一百八十六 至一百九二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2484

中華萬姓網站通典卷一百九十三至卷二百https://s1681688.pixnet.net/blog/post/1196120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詹 招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